在当前社会,医疗行业作为保障民众健康的核心领域,备受关注。人们对医院寄予厚望,期待能在专业医疗的庇佑下恢复健康。然而,近年来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不断冲击着大众对医疗体系的信任根基。近日,重医大学城医院口腔科的一起拔牙事件,便是其中备受瞩目的典型案例。
2024年7月4日,周女士前往重医大学城医院拔除智齿。据周女士称,医院擅自安排不属于该院的医生张某凤为其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未向她口头告知任何手术风险,便让她缴费拍片,紧接着就开始拔牙。这场拔牙手术持续了长达40多分钟,随后匆匆结束。术后,周女士随即出现张口受限的症状,并且水肿情况严重,这种状况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7月5日,周女士因拔牙一侧的脸部水肿没有消退,还伴有麻木、失去味觉等症状,前往医院咨询。医生却以麻药未消作为解释,并承诺这些症状几天内就会消除。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症状并没有好转。周女士多次前往医院讨要说法,医院却采取拖延、欺骗的手段,声称半年内症状会恢复,并且仅愿意赔偿一万元作为半年的医药费用。
无奈之下,2024年12月19日,周女士前往华西口腔科专家处寻求帮助。专家诊断她为舌神经受损,其麻木及失去味觉的症状将伴随终身,而且还因神经萎缩导致口腔咀嚼困难。之后,周女士又前往全国各地的口腔专业医院尝试修复治疗,得到的诊断结论均相同。
在此期间,重医大学城医院始终拒绝提供周女士的门诊病历,值班人员以需领导签字等理由无故推脱,导致周女士在外出修复治疗时信息不对称,错失手术黄金时期。此后,周女士多次要求医院协商解决事故,院方仅安排值班人员敷衍应对,始终无相关领导出面进行有效沟通。直到2025年3月2日,医院才最终将病历交给周女士。
经调查得知,为周女士拔牙的医生张某凤,在拔牙时并未完成多点执业到该医院,而是在事故发生后的7月19日,才完成多点执业注册到这家医院。
长期外出就医使周女士失去工作,身体和心理遭受双重折磨,家庭负担加重,甚至患上重度抑郁,需专人24小时看护。如今,周女士不仅舌神经损伤未得到修复,生活更是陷入困境。周女士多次向重庆政务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回应。
前面拔牙导致的舌神经损伤还没修复,又添新病,周女士被医院逼到雪上加霜的境地,彻底绝望了。如今,与院方沟通无门,事件迟迟不能解决,这完全违背了医院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对此,周女士的家属请求卫健部门介入处理此事,并要求重医大学城医院及医生张某凤全额承担拔牙产生的所有治疗费用,赔偿误工、护理等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对涉事的医疗诊疗人员进行追责。
这场医疗维权事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在多个关键环节存在严重问题。在人员管理上,对手术医生的资质审查及多点执业情况把控不严,致使不具备合规执业条件的医生上台操刀,这反映出医院在人事管理流程上存在重大漏洞。病历管理同样混乱,拒绝及时提供病历、提供不符合事实的病历,这不仅违反医疗行业规范,更严重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与合法权益。面对患者的合理诉求,医院采取拖延、敷衍的态度,缺乏积极解决问题的诚意,暴露出其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上的缺失。希望此次事件能引发广泛关注,促使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将患者的权益放在首位,重塑民众对医疗服务的信心,让医院的“救死扶伤”理念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切实实体现在每一个医疗行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