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大型国企上班,你每天最期待的时刻除了每月发工资的时刻,还有啥时候?
油盐君曾在大型国企工作过几年时间,而今十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油盐君依旧能念念不忘的就是当年大食堂的那每天的两顿饭。每天只需要几元钱,就可以吃到有荤有素四菜一汤加水果,偶尔还有福利拿。记得当年同事们吃饭时候经常会提起的一句调侃:如果我一个月吃胖了十斤,能算工伤吗?
可选择辞职之后,每天的午饭和晚饭就成了一件从原本的并不关心,到如今的吃饭感觉都像是钱包大出血的感觉。
刚开始时候,一顿盒饭8块钱,不过份量不多,油盐君得吃两盒才能饱。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廉价的盒饭也“变了味道”,渐渐让人高攀不起了。价格翻了倍,16元了。这和当时中式快餐店里一顿饭的消费差不多,于是油盐君开始在中式快餐店里充值会员。
不过也没几年,油盐君又觉得不对劲了。饭菜份量确实没怎么变,但是如果按照一直不变的荤素搭配,加上一份米饭一碗汤的标准,一顿饭的消费从20元不到,如今直逼40元了。
在网络上,也有类似情绪在蔓延,比如:老乡快吃不起老乡鸡了。再比如:月薪两万块,舍不得吃老乡鸡。还有人吐槽在快餐店单点一碗素菜9元钱,肉菜都是20出头,并且是几口就吃完那种小碟子。有人曾经描述过这样的场景:三四十块钱,根本吃不饱,鸡汤三块肉,还是剁碎的那种,炒土鸡四块肉,素菜,一碗粥,没了。可以说这些留在网上的金句,道出了当下中式快餐的尴尬:价格越来越贵。
当初这些中式快餐起家时候,都是奔着经济实惠去的,比如当年最流行的“三元吃饱,五元吃好”。可一波又一波涨价之后,菜品越来越精致的背后,经济实惠也渐渐不再提起,而每次用餐过程都是一种感觉:肉疼。
有一个叫“数读”的自媒体人,做过一个统计,如果按照网友们一荤一素一汤一饭为标准,在城市里吃上一顿,平均40元以上。如此来算,如果每餐都是40元的标准,早餐随便凑合一下 ,每天只吃两餐,每个月在吃饭这件事上,按26个工作日来算,一个月就需要2080元的开销。怪不得曾有月薪过万的人在吃饭上被人吐槽:月薪过万,吃不起中式快餐,更不敢去下馆子。如果仔细算算这笔账,月薪过万吃饭就吃掉了2成,还有房贷车贷呢?一月能剩多少呢?
以上海市为例,2022年的数据显示上海人均城镇居民每月可支配收入为7003元。2008元的支出约占了收入了三成。那么即便是换成新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按照30元每餐计算,依旧是早餐凑合,一日两餐的标准,那么一个月就需要1560元。当然,他们到手的可支配收入也更低。
如此看来,上班族们每月要拿出收入的三成或者三成以上收入,用来吃饭。
和实际费用相比,上班的年轻人对于吃饭的预算,真的是不高。有8成以上的人每天的工作餐预算只有10元到30元之间,折合成一顿饭,最多也就是15元的样子。
在让我们感觉吃饭上的开支越来越大的背后,这些中式快餐店的钱包,也并没有鼓起来。反而毛利率也在渐渐下滑,并且不少老板都表示,自己也是在苦苦支撑。那这事就奇怪了,一方面消费者觉得太贵吃不起,而另一方面,老板们却表示自己也没挣到钱。这接连不断的中式快餐涨价,最后钱都去了哪里呢?
细究起来,涨价的大头应该是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房租和人工成本的逐年加价了。可能这也是如今淄博烧烤为啥能爆火的原因所在吧。别人都涨价,淄博烧烤却没有涨价,这就让很多人感觉到了“淄博热情”“淄博温暖”,于是淄博烧烤爆火,也就顺理成章了。人们在淄博找到了久违的感觉,能吃到扶墙的那种放肆的感觉。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