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工作队”将秘密前往越南南方游击区(北纬17度线以南区域)进行深入报道。
1964年,北越总理范文同请求中国派遣电影摄制组至越南南方,拍摄纪录片以向国际宣扬南方人民的正义抗争。
八一厂精选摄制小组,成员包括编导兼队长王福寿、摄影师刘华、陈全、陈兴及阮之,共五人,分别由王杰、吴迪、张炎平、张世鸿、黄宗江化名担任。
张世鸿与张炎平回忆说: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往事,这些记忆深刻而珍贵,至今依然历历在目,时常在脑海中浮现,令人难以忘怀。
为减轻越方负担,经总参批准,我们配备了60式公安手枪(小巧威力大,新研制)、高级雨衣、水壶、杯、吊床、蚊帐及打火机、饭盒、防蚊、防蛇、防疟药品等完备装备。
且为我们每人配备一台最先进的“熊猫”半导体收音机,及三套墨绿或黑色的越南南方军人服装,采用高级面料的确凉制成。
老卡提及的可能是老人们记错了,若指当年未定型的公安手枪,应为64式手枪。该枪小巧,但威力不大,常被戏称为小砸炮。
64式手枪采用7.62×17毫米专用子弹,与54手枪弹不通用,子弹耗尽后难以快速补给。
那会否是59式手枪?应非如此。59式手枪1959年已定型,与“尚未列装”的描述不符。
出发前夕,陈老总召见众人叮嘱:“务必在手枪中预留一颗子弹以备不时之需。”
张世鸿与张炎平回忆说:他们曾共同经历某事,细节历历在目,记忆深刻且清晰,那段往事对他们影响深远。
1964年10月16日下午,陈毅外长接见我们全体,勉励我们并强调:“要为自己在手枪中留一颗子弹。”这句话至今我们仍印象深刻。
抵达越南河内后,越南方面表示:
但若发生意外,美伪军察觉你们携带中国枪支,便会立即洞悉真相。
认可其理,我们同意留下60式手枪,换用加拿大产勃朗宁9毫米手枪。此枪同样闻名于世,我们深感满意。
越方将我们提供的“熊猫”收音机更换为日本制造的“索尼”收音机。
越南方面反复告诫,行军若被特务捕获,切勿自杀,他们会利用特殊途径实施救援。
回忆陈老总临行之言,我们向越方坚决表示:“此行已决,未曾想过必生还!”
老卡坦言,勃朗宁大威力手枪远胜64式手枪。且越南所持勃朗宁手枪多源于我方援助,因抗战时国军自加拿大获大量此枪,后被我军大量缴获。
此外,中国新闻工作队的10人均为真正的新闻从业者,未承担特殊使命,无需在手枪中预留子弹。
老卡认识一位昆明军区政治部LL部的家乡长辈,越战期间负责在越南搜集美国武器装备。真正的情报人员会留最后一颗子弹给自己,记者则无需如此。
撤离越南南方之际,工作队将摄影器材交换给游击队,获取了M72火箭筒、M79榴弹枪及美国制红外夜视装备。
通常,穿越越老柬边境,经“胡志明小道”步行至越南南方需三月,而新闻工作队沿途拍摄,耗时221天。
随后,“中国新闻工作队”在越南南方工作逾年,归国前夕,越南南方总部政治局的七尚同志赠予中国同志M72火箭筒、M79榴弹枪及美国红外夜视镜,代表越南南方解放军。
中国新闻工作队依上级指示,带走了所有拍摄胶片,并向越南南方解放军回赠了5部摄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