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代的雅阁它采用了四代i-MMD混合动力系统,可以让它在纯电动状态下跑82公里;第二将会搭载本田“SENSING360”系统,该系统将会扩展到L2级的辅助驾驶系统;第三款则是搭载了丰田汽车的四代“智行”(Connect4.0),让这款车更加智能化。
在外观、内饰以及动力等方面,新车都保持了与其在海外版本的外观、内饰以及动力等方面的表现都与其在海外版本中的表现相差无几。它的动力被分成了2.0的插混式和1.5 T的燃油型两种,它的长、宽、高分别是4980×1862×1449 mm,它的轴距是2830 mm。燃油型的整体重量是1497-1571kg,而插混型的整体重量是1756-1798 kg,它的最大设计重量是2260 kg。这款新车的车身长为72毫米至74毫米,宽度,高度以及轴距都没有变化。
前脸是六角形,因为高度比较低,所以看起来比较宽大,前挡风玻璃上涂了一层黑色的油漆。上、下进气格栅一分为二,下格栅的两边由黑、银两种颜色的装潢组合而成,更增加了车头的运动感。
大灯的样式和中网相同,都是轻巧的,并且有一定程度的熏黑。在性能上,配有旋转转向灯,主动转向灯,以及可调节的远近大灯。
之前说过,这辆车的车体,变得更加纤细,延伸性也更强。根据设计者的说法,新车采用了更长、更扁平的车身,使其具有更低矮的外形,更具运动感和年轻感。
整个车体腰身都被一条线条所贯通,与前、后车灯连接在一起,看起来非常流畅;后视镜和下护板都是漆黑的。车尾是一种类似于翻转的设计,配合纤细的车体,给人一种跑车的感觉,非常流畅,非常优雅。
而在尾部,则有一条比较显眼的“三道杠”:一条是后车门上的黑漆,一条是后大灯,一条是后下方的一条是后缀,一条是后尾部的一条是后缀。
这是一种很有层次的设计,但在它的正中央,有一个小小的缺口,那就是汽车的标志。和前脸一样,它也是一条直线,给人一种很宽敞的感觉。
车轮有三种型号,汽油版是17寸、18寸和19寸,与之相匹配的是225/50R179V、235/45R189W和235/40R199W;这款车型采用了米其林的 EPRIMACY,以降低滚动阻力、降低噪声为特点,而这款车型采用了 EPRIMACY。混合动力车型没有备用轮胎,汽油车型有小型备用轮胎
而在车门的中间位置,则是一层绒毛状的材料,触感非常不错。椅子的扶手是和椅子颜色一样的真皮,控制板的按键排列得很好,很容易控制,并不像是那种只会装神弄鬼的东西。
作为内饰的一大亮点,氛围灯分布在前后车门、仪表台两侧、中控台、中间平台、前后脚步等位置,有7种不同的色彩,可以根据开关门、空调温度调节、语音控制、运动模式选择等不同的操作,进行智能的色彩转换。
方向盘左右各有一个按钮,触感极佳,操控起来十分方便。在游戏的内容上,左边的游戏主要是用来播放音乐、音量、声音等娱乐的,而右边的游戏则是用来进行驾驶的,比如保持车道,巡航,设定车速,设定车距等等。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我还是觉得很奇怪,现在的汽车,明明是最基本的功能,但因为某种原因,变得非常复杂,就像是电视上的遥控一样。
行车记录仪主要由两个部件组成,一个是11.5寸的抬头显示器,用于在前方挡风玻璃上展示重要的资讯;另外一款则是10.2寸的 LCD仪表,配备了3种样式的接口,分别为:圆形,椭圆形和简洁。
启动导航后,将导航界面转换到仪表板,转向等重要信息同时呈现在抬头显示中。
这套声学系统是为这款新车型而设计的,是一套12个扬声器,其中包含20公分高的大马力低音单元,并装有“虚拟环绕”技术,以及动态随行速度调节技术。可惜,在我驾驶的当天,系统没有完全启动,我没有享受到任何的乐趣,但是两年前,我第一次驾驶这台雅阁的时候,我对这台机器的听力和音乐储备都很感兴趣,因为这台机器的音质要比绝大部分车型高出一个档次,所以在音质方面,应该会更好一些。
新一代雅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那纤细的身体,再加上它那翻转的尾部,给人一种跑车的感觉。内部设计以温暖的色调,精致的材料,不断变化的氛围灯光为重点。但最大的特点,还是采用了混合动力,具体细节,我们会在后面的测试中,向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