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共计4.8亿,其中2021全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500.3亿(收入为60040.4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约5.48亿,其中2021全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总额为3724.5亿(收入为5207.2亿)。
从数据当中不难看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面临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快速膨胀、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等一系列的现实性难题。不夸张地说,养老金收支不平衡、支出压力大是现阶段60岁及以上老人养老难题从根本上难以解决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为了从制度上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安全,同时也是为了打击与整改在养老金制度落地执行过程中频繁出现的一些违规问题。日前(2月9日)人社部制定发布的《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下称《办法》),并明确《办法》将于2022年3月18日起实施。
依照《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的第三十二条,任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参保人凡是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违规骗取社会保险金的均按照《社会保险法》第88条进行处理,即由社保部门责令其退回已骗取的社保金,同时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如此也便意味着,国家将严厉打击各类违规领取社保金(医保与养老金、失业金、生育金)的严重违规行为。在此背景下,凡是属于下述这5种情况的,即便领到了养老金,依法依规也要责令退还!并且,涉嫌严重违法的,相关责任人还或将面临“牢狱之灾”。
第①种:冒领养老金
依照养老金领取的基本规定,自60岁法定退休年龄起,退休人员便可以按月申请养老金直至去世。而一旦退休人员去世,原则上次月停发养老金。不过,养老金资格认证存在时间差,且社会保障部门无法第一时间核查养老金基本待遇人员的生死状况。如此一来,便为亲属冒领去世人员养老金提供了可乘之机。殊不知,这种亲人去世后家属冒领养老金的做法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一旦社保部门在核查当中发现,则冒领的部分要全部退还,且冒领人也要严惩。
第②种:篡改年龄提前领养老金
众所周知,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依照政策规定,基本养老保险需累计缴纳满15年方可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申请领取养老金。然而,一部分人觉得缴费周期太长,便通过篡改实际年龄等方式以达到提前领取养老金的目的。与冒领养老金类似,这种篡改年龄的做法也是违规的,一旦被查到,相关责任人是要入刑的!
第③种:虚构劳动关系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凡是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务关系、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违规骗取养老金待遇的,依规也要进行处罚!比如河南一对儿夫妻通过伪造资料的方式骗取养老金,结果双双被判处罚金各5万多元,且均被判了刑!可以说,骗保行为看似聪明,实则自己作死。
第④种:服刑期间领取养老金
依照养老制度的基本要求,一旦退休人员入狱服刑,则其养老金待遇暂停发放,且服刑期间养老金待遇不再上调。而如果退休人员服刑后,其家属瞒报又通过违规的方式进行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以骗取养老金,殊不知这种做法也是社保部门严查的对象,轻则要求退还养老金,重则同样面临刑事处罚!
第⑤种:重复领取养老金
重复领取养老金或同一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领取多份养老金也是违规!在人社部2021年发布的《关于做好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问题处理工作的通知》当中,社保部门明确强调要加大对重复领取养老金的稽查力度,凡是在同一个制度内重复享受养老待遇或跨制度领取养老金的行为均判定为违规,并只允许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保留其中一项待遇领取。也就是说,无论参保人缴纳了多少份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后只能按照其中一个待遇进行申领,其余的一律清退,个人账户的钱按照要求能够返还,而进入到统筹账户的钱,就再也取不出来了。
综上所述,甭管是冒领养老金、篡改年龄提前领养老金,还是通过虚构劳动关系领取养老金,又或者是重复领取养老金以及服刑期间领取养老金,种种行为均属于违规享受社会保险金,依照规定也要将冒领或骗取的部分全额退还。违法的情节比较严重或涉嫌大额的,则恐怕不止追回+处罚金这么简单了,大概率还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甚至要入刑坐牢的!所以,违规骗取社会保险金的做法,奉劝各位不要再做了,一旦被稽查到,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事业单位编降低养老保险水平,非事业单位编提高养老保险水平[点赞],
很多改档案和办理假病退,提前退休
老百姓一年不如一年了
企业与社保经办机构勾结私自终断缴纳,该相关人员组成的黑暗团伙行为是否判刑处理。
现在低保 骗养老的一大把 都在农村 一家4口都有工作 还有地板
档案年龄比实际年龄大,就可以早退休,当年篡改年龄是多么明智之举
教授们养老金月入万多元,陌性月一百块真是同一片天不同一片地
感冒吃拉肚子药💊!
带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