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说到军人的工资,很多人都会“谈资色变”。
认为军人就是要奉献,就是要付出,如果用钱来衡量,那就不纯粹了。
军人不能谈工资?这是偏见!
文|人生海海
图|大唐
编辑|剑客XY

不久前,战友小孙购置了新房。和朋友聊天时,他坦言,每月还完房贷,扣除日常开销,工资几乎所剩无几,要是能涨点工资就好了。
没想到,就这么一句心里话,小孙被朋友“教育” 了半个小时。朋友话里话外都在说,如今军人工资已经颇为可观,怎么还想着涨薪,太不知足了。
甚至还指责小孙,身为军人,三句话不离涨工资,实在有失军人身份。
挂断电话后,小孙忍不住跟身边的战友吐槽,自己不过参了军,又不是超凡脱俗,连希望涨工资的想法都不能有了吗?
不曾想,身边的战友却说,社会上对军人谈涨工资有偏见的人,不在少数。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军人时刻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是无私奉献群体的代名词。
由此,不少人心中滋生出一种观念:军人不能谈钱,更不能要求涨工资。
一旦提及这些,仿佛就亵渎了军人高大神圣的形象,甚至还会被质问“若以小利计,何以披征衣?”
似乎,在有些人眼中,全世界的人都能要求涨工资,唯独军人不行。
还有人声称,现在军人待遇优渥、工资颇高,还要求涨薪,纯属贪心不足。
然而,军人形象的神圣性,并不会因为谈及涨工资就受到损害。

军人同样拥有谈涨工资的权利,这是对他们巨大付出的合理回馈,全社会都应当理解和支持。
从工作性质来看
军人职业极具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风险程度:尽管我国处于和平时期,但世界局势并不太平。军人随时可能面临生死考验,属于高风险职业。
即便无需奔赴战场,在抢险救灾等任务中,军人也总是冲在第一线,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
工作环境:许多官兵长年驻守在条件极端恶劣的地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服役,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
此外,部队实行封闭式管理,军人日常活动范围局限于营区,手机不能随时使用,自由受到较大限制。
要知道,自由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身体损耗: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为了时刻做好战斗准备,近年来,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的强度不断增加。高强度的训练对军人的身体造成了诸多损伤。
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了自身健康,理应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提高工资待遇,既是对他们工作价值的认可,也是对其身体健康损害的一种弥补。
工作时间:很多人只看到军人工资数额较高,却忽视了他们的工作时间。
军人实行 24 小时待命制度,越是节假日,越要坚守岗位,做好战备执勤工作。
为了让大家能在节假日安心与家人团聚,他们在服役期间,很难在这些特殊时刻陪伴家人。如此巨大的付出,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
从家庭角度而言
军人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常常处于缺位状态。
他们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难以对孩子尽到养育责任,也无法协助配偶分担家庭琐事,这些都是军人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由于军人的缺席,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几乎全部落在了配偶肩上。军人配偶不仅要应对日常的生活琐事,还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军人希望涨工资,不过是想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无可厚非。
倘若连家人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那么他们拼搏奋斗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合理的工资增长,不仅能减轻军属的经济负担,改善家庭生活质量,还能让军人更加安心地长期扎根部队。
从职业吸引力层面来讲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军队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然而,与其他行业相比,军人职业的吸引力并不突出。这就导致一些优秀人才在择业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明显优势的职业,而不愿投身于国防事业。
因此,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军旅,为国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必须提高军人工资待遇,增强军人职业的吸引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奉献于国防事业。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愿意在部队长期服役,为军队建设贡献力量。
从消费水平角度分析
虽说军人工资相对国内部分工作而言,收入较为可观。
但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攀升,仅凭军人一人的工资支撑家庭生活,并不轻松。与国外军人能够养活一家人的工资水平相比,我国军人的工资仍存在一定差距。
军人也是普通人,他们身后有家庭,同样面临着普通家庭的生活压力和需求。


社会上关于军人不应谈钱、不应提涨工资的偏见,源于对军人形象的刻板认知。
长期以来,军人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使得人们过度强调军人的无私奉献,却忽视了军人作为个体的合理诉求。
这种观念不仅伤害了军人的感情,也反映出在实际生活中,社会对军人的尊重和关爱仍需进一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正确看待军人的经济诉求,不仅体现了对军人价值的尊重,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军人谈涨工资是他们的正当权利,合理探讨薪资待遇,寻求生活保障,是军人对自己和家人应尽的责任,与军人的身份尊严并不矛盾。
我们应当打破这种偏见,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军人的价值。没有军人的负重前行,就没有百姓的岁月静好。
任何时候,只有军人得到更好的待遇,国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