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情感的孩子,永远“喂不熟”?李玫瑾一言惊醒梦中人

悠雅感感 2024-08-01 20:10:35

文|微微笑了

01.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

有一种人,无论你对他多好,他都不会记住你的好,甚至会反过来伤害你。

他们就连对亲生父母也一贯冷酷与无情,人称“白眼狼”。

这种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的一番话,或许能让我们豁然开朗。

在李玫瑾看来,除了反社会人格以外,其他人格大多与早年的养育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比如,犯罪人格和缺陷人格就与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前者往往源于匮乏性抚养,而后者往往源于溺爱性抚养。

在《心理抚养》记录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案例:

连环杀手高某某,于2016年落网了。

高某某曾从1988年起,他就在白银市、包头市连续作案14年,可谓无恶不作。

但,让人费解的是,他却在2002年突然停手了?

后来调查才发现,原来那一年他的儿子考进了白银市重点中学,他不想影响孩子的前途。

对此,李玫瑾感慨道:

“这让我们看到,这个人们眼中的‘变态狂魔’内心里还有一点柔软的地方,那就是他对儿子的一份亲情。”

人生在世,只要这个人还有情感,心中就会有一份柔软,就还有人性。

正如,李玫瑾所说的那样:

“依恋情感是人心理发展的起点,也是其他心理内容发展的基础。最重要的是,情感是人性的核心,有情感就有人性,毫无情感则毫无人性。”

当然,身边很多不懂感恩的“白眼狼”,不见得十恶不赦,但他们的冷漠无情却是家庭养育和个人经历等因素造就的。

试想想,如果一个孩子他不通人性,对父母以及同胞们没有基本的情感,那么他的优秀只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灾难。

没有情感的孩子,注定永远“喂不熟”。

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那么作为家长就要从小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怀,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呵护其社会情感的发展,并让其懂感恩、知冷暖。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别不信。

02.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

我们如何养育一个心性健全的孩子?

李玫瑾在《心理抚养》这样提及到:

“养育一个心性健全的孩子,首先要让他具有人性。对人最有力、最无价的控制力量就是情感。越是弱者,越是一无所有的人,有时越需要一种柔软的情感去唤醒他的人性。”

而,情感抚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台阶,由家中的哺乳者来完成。

当孩子发出每一次呼喊时,抚养人能及时回应并照顾到位,这样孩子就会记住抚养人的气味、声音和相貌,因为这个人是他快乐的来源。

持续四个月到半年,孩子就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份情感——依恋。这是初来人世间的人对这个世界最初的情感。

如果在这个时间段,我们能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这个孩子最起码是眷恋并信任养育他的父母亲。

那正因如此,作为家长的你,才能拥有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和约束力,这是教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想起溥仪在《我的前半生》记录了他早年的经历,关于他的乳母,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做事情没有规矩,无法无天,责打太监已成家常便饭。

这样“冷酷无情”的他却会因为他乳母一句话,而有所收敛。

乳母对溥仪说:“可是我见不得这种事,如果你再这么玩,以后我也不敢来了……”

没想到,这小皇上居然着急了,急忙喊道:

“那不行,你得来!那我以后再也不让他们吃地上的东西了。”

在这本回忆录中,他谈及到这位乳母对他很重要。

用溥仪自己的话说,就是“乳母使我通人性”。

你看,养出的依恋情感是可以唤醒孩子的人性的。

如果教养有方,一般可以在这种依恋情感基础中扩展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民族情感等,就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有情有义的人。

因此,李玫瑾提醒我们:

“所有的教育都不能替代或跨越注重情感抚养的养育。如果没有来自心理抚养的情感作为基础,教育只能教术,不能教心。

从这一点我们要明白,家庭的养育比随后的教育更重要,更基础,更具深远的影响。

所以,家长不要错过孩子六岁之前的养育过程,不要等孩子上学后,指望由老师去解决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

情感越丰富,人性也丰满,更能成为心性健全之人。

03.

作家李娟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我在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从来不曾被深深地爱过,后来我无论得到多少爱,我都不以为然。”

有些事情,一旦错过,想要弥补,就比登天还要难。

养育孩子也如此,错过最好的情感依恋培养期,再想好好经营亲子关系,真的太难了。

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后面谈再多的养育和教养,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要知道,没有情感的孩子,永远喂不熟。

所以,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提供,更应关注孩子的心理抚养。

通过倾听与理解、给予爱与关怀、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毕竟,性格比能力更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情感则是性格的基石。

我特别赞同李玫瑾老师那一句:“人,其实是‘养育+教育’的产品。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养育,尤其是心理抚养的好坏,可以影响乃至决定人的一生。”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很庆幸在经营家庭和科学育儿道路上,遇到李玫瑾老师。

她的代表作——《心理抚养》,不仅是一本育儿宝典,更是一盏指路明灯。

书中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透过案例剖析,为家长解答育儿迷津,缓解孩子的行为与情感难题,特别适合中国家庭的实际需求。

作为一位挚爱孩子的家长,《心理抚养》+《幽微的人性》全两册将是你的珍贵财富,相信你会有所启发。

愿你能从阅读中不断反思,抚养好孩子,福泽子孙。

-END-

0 阅读:0

悠雅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