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桥山被杀,吴敬中替余则成背锅,毛人凤幸灾乐祸,郑介民很生气却无可奈何:这老同学下手真狠!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4-08-25 18:24:47

吴敬中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也真当过保密局天津站少将站长,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看了电视剧《潜伏》,还会认为他其实是比峨眉峰级别更高的潜伏者者雪山。

有这样的猜测并不奇怪,因为仅从电视剧中的表现来看,吴敬中至少五次掩护了余则成,对余则成那么多明显的破绽都视而不见,也只有用“吴敬中也是潜伏者”来解释了。

电视剧中的吴敬中像个潜伏者,但是我们细看相关史料,就会发现吴敬中(又名吴景中,哪个是他的真名不好说)不但不是潜伏者,而且是一个叛徒,像他那样深受戴笠和郑介民信任和器重的叛徒并不多见,而戴笠和郑介民也非庸碌无能之辈,如果吴敬中真是潜伏者,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

戴笠的凶残冷酷和阴险狡诈是众所周知的,郑介民也不像沈醉回忆录描写的那么不堪,只知道捞钱而不会干活,在“军统第一杀手”陈恭澍的回忆录《英雄无名》中,我们能看到抗战期间,很多对日伪高官的刺杀行动,都是郑介民指挥的,在陈恭澍笔下,郑介民的能力不在戴笠之下。

事实上郑介民在蒋家王朝的地位并不低,戴笠到死也不过是个少将副局长,而郑介民在1944年2月就已升任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后来又改任国防部二厅中将厅长,他在军统局当“主任秘书”,那就是老蒋为了制衡戴笠。戴笠死后,郑介民直接从“主任秘书”改任军统局正局长,代理主任秘书毛人凤和帮办唐纵任副局长,后来军统改为保密局,郑介民又成了保密局首任正局长。

郑介民离开保密局,并不像沈醉写的那样因为过寿收礼而被沈醉举报,在当年的蒋家王朝,那根本就不是事儿,事实上郑介民是高升了:郑介民1948年6月12日晋升国防部常务次长,是仅次于5月31日上任的国防部长何应钦之下的二号人物,而何应钦跟老蒋一向面和心不和,还想借西安事变的机会做掉老蒋,所以老蒋和逐渐接权的小蒋让郑介民当国防部次长,绝不是打入冷宫,而是委以重任。

军统改为国防部保密局后,也就变成了郑介民管辖的二级单位,跟同样搞特务和情报的国防部二厅各有一套人马,但很显然二厅的腰杆子比保密硬——二厅的特务军衔晋升很容易,而保密局却有一大半特务被裁撤弄得衣食无着,只好跑到戴笠的坟头去嚎啕大哭。

我们看电视剧《潜伏》中的保密局天津站情报处处长陆桥山,在吴敬中手底下憋屈了那么多年,一直也不过就是个中校,但是“犯了错误”被“押赴南京”,郑介民很轻松就把他变成了“国防部上校特派员”。

蒋家王朝其实也算半个封建王朝,郑介民基本相当于“兵部侍郎”,陈诚、顾祝同、白崇禧当“参谋总长”、刘斐当“副总长”,应该类似宰相级别的枢密使或枢密副使——跟宋朝的“领枢密院事”童贯差不多。

蒋家父子一方面让自己的亲信陈诚顾祝同当参谋总长并把白崇禧撵出去,一方面又把小蒋的同学郑介民派去当国防部次长,就是连何应钦那点可怜的权利也分走一大半,同时又削弱了戴笠在特务系统遗留的影响力——国防部一方面管着保密局,同时二厅又有一套特务班子,而且在军中说话更好使。

陆桥山是郑介民嫡系,也算“太子党”外围:郑介民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时候,跟蒋经国同届,两人都是老蒋那边派出的,自然会走得近一些,老蒋打压有可能对大位发起冲击的李宗仁、何应钦、胡宗南,对胡宗南的盟友戴笠也失去了信任,并召开“九人会议”要裁撤军统,戴笠是为了拖延、躲避参会,才在乱飞中坠机——据当时的军统局东北办事处处长兼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文强回忆,戴笠是想先去南京见何应钦,商量好对策再去重庆见老蒋,于是发生了“意外”。

陆桥山挂着上校军衔在天津被狙杀,一颗子弹从右太阳穴进去左太阳穴出来,按照驳壳枪子弹容易翻滚的特点,陆桥山能剩半张脸就不错了。

电视剧为了让人看着不那么刺眼,只在陆桥山两边太阳穴留下了小洞,事实上那颗子弹在击碎玻璃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变形,没给陆桥山来个“大揭盖儿”就不错了。

国防部上校专员陆桥山惨死,在当时居然没掀起任何风浪,这是因为案件从警察局转到了保密局天津站,而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恰好就是郑介民的同学。

如果吴敬中仅仅是郑介民的同学,事情还不能那么容易平息,因为陆桥山也是有手下的,那些手下肯定知道陆桥山之死跟吴敬中有关——陆桥山重返天津,对吴敬中进行了一番调查,然后就中枪毙命,郑介民就是再糊涂,也知道是这位吴同学下了毒手。

陆桥山被狙杀,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肯定幸灾乐祸,这头笑面虎瞧着无可奈何的郑介民次长,笑得眼睛都会眯成一条缝:“你的老同学干掉了你的心腹,看你咋办吧!”

郑介民当然也是有苦说不出:“还能咋办?凉拌!老吴是我的同届同学,也是太子的同班,我能奈他何?”

吴敬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跟蒋经国同班,这可能也是吴敬中回国后叛变的根本原因——吴敬中精明世故,当然知道跟着小蒋混,高官厚禄唾手可得。

按照常理推断,陆桥山被狙杀,肯定是吴敬中下的手,这一点毛人凤和郑介民都会如此认为,而且也都有足够的依据,但是他们都不会想到,这次是吴敬中被动地替余则成背了黑锅。

余则成选择这个时机让翠平开枪,也是十分高明的,因为他知道陆桥山被狙杀,毛人凤只会幸灾乐祸,郑介民很生气也很无奈——他们都以为是蒋太子的同班好友吴敬中下的手,这件事绝不能深究。

毛人凤眼看着郑介民抓耳挠腮无可奈何而暗笑,郑介民的“愤怒”也可能是装出来的:陆桥山查吴敬中是最不明智的举动:当年郑介民当中苏情报所中方所长的时候,总务科长就是吴敬中,两人联手做生意赚了多少钱,当过军统局总务处长的沈醉是清楚的,如果吴敬中此时因为“谋杀国防部上校专员陆桥山”而被调查甚至抓捕,就极有可能拔出萝卜带出泥,连郑介民的次长之位也坐不稳了。

陆桥山看似精明实则糊涂:你是郑介民的人,又岂能不调查清楚吴敬中跟郑介民的利益关系?小蒋的同班同学,又岂是你一个小小的上校能扳倒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谍战剧取材于历史,也可以看做是历史的缩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陆桥山只是一个“不知轻重”的小把戏而已,读者诸君通过陆桥山“平静死去”,是不是也看出了很多当年官场的潜规则?上校专员被杀而后续无人追查,这又说明了什么?

1 阅读:692

半壶老酒半支烟

简介: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