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军将领中,有一些是“红二代”,比如秦基伟将军之子秦卫江中将,曾任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周衣冰将军之子周小周中将,曾担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刘华清将军之子刘卓明中将,曾担任海军指挥学院院长;将军之子陈锡联陈再方中将,曾担任总装备部军兵种装备部部长。
下面介绍的这位也是“红二代”,父亲在革命年代战功赫赫,建国后曾担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而他在1970年参军,59岁任海军政委,62岁升上将,为我国军队建设做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刘晓江。
一 父亲是老革命
提起刘晓江,很多人都会想到他那位厉害的父亲刘海滨。刘海滨是1908年生人,江西吉安人。1926年9月,北伐军从赣州进入江西,而后沿赣江一路北上,消灭了军阀孙传芳的主力部队。18岁的刘海滨听闻北伐军作战神勇,革命热情被点燃。当时共产党在当地农村组织农民运动,他积极参与。1929年,他加入红军,被编入红三军第9师,同年还入了党。
1927年4月,蒋介石背信弃义,搞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受挫,之后还下令对红军展开“围剿”。从1930年到1934年,国民党军对江西中央苏区先后展开5次“围剿”。刘海滨跟随部队参加反“围剿”斗争,在战场冲锋陷阵,作战勇猛。因表现突出,他后来升任第9师团政治委员。
1934年10月,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利,中央被迫决定长征。当时已经是红一军团师级干部的刘海滨,跟随部队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央领导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研究决定西征,开辟新苏区。
1936年5月,彭德怀率领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西征,第一仗就是攻取曲子镇。刘海滨所在的红一军团参加了此次战斗。这个镇子是国民党环县政府驻地,由国民党马鸿宾部105旅1个特务连和第35师骑兵团1个排驻守,兵力有300多人。
按照军团首长左权和政委聂荣臻的命令,红2师负责包围曲子镇,红1师负责封锁木钵一带,红4师封锁庆阳方向,作战部队到位后,攻城战打响。红2团攻入镇子,跟马鸿宾部展开巷战。
马鸿宾部冲杀凶猛,其中一个叫冶成章的师长,为人凶狠霸道,人送外号“野骡子”,他领着几个亡命徒冲向红军,一度把红军打退到城外。随后,红2团调整战术,左冲右突,再次攻入城内,而后一鼓作气拿下全城,冶成章等人被困在一处窑洞里,最后被俘。
这一战惊着了周边的国民党军,不少部队望风而逃,红1师、红4师展开围追堵截,占领了木钵、环县、洪德等地,为后续作战开了路。
此次战斗,28岁的刘海滨奋勇杀敌,表现英勇。激战中,他右腿受伤,被送到医院。由于伤势较重加上医疗条件有限,最后这条腿没保住,做了截肢手术。此后他不仅落下终身残疾,还饱受创面发炎之苦。
伤愈之后,刘海滨主要负责后勤和政治工作。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历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副处长、延安卫戍区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后勤兵站部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务。
建国后,他调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财委副主任,兼任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北办事处主任,主抓苏联援建的西北地区14项国防工业重点工程。
1956年2月,他接到调令,到大学任职。
二 子承父业
1955年,中央决定从军警干部里筛选一批干部,到大学担任党委书记,后勤和政治工作经验丰富的刘海滨就在名单里。随后,他调任西北工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成西北工业大学,他成了首任党委书记,这一干就是20多年。在任内,他非常重视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培养人才落实到实处。1983年,他升任陕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此外,他还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而当地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艰苦朴素、克己奉公。到西工大履历后,他们一家搬进西工大北村90平的单元房里,四室无厅,此后一直住在这里,直到去世。期间陕西省委请他搬进大一点的院子,他始终不肯。身为学校领导,平时跟着儿子在大学公共浴室洗澡。
他对搞特殊待遇很敏感,每次遇到都会纠正。一次,一些离休干部到学校探望他,他在学校宾馆请几人吃饭,坚持按宾馆标准支付饭钱。他到学校医院看病排队,医生见他拄着拐辛苦,就招呼他先看诊,但他坚持排队。
毫无疑问,从各方面看,刘海滨都是后辈学习的榜样。说起来,刘晓江也是子承父业,1970年以工农兵身份就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后来参了军。他从小爱好文艺,入伍后,一开始从事秘书工作。1990年,他调任总政文化部文艺处处长、副部长,主抓文艺宣传工作。1992年至1998年,升任总政文化部副部长、部长。
期间,他担任主编,宣传部副部长担任副主编,邀请部队作家袁厚春等组成编委会,编纂了一套当代军事文学精选,《新时期军事文化精选》,收录的文章不乏名篇,像莫言的《红高粱》、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袁厚春的《百万大裁军》。
1998年,他升任海军政治部副主任,与政治部主任胡彦林搭档。他们都很重视部队的政治文宣和纪律教育,尤其关注军队反腐倡廉工作,严抓社会腐败腐蚀军营现象。
期间,他参与侦办了轰动一时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从刘晓江身上,能够越来越明显地看到他父亲的影响,尤其突出的一点是党性、原则性强。
三 军中反腐有功
1999年,赖昌星走私集团犯罪事情败露。党中央、中央军委成立专案组,抽调全国纪检、监察、海关、公安、检察、法院、税务等多个部门的得力干将进驻厦门,全面彻查此案。当时办案人员最多达到一千多人。当时海军党委任命刘晓江担任专案协调小组组长,负责对该案涉及的海军人员进行查处。
调查之初,专案组对一些地方进行突击检查,仅10天就查处走私案涉案金额高达110亿元。历时1年多的深挖,该案最终查清。1994年,赖昌星在厦门成立厦门远华电子有限公司,从1996年开始从事走私活动,走私进口成品油、植物油、汽车、香烟、化工原料、电子机械等货物,涉案金额高达530亿元,偷逃税款达300亿元。
更引人关注的是,此案还牵涉严重的腐败问题,涉及党政机关、海关、金融、税务、商检、港监、边防等部门,还有不少国有企业。一批省市局级干部落马,比如厦门副市长赵克明、厦门市委副书记刘丰收、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兼福州市公安局局长庄如顺、厦门海关关长杨前线等。
也有个别海军人员涉案,比如一名从事生产经营的干部参与走私活动,最后被判了8年刑期。刘晓江在查处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受到上级肯定。
由于纪检工作完成的出色,2001年,刘晓江调任海军副政委兼纪委书记,主抓军中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军中反腐主力军,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期间他参与审查军中贪腐案,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就是王守业贪腐案。
2005 年,王守业东窗事发时担任海军副司令,还是全国人大代表,而他涉贪问题,主要是在1995年至2001年之间,当时任职于总后基建营房部。那期间,他先后担任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部长、全军房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军第三代营房改建工作,主要任务是建立住房补贴制度,涉及金额以亿为单位。
当时政策惠及对象是9成地区的7成军人,而这个调配权就在他手里。据调查,在任职期间,他滥权贪污、挪用公款达1.6亿元。2006年,王守业被判无期徒刑。该案涉及11名少将、大校,其中5名被责令退伍,6名被降级。
在审查贪腐的同时,刘晓江也参与草拟多项军委有关防腐条例和禁令,同时重视党课教育和廉政专题教育,每年都会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2008年,他升任海军政委。3年后,62岁的他,晋升上将军衔。2014年达到大军区正职服役最高年限退役。2015年开始,他担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刘海滨、刘晓江两父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传承。无论是革命年代的红色故事,还是和平年代的强军建设,都是中华之崛起的续篇。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