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常常有家长在孩子还没有提出要求时,就满足孩子的需求,例如:孩子看向电视,家长就立马打开了电视.....这样会大大减少孩子想要主动表达的机会,从而减少孩子主动语言的产生。而为孩子创造沟通的机会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主动表达,还可以增强父母与孩子互动的频次,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以下几条是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创造语言表达机会的小技巧,家有说话比较晚或语言表达不太好的小宝贝,可以学习一下。

1.看得见,够不着
父母可以把孩子喜欢的物品放到孩子看得见但够不着的地方,这样孩子有需要时,就会用他的沟通方式向你表达,例如:一个没有语言表达的孩子,可能会指着柜子上的汽车看着你,有语言表达的孩子会对你说:“要汽车”。
2.每次只给一点点
父母可以将孩子喜欢的事物分成一小块,每次给他一点点,这样在孩子每次有需要时都会启动一次沟通的机会,例如:孩子在玩拼图时,父母依次递给儿童一块拼图,如果孩子需要完成整个活动,就需要反复的向你提出要求,沟通频次就会大大增多。
3.提供选择
在生活中父母经常以“要不要”、“是不是”等这样的问句询问儿童,但这样的问题只能以“要”、“不要”,“是”、“不是”来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不利于促进孩子使用不同的词汇或句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供选择时,父母要给儿童提供示范语言,比如:两个玩具供孩子选择时询问“宝贝,你要玩小汽车还是玩积木”?这时没有语言表达的孩子可以通过用手指的方式来告诉他的选择,其他语言发育阶段的孩子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例如:“我要汽车”。
4.故意犯错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用”故意犯错“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例如:一起读书时,故意将书拿反,这时孩子会很喜欢发现你的错误并向你指出,有语言表达的孩子会说:“拿反了”。
5.赋予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父母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些孩子无法单独完成的活动或游戏任务,例如:给有声玩具上电池、吹泡泡、给汽车上发条等,孩子在这些游戏中没有办法单独完成时,就会向父母寻求帮助,从而为孩子创造更多主动表达的机会。
6.暂停一下
父母可以在给孩子物品时,稍微的暂停一下,例如:撕开饼干之后,等一等,看一看孩子的反应,这时没有语言表达的孩子,会伸手拿饼干,或指饼干;有语言表达的孩子会说:“吃饼干”。
参考文献:
1. 美国培声听力语言中心.《爸妈带我学说话》[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