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浩志
楼市复苏进程为何突然中断?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4月第一周(3月31日—4月6日)广州新房网签环比下降了9%,4月第二周(4月7日—14日)新房网签环比继续下滑了10%。两周叠加,4月楼市环比成交量降幅接近20%,降温非常明显。从影响因素上看,4月第一周是清明假期,属于传统购房淡季;第二周广州又遭遇强对流天气,这些因素都对楼市产生了影响。
但如果我们把新房网签量往前追溯,这轮楼市降温是从3月春季小阳春行情见顶之后就开始,并一路下滑。并非单纯的偶然性因素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楼市降温并不止广州一地。我拿到的国内大城市周度成交数据显示,国内主要大城市楼市上周出现了成交量环比大幅下滑30%的情况,前一周则下滑了8%。来访数量上周环比下滑了接近20%,上上周则环比下滑8%左右。这进一步说明最近广州楼市的下滑不是特例,也不是天气等偶发因素影响的结果。过了清明节,市场突然加速下滑。目前来看,唯一能解释最近楼市突然全国全面降温的原因只有一个。

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对经济的影响是重大且全面的,这里就不作详细分析,我们单看房地产市场。目前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出口依赖度较高。例如,深圳2024年出口额占GDP比重为76.4%,宁波为52.1%,苏州为61%,上海为33.7%。在出口业务中,直接出口欧美或通过东南沿海转口美国的比例非常高。如果少了这项业务,对经济和消费的影响可想而知。当然,目前形势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最终结果仍未可知。但市场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焦虑情绪,进而促使部分家庭压缩了消费和投资。房产购置或投资,是普通家庭金额最大的支出。现阶段,“等等看”成为更多家庭的主动选择。而楼市的复苏,也由此被打断了。
可以考虑取消非普通住宅标准了近日,安徽贷款政策取消非普通住宅标准引发关注。以往,普通和非普通住宅在交易税费、贷款额度、首付比例,甚至备案价格上都有明显差距。当时的想法是:一是希望多征收些“有钱人”购房的税费,调节一下财富分配;二是希望压低高价物业的成交比例,让城市房价均价“显得”低一点。但时代变了,市场背景变了,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加上贸易摩擦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冲击,都让我们反思过去的政策,必须适时调整目标和方式。
首先值得强调的是,限制高价物业交易,甚至限制高价物业的价格已经被反复诟病。一是诟病房价被平均,貌似低了,实际是数字游戏;二是诟病限制高端物业价格销售,实际上等于补贴有钱人,这是完全不合理的做法。因此,取消针对高价物业一系列不合理的政策,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恢复的关键。在这方面,各地方最近两年已经做得较多,但仍需继续推进。
其次,当下消费市场低迷,既有心理预期不佳导致的不敢消费,也有实际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的没钱消费。因此,现阶段如何刺激有钱人消费至关重要。对于高收入群体,买房是他们真正的大宗消费。能够解除对豪宅产品交易的部分限制,无疑是刺激交易的关键,也是下一阶段刺激楼市需求的新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