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现实里吗?科学家无法解答的问题再度引发思考

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 2021-09-02 17:51:47

我们在开始探讨前,可以先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同一个世界里吗?

第二个问题,你认为自己每天都在同一个世界里吗?

第三个问题,你平时看到的世界,你觉得像是褪了色似的暗淡无光,还是觉得像被浸满了色泽似的光彩夺目(排除雨后天晴的时候)?或者有时候感觉是前者,有时候感觉是后者?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几个问题就是废话,认为我们每个人当然都处于同一个世界里,每天自己也当然都在同一个世界里活动,平时看到的世界阴天或有雾霾时自然暗淡无光,晴空万里时自然光彩夺目,这还需要思考?

然而,也许我们真的需要思考呢?这不止因为量子物理学的量子理论为我们打开了思维的闸门,还因为这三个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做普通的思考,更因为,也许会有人有过对这三个问题答案的真切感受呢?探索科学,探索宇宙,水木长龙与您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往往,我们习惯了现实为我们安排好的一切,习惯了“习惯了”的理论知识和眼睛天天看到的习惯事物,习惯了遇到问题和难以解释的现象时,用我们习惯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和分析现象的起因。而这种机械式的习惯认知,一旦被当成“真理”,便会不停地传给更多的世人,甚至很多代,从而会让这种习惯的认知更加地牢不可破,哪怕它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不正确的。“地心说”之所以能在科学界扎根两千年,不正因此吗?

跳出习惯的窠臼,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这个世界,去分析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也许你会有与众不同的新发现,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会得到更加接近真相的真理。

我们知道,宇宙可被探测的物质不到5%,剩下的95%,根本无法借助我们当前的科技能力探测到,但可以根据它们在无形中作用于“显物质”而呈现出来的现象去推测它们存在的可能性。事实上,即使宇宙中有5%的物质可被探测到,但人类目前能探测得到的尚不足%0.1。由此可知,我们对宇宙真实面貌的了解还有很远的路程要走。

也许我们对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了解,就像我们对宇宙的了解那样,只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感官能感知的而已。而每个人的感官功能以及灵敏度彼此并不完全相同,大脑对事物的思考以及所接收的信息的处理同样不一样,更兼之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看问题的角度,大脑的思维方式的不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相同。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

假如有甲、乙、丙、丁四个人,他们从一出生就对颜色的分辨率不相同:我们平时所认为的“红色”,对于甲而言,在大脑信息处理后实际看到的是“黄色”,对于乙而言,实际看到的是“绿色”,对于丙而言,看到的是“白色”,对于丁而言,看到的是“蓝色”。虽然他们对红色的分辨并不相同,但对于他们本人而言,却认为与我们眼睛里看到的红色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从小就把实际看到的不是红色的颜色当成了大家都叫的“红色”,所以在他们看来,即使看到的是其他颜色也会认为那就是“红色”。

如果他们眼中看到的其他颜色,也并不对应于我们所看到的颜色的话,那么可以思考一下,到底是他们看到的颜色才是真实的颜色,还是我们眼睛看到的才是真实的颜色?

现在,让我们将实验做进一步的延伸,假如我们每个人彼此看到的现实中的颜色实际上都不一样,只是因为从小就被别人将我们眼中所看到的颜色叫成了某种颜色才认为那就是真实的颜色,那么,又如何分辨我们彼此看到的颜色并不相同呢?事实是——几乎无法分辨,即便你是世界顶级科学家。

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让我们再进一步延伸我们的思想实验。

假设我们彼此眼中所看到的物体形状也并不相同。比如,甲看到的圆形,对于乙而言实际上就是方形。乙一直都不理解,为什么老师说用直线将一个“圆”从圆心三等分后,会得到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三个扇形。因为乙无法理解老师讲的东西,所以乙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对于丙而言,别人所谓的“圆形”,他实际看到的却是“多边形”,丙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老师说一个“圆”用经过圆心的三条直线任意三等分都能得到相同的三个扇形,所以丙的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坏。

对于丁而言,他眼中所看到的“圆”实则是等边三角形,当老师说用三条直线从圆心任意三等分一个“圆”能得到完全相同的三个扇形时,他觉得老师说得非常对,因为他通过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用直线任意三等分等边三角形,得到的都是一样的图形。只是在他的理解里,扇形有三条边的,也有四条边的,当老师讲到扇形的性质时,他想要将自己理解的扇形与老师所讲的扇形性质衔接起来,可能会是个麻烦的事,到时候,他或许会觉得扇形实在太难理解了。因为丁能轻松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圆”,所以丁的成绩一时间比较优秀。

如果我们每个人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形状都不相同呢?只因为我们从小就被告诉那就是我们看到的物体形状,所以才一直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实际的物体形状。而事实上,也许我们看到的物体形状并不是别人眼中所看到的物体形状,我们每个人实际看到的物体形状也许都是不一样的形状。

现在是否感觉更加地不可思议了?让我们再进一步延伸我们的思想实验,你会发现更加惊人的可能,甚至怀疑自己的人生和现实世界。

假如我们彼此眼中所看到的万事万物也不相同呢?比如,对于一张桌子的各种属性信息的识别,因为不同的人对颜色的分辨,形状的判断,光泽的感应等各种桌子的属性的辨识都不相同,但因为彼此认为彼此眼中所看到的就是自己眼中所看到的,所以彼此仍能不受阻碍地交流沟通,但是,如果遇到同一个问题出现不同的意见分歧时,是否就像甲、乙、丙、丁眼中不同的“圆”一样,因为彼此看到的问题并不相同,所以彼此理解起来自然也不会一样。

所以,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很可能彼此并不相同,我们认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可能并不在同一个世界里,我们只是活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而已。即使自己的世界,也并不一定每天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因为我们的思维意识会发生改变,我们大脑接收信息的多少也会发生改变,大脑处理信息的准确率同样会发生改变。

也正因此,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眼睛看到的世界也在发生视觉上的变化——有时候,你会发现眼前的整个世界突然变得像刚刚被涂好颜色的水彩画一样,闪动着亮丽的色泽,光彩夺目,动人心魄,给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感觉;而有些时候,你又会发现眼前的世界仿佛一副褪色的壁画,覆盖着灰蒙的色调,暗淡无光,令人抑郁,给人一种无精打采的感觉。

或许你会说,是受心情的影响,而事实上,大多时候与心情毫无关系,但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却完全不一样。也许正如我们前面所探讨的,我们大脑所接收到的信息多少以及处理信息的准确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我们自身的频率提高时,就会接收匹配到更多的宇宙信息,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转化为视觉信息所呈现出来的世界就会更加的亮丽多彩,生动而充满活力。反之,则相反。

结尾思考:

前面我们提到,人类可探测的宇宙只有不到5%,如果想要探测到宇宙隐藏的其他部分,似乎只有不断发展科技的力量才有希望。那么是否思考过,也许我们一直走“物质科技”之路并不能解决人类遇到的所有问题,也很难借此探索到真正的宇宙本貌,甚至无法飞出太阳系。如果我们同时也重视起来精神科技的发展,与物质科技相辅相成,也许我们的科技会发生质的飞跃,会使我们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事半功倍,甚至可以打破爱因斯坦的光屏壁垒飞出太阳系。

记得曾看过一篇报道新闻,讲的是一位叫鲍勃的研究者曾经见到过罗斯维尔坠落的飞碟,并进入相关研究项目进行过飞碟的研究,发现外星飞碟的启动技术依靠的是意识的操控,飞碟没有发动引擎装置,也没有启动开关按钮,驾驶舱只有一把奇怪的椅子。坐在椅子里,可以用意识控制飞碟起飞,旋转,降落等各种动作。听起来很科幻,我们也无需去证明报道的真伪,但报道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精神科技的力量。

也许,正是因为依靠的精神科技,才能实现无减速90度大转弯,才能实现反重力起飞,才能超光速在星际间旅行。如果精神科技发展起来,也许我们就可以突破身体感官的各种限制,就可以提高自身的意识频率,进而减小或消除我们彼此之间对这个世界的不同感知,而真正地让我们汇聚在同一个世界里,沟通交流不但不会再存在误解,也将变得更加高效、快捷。未来,我们会向精神科技方面发展吗? 你觉得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

5 阅读:1541
评论列表
  • 2021-09-15 14:34

    我们每个人所在空间、时间不同,所产生意识思维不同。

  • 2021-10-31 05:28

    毫无意义。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感知与感受。个体不同关注点不同理解也会不同。而相同的是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的好奇心。心里世界、现实世界、理想世界交织在一起,产生各种幻象世界飘忽不定虚实难辨,何苦纠缠自己执着两边。

  • 2021-11-10 03:17

    精神控制需要修炼到最少元神出窍

  • 2021-09-03 11:44

    好文章,丰富世界观,这才是,传道授业、开启智慧的精品文章。

  • 2021-09-14 04:28

    同为人类身体,又不是狗猪,更不是苍蝇,蚂蚁,所以看到的肯定是一样的。这样怀疑世界不如怀疑你是从哪里来,哪里去,又不是科学家研究做成人类,而是科学家眼里没有生命的自然做出来了这世界(包括人类和食物等一切关联性生活圈),进化造化演化,要是没有智慧的完整规划,最微小的粒子不可能演化到目前这样世界

  • 2021-10-21 12:47

    作者暗示:存在多种平行世界

  • 2021-11-17 02:10

    本来就是一个整体,谈何彼此距离[大笑]

  • 2021-09-12 15:55

    也别扯什么同一世界了,事实上同一时刻都没有办法确定。

  • 2021-09-26 09:10

    不,我感打包票我绝对不是。我是双视野看到事物。而且我眼睛没有得重影,第二视野是雪白的。

    夏、沉着的襟度丶 回复:
    上面点赞的真的知道我说的雪白是什么视野,鬼压床做过没有,我是那个视野加上彩色视野[横脸笑]
  • 2021-11-10 23:39

    我相信世界样子其实不多,很多都是循环的,包括生活方式,样貌,思维等。

  • 2022-08-01 15:34

    每个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考虑那么多,即是否活在同一个世界里。都以为直接感知看到了外境,把外境当成公共,会认为就是这个世界。但如此文,当你破产了失恋了,这个世界会觉得灰暗,没一个好人,相反会觉得阳光明媚,一片光明,外境又依內境变化了。这样都不能如实感知内外境,內境与外境互相影响作用,两个世界体系不能统一,矛盾乃至对立或分裂对抗。什么情况下是统一如实映现的呢?就是智觉的感知境界下,內境与外境不再分裂对立,不掺与个体的意见,比较如实反馈外境,于內境上和觉知感知的主体上不加入主观的因素,于内心上也是统一祥和平静的运作着,不再自我矛盾对立纠结,活得相对自在自由些。这个智观感知导致的思想思维更能客观的反映事实,了解事实真相,不加任何的自我色彩。

  • 2022-08-01 15:15

    每个人都活在内境里,身与世界外境也要经过变现后映现在內境上,被觉知心觉知感知,外境变现后的映像內境如实不如实外境,由身体状况决定,比如天生色盲、近视、远视等会导致变现的內境不如实外境。另一个变量是能觉知感知的自身,笼统说就是人心,涉及的层面极多。从某个角度说,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是会采集同一事物的信息,你通过感知內境间接知外境,别人也会通过他的內境了解到了同一外境,比如看同一景色事物。给个名词叫见同分与相同分,尽管外境是同一个,但被变现到內境中,却因个体出现了有差别的见分与相分,基于各自自体差别,进行分别形成意识思想后,就千差万别了,所以每个人的世界是不相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国土世界,一切能映现在你心里的就是你自己世界的所有,能被你感知的范围。同时內境的映现不离外境,人不都是活在做梦及幻想的内境里,清醒时要摄取外境,要随时把外境变现到內境里的需要,而外境世界又是同一个,那怎么确定是活在同一世界?答案应该是即同又不同。即有同的方面,也同时存在不同的方面。在我的生活环境范围内,你我他有共同的外境可以变现为各自的內境感知取用,同时个自有各的见闻觉知等感知与思维思想情绪等等。

  • 2022-08-02 12:38

    我记得在过去的宇宙的地球都是每一世国家的发展是比较发达和研究的成功是能改变到地球上的一切的。

  • 2022-10-17 01:09

    牛顿研究物理模型得到它的数学模型,爱因斯坦研究数学模型,想得到什么? —————————— 过度依靠数学,是不是现代物理学的灾难?

  • 2023-02-13 14:14

    如果你们能看到我发的这条评论 就可以证明我们是活在同一个现实里

  • 2022-10-07 20:06

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

简介:水木带你探索科学宇宙,揭开你不知道的科学宇宙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