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战死已经好几个月了,叶蕤君这段时间不知道崩溃了多少回。她常常一个人在屋里小声哭,可她也老是一次次地告诉自己得坚强起来。
叶蕤君心里明镜儿似的,当下这局势,国民党肯定是没救了。就在前几天,她得到消息说蒋介石打算离开大陆逃往台湾。而且,蒋介石还弄了个名单,要名单上那些将领的家属都转移到台湾去,邱家就在这名单里头。
现在这种情况,叶蕤君不清楚解放军会怎么对待国民党军人的遗孀,是打压还是善待,她完全不知道。
要是一家人一块逃去台湾,人那么多,咋能躲得过解放军?要是被解放军逮住了可咋整?要是运气好,真让她顺利逃到台湾了,他们在台湾又咋活下去?
这些问题不停地在叶蕤君的脑袋里打转。不知不觉地,天黑下来了,天色越来越暗,天气也变凉了,寒气一点点钻进叶蕤君的身子里,可她一点都没察觉,就那么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眼睛看着前方。
1949年的时候,解放军把南京给解放了,国民党的军队就往南边逃窜。叶蕤君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去台湾。天刚有点亮,叶蕤君就把睡熟的孩子叫醒,然后带着收拾好的行李出发赶路。
叶蕤君一家人刚到福建,因为人多很扎眼,一下子就被解放军发现了。解放军调查后才晓得,这些逃难的是著名将领邱清泉的家属。
解放军讨论过后,不但没拘留他们,还决定优待他们,给开了通行证,并且告诉叶蕤君可以带着孩子想去哪就去哪。
邱清泉的儿子邱国渭被这件事影响到了。在逃难前,邱国渭不晓得解放军的政策,也不知道自己身为国民党将领后人会被如何对待,可他是更想留在大陆的。他才十九岁,正在圣约翰大学念书,学业还没完成。
母亲提了个建议,说一家人都迁到台湾去呗,这样彼此间能有个照应。邱国渭,却一直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留在大陆好,还是去台湾好。
这件事过后,他心里的想法更加坚定了,打算一个人回上海继续求学。1952年的时候,邱国渭在圣约翰大学顺利毕业,然后就准备找工作了。
这一年,上海市图书馆刚开馆,馆里正缺人手。邱国渭就被分到那儿工作去了,他的工作是做外文书籍的采编,重点是编目这块儿。
邱国渭那时候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人天生就特别谨慎,不咋乐意跟别人打交道。平常,就爱自己找个地儿,一门心思钻研学问。他学问可厉害,浑身都透着一股书呆子气,看着特别儒雅。而且,邱国渭长得也挺好看,性格又沉稳,责任感还特别强。
邱国渭这人呐,平常很少跟别人有往来。不过,要是有人找他帮忙,他每次都会答应,从来就不拒绝。慢慢儿的,就有不少女生被他吸引住了,开始崇拜他。这里头就有袁世凯的一个晚辈。
袁世凯有个晚辈,当时也在上海市图书馆上班。听人说,这姑娘长得特别美,性格又温和文雅,学问还很渊博,好多年轻小伙儿都追她。
可她就被邱国渭给吸引住了,她特别喜欢邱国渭身上那股子韧劲,还有他对待生活那种坦然的态度。弄清楚自己的心思后,她就对邱国渭展开了一连串的追求。
邱国渭挺喜欢她那种大大方方表达爱意的样子,就开始留意起她来。慢慢地,邱国渭发觉她已经走进自己的生活了。邱国渭心里明白自己也对她有好感,所以就娶了她当老婆,想着要一辈子照顾她。
可是,事情并没有像想的那样发展。那时候,邱国渭的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到乡下去生活一阵子。
邱国渭的老婆打小就在城里长大,身体还比较弱,乡下生活对她来说不太适应,没几天就病了。她当时没当回事儿,想着过几天就能好,哪知道病得更厉害了。
有人瞅见邱国渭的妻子脸色不大对劲,赶忙去叫医生。可那时候农村的医疗水平挺落后的,医生也少,好多村子就只有一个医生,还有些医生专业知识不过关。等大家把医生找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最后他妻子不幸离世。他们三个年幼的女儿住在溧阳路的房子里,没人照顾。
邱国渭听到这个消息,那叫一个悲痛万分。把妻子的后事都安排妥当了之后,就带着三个闺女回上海去了。
邱国渭深深懂得“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的道理。回上海后,他极力克制对妻子的思念,努力好好活着,拼命工作,想着要是能升职加薪,就能给三个女儿创造好的教育条件了。
邱国渭1952年大学一毕业就到上海市图书馆工作,他有好多年编目的实际经验,外语也特精通,本事比好多人都强。
他为了挣生活费,还在学校兼着老师,教学生西文编目。邱国渭教过的学生那实力可都杠杠的,来图书馆应聘的话,直接就能被录取。邱国渭可被大家认可得很。
党委书记李庆云晓得邱国渭实力特别强,后来从武重年那儿听说了邱国渭的个人经历,当下就觉得这么厉害的人被埋没了,所以特别爽快地应下了武重年的请求。
邱国渭晓得这事儿后,可高兴了。对他来说,做学问是他特感兴趣又拿手的事儿。在复旦教书,不但能接着研究文化、教书育人,住房和薪资也不用操心。复旦分校给的工资挺高的,够他和三个孩子花了。邱国渭喜气洋洋地跟武重年讲,要是调任成了,那他去美国的计划就能推到退休之后了。
命运老是不遂人愿,就在党委书记李庆来处理邱国渭调往复旦分校这件事的时候,文化局负责社会文化口的副局长方行突然宣布了一件事,就因为这件事,调任工作直接就停了。到底宣布的是啥事儿?
在上海市图书馆,副局长方行宣布了一个消息,邱国渭要被提拔为外文采编部副主任。邱国渭能被提拔,一方面是他自己确实有本事,另一方面,也和他的两个妹妹有关系。
邱国渭,是邱清泉跟叶蕤君的儿子。1929年的时候,邱清泉被调到南京当中校营长。就在南京这个地方,他跟叶蕤君碰到了,两人互相喜欢上了,然后就结婚了。
婚后,叶蕤君给邱清泉生了五个孩子。邱清泉打仗输了而且阵亡之后,叶蕤君就带着四个孩子回台湾去了,儿子邱国渭就留在大陆了。
邱国渭,就因为他父亲的缘故,成了“内控”人员,工作上老是得不到提拔。后来有朋友给他介绍了个去大学任职的机会,可最后还是没成。
邱国渭和家人两岸分隔,不过平常他还是会跟妹妹们通信,讲讲各自的生活。妹妹们从信里知道哥哥在大陆过得不容易,就一直想找个机会帮帮他,嘿,这机会很快就来了。
1971年,联合国做出决定,把台湾从联合国赶出去,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我方代表到了美国之后,马上就把“台湾当局”以前雇的那些雇员全都保留下来了,级别,物质待遇,都照旧。邱国渭的两个妹妹当时在联合国工作,也被保留下来了。
后来,这两人工作能力相当厉害,给新中国做了一大堆贡献,就被中央看重。中央知道他俩还有个哥哥在大陆,还专门叮嘱相关的人要多多关照他。
经过调查,相关人员发觉邱国渭能力超强,品行很正。所以国家就开始把邱国渭提拔为上海市政委委员,让他来负责上海和台湾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
没过多久又升迁了,成了上海政协下面“促进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不过邱国渭这人对政治没啥兴趣,他更喜欢教书育人。
后来邱国渭说要回美国看看家人。邱国渭的妹妹们长大之后都在美国打拼,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邱国渭的母亲把孩子养大后就搬到美国的老人公寓住了。
邱国渭很久没和家人团聚了,上级组织一知道这情况,很快就批准了。实际上,在邱国渭提出想去看望家人之前,他心里就已经打算好要搬到美国去了。
邱国渭以前为了念书和家人分开了,后来碰到心爱的人就乐意留在大陆了。他妻子走了之后,工作一直不顺心。在这种状况下,他慢慢厌烦起现在的日子了,越来越想念家人,特想和家人坐一块儿好好唠唠。
就这么着,邱国渭领着一个女儿长途跋涉到了美国,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母亲,还有那些经常通信的妹妹们。在这儿,邱国渭体会到了久违的亲切和归属感,他可太贪恋这种感觉了。所以,他心里就冒出一个想法:要带着女儿和家人一块儿生活。然后,他就回国了,分两趟把另外两个女儿也带到了美国。打这以后,就再也没回去过。
邱国渭,他前半辈子靠着父亲邱清泉是得了些方便,可因为他爸,他遇上的倒霉事儿也不比得到的方便少。这就像佛家讲的“诸行无常”。
邱国渭最后决定在美国定居,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珍视的事物。只要他不干损害国家利益的事,那我们就尊重他的选择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