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阴损骗局——滴水滚珠,骗得富商倾家荡产,至今仍有人上当

围炉话今朝 2025-01-03 09:34:48

今天,咱们来深挖一个离蹲监狱、吃牢饭近在咫尺的局——滴水滚珠局。

这局邪乎得很,二战之后,美国人受它启发搞出了庞氏骗局,上世纪 70 年代,日本人又在这基础上捣鼓出传销,十多年前,国内一些奸商更是玩出 “新花样”,弄出 P2P,把民间资本折腾得苦不堪言。

“滴水滚珠” 这名字,源于明朝的一场珠宝骗局。

那时有个富商花大价钱从珠宝商手里买了个玉盘,到手没几天,发现是假货。当时检验玉盘真假的法子挺简陋,往盘上滴一滴水,要是水滴像白居易《琵琶行》里形容的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那样散开,大概率是真品;要是水滴摊成一滩,没个形状,那就是赝品。很明显,这富商的玉盘属于后者,可钱都花出去了,砸手里多憋屈,于是他动起了歪脑筋。

富商在玉盘上镀了层油膜,就类似如今牛皮包装纸上那种,有了这层 “掩护”,玉盘竟有了滴水滚珠的效果。靠着这小把戏,他还真把玉盘脱手卖出去了。但他万万没想到,这玉盘凭借出众品相,加上他本人的信誉背书,在珠宝商圈子里迅速流转起来,价格也越炒越高。只是每经一次买卖、检验,那层油膜就薄一点,终有一天,油膜彻底破裂,这时候,玉盘在谁手里,谁就沦为冤大头,还被人起了个专属绰号——接盘侠。

你可能要问,这些珠宝商傻吗,看不出来?其实不然,他们心里都清楚,这盘子买进来再转手,能赚不少钱,在金钱诱惑面前,真假似乎没那么重要了。

时间来到1919年,一个叫查尔斯・庞兹的美国人,用几分钱的邮票和汇率差包装出一款金融产品,号称投资 90 天就能获利 50%。

起初,几个尝鲜的投资者真拿到了实打实的收益,这下可好,庞兹的金融产品立马吸引来大批跟风者,资金如潮水般涌进。

可实际上,这个所谓的产品压根不存在,他就是用后来投资者的钱,去支付前面投资者的高额利息,只要不断有人投钱,这骗局链条就断不了。

巅峰时期,庞兹手握 1500 万美金,搁在 1919 年,放到现在,少说也值十亿。不过,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玩法终究难以为继,他还没来得及跑路,就被抓了个正着,因涉及 86 项诈骗罪名,被判五年监禁。

庞兹的骗局败露后,他曾经的一名员工忍不住狠狠吐槽。在这名员工看来,庞兹纯粹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金融门外汉,连简单加减法都能算得一塌糊涂。

这人平日里,成天优哉游哉地瘫坐在办公室,双脚随意跷在桌子上,嘴里还叼着那根镶满钻石、晃人眼目的烟斗,滔滔不绝地吹嘘着压根就不存在的金融业务。

庞氏骗局逻辑图

谁能想到,就是这么荒诞的行径,竟然忽悠了十几万人。这里面,甚至还有不少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

他们难道真瞧不出其中猫腻吗?恐怕并非如此,他们和那些接盘侠没什么两样,都心存一丝侥幸,暗自想着:只要自己不是最后接手的倒霉蛋,就能赚得钵满盆满。也正因如此,这类金字塔骗局后来干脆就冠上了庞兹的大名,成了美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庞氏骗局。

说起来,当下的人们可不傻,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虚拟币说到底不过是一串串冰冷的代码,元宇宙也只是一堆精美的图片,房子呢,本质就是钢筋混凝土的简单堆砌。

可即便如此,为何还是有大批人前赴后继地往里跳?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人性中的侥幸与贪婪,而这恰恰是滴水滚珠局最阴狠的地方。明明知晓这东西没多少真价值,却仍甘愿砸下重金,去赌一赌缥缈的运气,搏一搏微乎其微的概率。

话说回来,滴水滚珠局身为千门八将里最出名的一局,也并非毫无闪光点,关键在于玩法是否正当。给大家提供个思路,不妨把自身当作那块玉盘,主动给自己 “镀油膜”、抬身价。

玉盘假的永远是假的,但人不一样,也许当下你只是在名利场边缘打转的 “冒牌货”,可只要持续打磨、沉淀,说不定哪天就真能蜕变成为实打实的 “硬通货”。

当然,这只是开拓思维,切不可动歪心思去行骗,毕竟,走正道才是长远的生存之道。

文本内容源自@进步生小布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围炉话今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