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错误,鼓吏敲错鼓导致士气大振,为全军带来胜利

歪史 2021-08-24 23:17:47

古代打仗的时候,鸣金收兵、敲鼓进攻,整个战场上战士进退都是由金鼓的声音来控制的,训练有素、作战禁言丰富的军队都会以听到的声音来调整自己实时作战状态。

而每一支军队都会随军带一支锣、一台鼓,一般在主将的身边,有专门的鼓吏在战场上负责听从主帅的命令,敲鼓或者鸣金,以此作为给军队的信号,鼓吏是非常重要的职位,几乎可以决定战场的胜败。

因为鼓吏及时的根据主将的命令发出信号,指挥战场厮杀的士兵根据主帅的命令进攻或者撤退,著名的曹刿论战也是以鼓声为信号的,他提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理论。可以看出来,金鼓之声在战场上的作用有多重要。

所以,战场上的鼓吏绝对不能出错,一旦出错,那么可能就是棋差一步、满盘皆输的结果,不过呢,这么重要的职位,负责的鼓吏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机率,戏剧的是,敲错鼓,让士族收到鼓舞而一鼓作气打败对手的事情也有。

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因为敲错鼓导致胜利的例子。东晋的时候,因为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本来在雍凉一带的氐人南下巴蜀,306年,在哪里建立成汉,成为五胡之乱中最先割据一方的势力,东晋局势稳定之后,在荆州掌权的桓温一开始有恢复天下的志向,于是率军讨伐盘踞巴蜀的成汉。

当时的成汉皇帝是李势,他贪财好色,乱杀大臣,滥用刑法,导致人心惶惶,瞅准机会的桓温率领几万人浩浩荡荡的逆流而上,一路上连战连捷,很快进抵成都城下,驻军离成都十里,不甘心成为俘虏的李势决定背水一战,于是集结城内的士兵和晋军决一死战。

生死存亡的关头,李势的参军作战非常英勇,这让晋军遭遇不小的挫折,本来,桓温率领的晋军长途跋涉,又多次作战,已经师老兵疲,遭遇殊死抵抗,始终无法占据上风,而成都城非常坚固,后方还有前来的援军,对于李势,情况很好。

这对晋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危机,因为城外的援军就在路上,现在无法攻克,极有可能被反包围,遭遇前后夹击,但是,无法打开局面,战况不利,参军龚护战死,守军的箭射到了亲自指挥军队作战的主帅桓温、前锋袁乔的马前,进攻的晋军将士都非常恐惧,这时候桓温等人计划暂时退兵,希望修养之后再次攻打。

于是下令鸣金收兵,谁知道,这个重要关头,负责鸣金的人,一时慌乱,在鸣金的时候敲打了进攻的鼓,这让后方的晋军士兵士气大振,以为要胜利了,纷纷争先杀敌,这一顿猛操做让守城的李势军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下子失去抵抗的信心,迅速溃散。

指挥作战的桓温和袁乔立刻抓住战绩,指挥军队长驱直入,而李势军队随着士气的溃散,本来已经是强弩之末,硬撑着作战,现在没了盼头,四处奔逃,晋军一下子打到成都城下,给予最后希望的李势只好拔腿就跑。

跑了没多久,无处可逃的他只好率众前往桓温的军队中投降 ,桓温接受了李势的投降,并且把他的妹妹纳为妾,这位妹妹长得非常漂亮,桓温对他很喜欢,导致他的老婆南康公主吃醋,于是拿了一把刀前去找情敌算账。

去的时候,正在对镜子梳头,看见南康公主拿着刀去,也没有任何恐惧,继续梳头,南康公主于是问他怕不怕,她说,现在国破家亡,整天伺候仇人入睡,生不如死,如果能杀了她,她很感激。

这阵势反倒吓退到了来势汹汹的公主,南康公主于是笑着对她说,你这么漂亮,我见了尚且怜惜,何况那个老贼!后来姐妹两人处得还不错。这两人也是成语我见犹怜的主人公。

《晋书·桓温传》: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温乘胜直进,焚其小城。 《晋书·袁乔传》:去成都十里,与贼大战,前锋失利,乔军亦退,矢及马首,左右失色。乔因麾而进,声气愈厉,遂大破之,长驱至成都。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