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在美抢注饺子专利,韩蠢美坏,背后的深意不仅仅是饺子本身

梦与理想杂谈 2025-04-18 18:16:48

当一家韩国企业在美国成功注册“饺子外形专利”的消息传开时,全球网友的嘲讽声几乎掀翻社交平台。

有人戏称“建议中国公司把披萨注册成专利,让美国人啃空气”,更有人反讽“是时候把泡菜申遗了,看他们如何自处”。

但是这场看似荒诞的专利争夺战,实则撕开了两个真相:韩国在文化剽窃上的拙劣,美国在规则操控上的阴险。

愚蠢的文化剽窃贼

韩国公司这一纸专利,堪称国际笑话。饺子作为中国两千年的饮食符号,早已随着华人移民扎根美国。

从洛杉矶的街头餐车到纽约的五星级酒店,美国人不仅爱吃饺子,更清楚它的文化根源。饺子的月牙造型承载着“更岁交子”的寓意,岂是一张外观专利证书就能篡夺的?韩国企业此举,无异于宣称“月亮是韩国人捏出来的”,既荒唐又自曝其短。

美国人在唐人街吃饺子

然而,比韩国更值得警惕的,是批准该专利的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制度的初衷本是保护创新,而非给文化掠夺开绿灯。

若放任传统食物外形被垄断,明天是否会有公司注册“汉堡圆形专利”或“寿司方块专利”?

美国专利局的纵容,让这场闹剧从滑稽升级为危险。

丑陋的幕后双标者

美国专利局才是这场闹剧的真正操盘手。

根据《专利法》基本原则,常见物品的通用形状(如碗的圆形、刀的弧形)根本不符合专利授予条件。

正如网友调侃,若申请“披萨圆形专利”,美国专利局会批准吗?若注册“寿司卷筒造型专利”,他们会盖章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但为何轮到中国饺子时,规则就失效了?这恰暴露了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双标伎俩——表面上高举“法治”大旗,暗地里将专利体系武器化。

讽刺漫画:饺子专利成了敛财工具

近年来,从打压华为到封禁各种APP,美国对华技术围堵屡见不鲜,如今竟连饮食文化都不放过。通过纵容韩国企业抢注专利,美国既挑拨了中韩民间情绪,又给中国制造了跨国维权的难题,可谓一箭双雕的毒计。

文化本无国界,但霸权总有图谋。

韩国抢注专利的闹剧,撕开了文化自卑的遮羞布;美国滥用规则的手段,则揭穿了“自由市场”的伪善面具。

文明的火种,从来不是靠专利证书传承的,而玩弄规则者,必被规则反噬。

0 阅读:13

梦与理想杂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