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样准备晚饭。刚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是婆婆打来的。电话那头,婆婆的声音听起来异常兴奋,她说:“莉莉啊,你猜怎么着?我怀孕了,已经两个多月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措手不及,手中的碗筷差点掉在地上。56岁的婆婆竟然怀孕了?这简直难以置信!我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听错了,再次确认后,婆婆肯定的语气让我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思绪万千。33岁的我,月薪只有6000元,丈夫韩哲是一名室内设计师,月入15000元。我们每个月要还4000元的房贷,还要负担女儿琳琳的教育和生活费用,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平衡。现在,婆婆竟然在这个年纪还要二胎,这无疑给我们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雪上加霜。
我试探性地问婆婆:“妈,您和爸爸都这把年纪了,再生一个孩子,身体吃得消吗?” 婆婆却满不在乎地说:“我们身体好着呢!琳琳一个人多孤单啊,现在好了,有个弟弟或者妹妹陪她玩。” 我心里咯噔一下,果然,婆婆还是想让我们帮忙养孩子。她接着说:“你们做哥哥嫂嫂的,帮衬一下,有什么难的?” 这句话像一根刺一样扎在我的心里,让我感到无比的压力和焦虑。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韩哲为了这件事争吵不断。我像一只困在笼中的鸟,拼命地想要逃离这个困境。我不断地跟韩哲分析现实的残酷:婆婆没有退休金,公公的退休金也只有3500元,他们拿什么来抚养孩子?将来的奶粉钱、尿布钱、教育费用,哪一项不需要钱?我们自己的生活已经如此拮据,如何再去承担另一个孩子的抚养重任?这就像一个已经装满水的杯子,再倒入一滴水,就会溢出来。
韩哲的态度却让我更加绝望。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随他们去吧,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总是用这种逃避的态度来应对我的担忧,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寒心。我多么希望他能和我站在一起,共同面对这个难题,而不是选择逃避。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沙漠中独自前行的旅人,渴望得到一丝水的滋润,却始终找不到希望的绿洲。
我试图用一些例子来说服他。我给他讲了我的同事小雅的故事,小雅的婆婆也是在50多岁的时候意外怀孕生了二胎,结果孩子出生后,小雅和丈夫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经济压力巨大,夫妻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我还给他讲了我的邻居王阿姨的故事,王阿姨的儿子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生活过得十分辛苦。
可是,无论我怎么说,韩哲始终无动于衷。他总是说:“那是他们的事,我们管不了那么多。” 他的冷漠和不理解,像一把锋利的刀,在我的心上划出一道道伤痕。我开始怀疑,我们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理解和沟通?我们是否真的适合在一起走完人生的旅程?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迷路人,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我曾经幻想过我们美好的未来,一起看着女儿长大成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婆婆的这个决定,却将我所有的幻想都击得粉碎。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考,我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离婚。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我平静地对韩哲说:“我们离婚吧。” 韩哲愣住了,他似乎没有想到我会说出这样的话。他问我:“就因为这件事?你真的想好了吗?” 我坚定地回答:“是的,我想好了。我不想让这个未出生的孩子成为我们婚姻的负担,也不想让你夹在父母和妻子之间左右为难。”
我知道,离婚对我们三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尤其是对年幼的琳琳。但是,我别无选择。我必须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也必须为琳琳的未来负责。与其在未来的生活中承受更大的痛苦,不如现在就快刀斩乱麻,结束这段已经名存实亡的婚姻。
离婚后,我带着琳琳回到了娘家。妈妈看到我憔悴的样子,心疼地叹了口气:“好好的日子,怎么就过成这样了?” 我安慰妈妈说:“妈,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将来痛苦,不如现在痛快。” 我知道,离婚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给琳琳一个更好的未来。
后来,我听说婆婆真的生下了一个男孩。韩哲每个月都按时支付琳琳的抚养费,但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有时候,我会想起和韩哲曾经的美好时光,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但是,我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
生活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每个人都是河里的一条小鱼,被生活的浪潮推着向前走。我们无法改变生活的方向,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航向。我选择了为自己而活,也为了我的女儿而活。我相信,未来的路,即使充满荆棘,我也会勇敢地走下去。
婆婆为老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