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为缓和社会矛盾废止自西汉初期便开始实行的陵邑制

史海撷英 2024-11-16 21:05:50

“安土重迁”,意思是说人们安于本乡本土,不愿意轻易迁移。成语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源自汉元帝废止陵邑制的诏书。

所谓“陵邑制”,表面上是西汉帝王为守护帝王陵园而设置的邑地,实际上却正如《汉书・地理志》中所言,“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刘邦创立陵邑制的真正目的,乃是为了充实关中地区,削弱关东地区,实现“强干弱枝”,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西汉初期,太祖刘邦迫于形势推行“郡国并行制”,即在以关中为核心的秦国故地,推行郡县制,纳入朝廷直辖;而在鞭长莫及的关东六国故地,则依旧推行分封制,划分诸侯国由诸侯王统治。

汉七年(前200年),娄敬对刘邦建议道:“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原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汉九年(前199年)十一月,刘邦按照娄敬的建议,下令迁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于关中,赐予田宅之利,命令他们戍守长陵。至此,陵邑制成为定制,历代汉朝皇帝在修筑帝陵时,皆曾大规模迁徙关东贵族、富豪进入关中建立陵邑。

陵邑示意图

这些陵邑虽然建立时间较短,但由于迁来者非富即贵,这些城邑的发展速度极快,到汉元帝时,关中地区便已经围绕太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等七位帝王陵墓,形成了七个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城邑,即长陵邑、安陵邑、霸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平陵邑和杜陵邑。

西汉中期以后,由于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百姓纷纷破产,有的投入田庄,沦为佃客或奴隶,有的成为国家佃农,有的成为流民。反之,统治阶级却是日渐奢靡,朝廷腐化日趋严重,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将赋税全都压到了越来越少的自耕农身上,导致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此外,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关中地区作为西汉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早已经极为繁荣,而自汉宣帝时匈奴西迁后,关中地区也不再受到外敌的威胁,已经没有了继续迁入人口的必要。反倒是由于关中人口不断增长,导致钱粮运输负担极重。

汉元帝刘奭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即位后重用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等儒臣,并在他们的辅佐下推行仁治,希望以德教治国,以期缓和社会矛盾。虽然最终萧望之死于权力斗争,但重儒家、行仁政却已经成为了元帝朝的主流。

于是,汉元帝先是于永光四年(前40年)九月十三日,下诏罢去了卫思后园陵与戾太子园陵。十月二十日,又下令撤销了各郡国祖庙的官吏机构和人员,并将关中地区的各陵园分别划归三辅管辖。

刘奭

不久后,汉元帝又下诏说,“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

至此,从汉太祖刘邦时期开始,推行了一个半世纪的陵邑制就此废止。之后,汉元帝又罢去了为父母守冢祭祀的奉邑。

在古代,人们的乡土观念十分浓厚,只有遇到了严重的天灾人祸,在当地实在没有了生路,人们这才会被迫离开家乡。因此,汉元帝“安土重迁”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缓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1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