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早年因能力和实力不足导致两次入主徐州均迅速被赶走

史海撷英 2025-04-13 21:40:29

刘备曾两次轻易入主徐州,但每次都很快就丢失了。

第一次是兴平元年(194年),陶谦“三让徐州”,刘备入主徐州。然而,1年多以后,徐州被刘备袭得,刘备第一次丢失徐州。第二次是建安四年(199年),刘备在完成拦截袁术的任务后,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再次夺取徐州。这一次,曹操迅速来征,刘备又一次轻易丢失了徐州!

两次轻易入主,又两次丢失,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的刘备有没有机会守住徐州,并在徐州发展起来呢?

第一次入主徐州后,机会大好

刘备第一次入主徐州时,机会是非常好的。

1、赢得徐州俊杰的鼎力支持

刘备之所以能入主徐州,就是因为得到了陈登、孔融等大族的支持!这些人不但拥有不俗的财力、政治影响力,而且,像陈登这样的人更是多谋之人。

刘备不仅能在徐州获得稳定的基础,而且,还有条件扩大团队的谋略能力。

2、不俗的实力

陈登等人扶持刘备上位时就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于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黄巾起义形势图

这个可不是瞎吹的。徐州本就是一个大州。黄巾起义时,整个中原乱成一锅粥,但徐州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在曹操征陶谦期间徐州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但徐州仍然是当时相对富庶的州!而当时,群雄割据开局不久,能据一州之地已经是很强大的势力了!当时袁绍、曹操比较稳定的也就只有一州之地,而袁术甚至连一州之地都没有!

刘备据徐州,也就是已经可以与袁绍、曹操、公孙瓒、袁术并驾齐驱的任务了!

3、绝佳的外部环境

陈登等人不但是扶刘备上位,而且,还给刘备送了另外一份大礼:绝佳的外部环境。

陈登等人推举刘备上位,并向盟主袁绍做了汇报和请示,并得到了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的认可!如此,刘备所领的徐州也就与袁绍集团实现了和解。而袁绍认可,也意味着他的盟友曹操不便再对徐州下手了!

如此,徐州的主要外部对手,只剩下了袁术。袁术虽然四世三公,但当时先败于刘表,后为曹操重创,不论是实力还是个人能力都明显不足。

刘备兴平元年(194年)入主徐州,到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才来攻,中间有1年多的稳定期。

想一想隔壁的曹操和北方的袁绍,在北方地区,能够获得1年多的稳定期,是何等奢侈的事情呀!这段有利的稳定期,本是刘备解决内部问题,充实实力的绝佳机会!

刘备

可以说,当时的刘备,确实获得了绝佳的历史机遇!然而,刘备丢徐州却丢得稀里糊涂!

稀里糊涂丢掉徐州

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来攻徐州。刘备亲自率军迎敌,留张飞坐镇后方。结果,张飞与曹豹等人在后方打了起来。丹阳将领许耽主动联络吕布,并接应吕布夺取了下邳!刘备听说后,引兵还下邳,“兵溃,收散卒”,连打都没有打就溃了。

随即,刘备收散卒,东取广陵,又被袁术击败。最终,刘备只好投吕布,入驻小沛!

第一次入主徐州,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失败了!

一失徐州之因

早在刘备决心入主徐州前,陈群就提出过反对,并预测了局面:“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

后世的学者,也大多采用陈群之言,并且做了进一步分析。他们认为:刘备自身的实力是很羸弱的;他虽然得到了徐州大族的支持,但是,却没有得到徐州主要武装力量丹阳兵的支持。因此,丹阳兵与吕布找到机会里应外合,刘备自然无法立足!

其实不尽然!这种说法只是片面强调了刘备的“先天不足”,却忽略了刘备的有利条件。

曹操

要说“先天不足”,入主兖州之初的曹操不也是自身实力薄弱吗?起家之初的孙策实力更不足呀!而刘备在徐州一年多的稳定期,则更是其他军阀所不具备的!所以,刘备一失徐州,关键还是在其能力的不足。

对比一下曹操就看得更明显了。

1、关键内部隐患不但一直没有解决,反而不断加剧

刘备在徐州,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内部的武装力量没有亲附。一年多的时间里,刘备或可实现对丹阳兵将领的安抚,或可凭借徐州财力和充裕的时间新建武装力量,但刘备似乎都没有做到。

不仅如此,刘备在接纳吕布后,武装力量的离心离德反而更严重了!

吕布狼子野心,连袁绍、袁术这样的人都不敢长期接纳,刘备又怎么相信自己能驾驭呢?结果,丹阳兵与吕布里应外合,趁机夺了徐州!

2、没有“富国强兵”之策和具体的战略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曹操在兖州施展屯田,足兵足食,强大了起来!相比之下,刘备在徐州,干了什么强大自身力量的事情呢?

曹操

3、没有扩充人才核心班底

差不多同一时间,曹操吸纳了荀彧、戏志才、郭嘉等人,补充了核心团队的谋略能力;提拔了乐进、于禁等将领,补充了核心团队的军事指挥能力······

刘备又干了什么呢?在人才荟萃的徐州,刘备的核心班底,除了原先的关羽、张飞外,就只是补充了巨富却能力一般的麋竺。至于陈登、陈群等俊杰人物,则一直没有成为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

4、军事指挥的不足

最后,刘备失徐州,到底还是打不过!

当初,兖州大族集体背叛曹操,也是引吕布袭其后。当时的曹操,只剩下3县之地,部队连军粮都十分困难。但是,曹操坚持了下来,扭转了局势,驱逐了吕布。而刘备则在反击吕布时直接“兵溃”,回头又被袁术所败······

刘备

也就是说,在吕布袭其后之后,刘备先是从对袁术的前线回头来打击吕布,失败后又回过头去打袁术,东西奔赴,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完全是六神无主,如无头苍蝇一般。

由此来看,刘备一失徐州,虽然有“先天不足”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他当时自己还不甚成熟!其个人的政治军事才能与曹操相去甚远!

第二次入主徐州,机会同样不错

刘备第二次入主徐州时,情况同样是不错的。

1、迅速得到广泛支持,兵力迅速发展

“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从先主,众数万人。”很短的时间内,兵力就发展到了数万人。而且,袁绍还派了一些骑兵来紧急支援刘备!

2、曹操与袁绍的主力决战

此时,曹操与袁绍的主力对决已经拉开了帷幕。因此,曹操很难抽出大力打击刘备,即便是集中力量对付刘备,只要刘备坚持一段时间,曹操也必然是不能持久的!

而以常理而言,刘备虽然打不过曹操,但是,坚持一段时间看起来还是问题不大的。可以说,此时,刘备同样有在徐州站稳脚跟的历史机遇!而且,刘备甚至有趁袁曹对决,奇袭许昌的条件!

刘备

然而,刘备的表现是“不堪一击”!

不堪一击,迅速失败

曹操率军回击时,刘备不堪一击!

当时,刘备完全没有预料到曹操会抽身大举而来,因此,部队多散在徐沛各城,来不及集中。结果,刘备迅速才能白,妻儿、关羽皆被俘,张飞落草,刘备只身投袁绍······

二失徐州之因

刘备此次丢失徐州,后人多把责任甩给了袁绍。他们认为:曹强刘弱,曹操攻打刘备刘备扛不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袁绍不听田丰之言迅速南下攻击曹操,是刘备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

成王败寇,责任都丢给最终的失败者袁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然而,果真如此吗?曹操二月攻刘备。不管袁绍说了什么,当月,袁绍就率领主力驻黎阳,并寻求渡河决战了!这个反应不可谓不快,不可谓不及时!只是,大约田丰也想不到:曹操当月就解决了刘备吧!

虽然刘备的实力不足,虽然刘备的部队很多是原曹操的部队,但是,坚守防御,刘备本不至于如此快就崩溃!

关羽

“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昌豨叛为备,又攻破之。公还官渡,绍卒不出。”

看作战过程,则又一次感受到了刘备的狼狈不堪和不知所措!

曹军先攻刘备,刘备大败,跑去投靠袁绍了。随后,曹军又攻关羽,关羽被擒。接下来,曹军又战昌霸,又破之。整个过程中,刘备军被各个击破,根本就没有完成集结!而且,关羽还在下邳时,刘备就已经逃去投靠袁绍了······

因此,刘备二失徐州,关键真不是袁绍“见事迟”;袁绍可能是有点“迟”,但并不是很“迟”,关键是刘备实在败得太快了呀!

刘备

两次丢失徐州,意味着刘备只能结束在北方争雄的生涯了。两次丢失徐州,主要并不是因为刘备的基础不足,而是刘备及其核心团队当时的能力不足。反过来,两次轻易得到徐州,则表现出刘备自身的英雄气质和人格魅力!

虽然能力不足、实力不济,但凭借独有的人格魅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刘备到底还是屡败屡战,最终找到了鼎足而立的一片天。

1 阅读:15
评论列表
  • momo 2
    2025-04-14 07:44

    徐州这个地方,陶谦刘备守不住,包括后来坐拥扬州和荆州大部的孙十万,也不敢正眼觊觎徐州。孙权曾经试探吕蒙,说我们打徐州好不好嘛,吕蒙赶紧劝阻,打合肥可,打徐州玩完不可,打了也守不住。这和徐州的地势有关系,徐州是所谓的“死地”,徐州往北青州兖州,往西豫州,都一马平川无险可据,北方来的敌人一个冲锋马队就到城下了,往南有淮泛区有长江,纵有百万雄兵可惜摆不开阵势,想跑都费劲。所以孙十万没法打徐州,在徐州和曹魏拉扯,曹操兵马粮草源源不绝,江东运输就费劲了,长期消耗能把孙权拖死。孙十万尚且如此,坐守孤城的陶谦刘备更是无力支撑。要瘦徐州,必须有后援,就是青州、兖州或者豫州,当初曹操吕布混战于兖州之时,若陶谦能够浑水摸鱼拿下兖州,那后来他就不至于守不住徐州,等到刘备的时候就更完了,袁术吕布曹操都想拿徐州,所以刘备只好先依附于袁绍,后又投靠曹操灭了吕布,但徐州也不再归其所有了。曹操能拿徐州,因为人家有青州兖州,从北往南上打下不费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