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家族是如何得罪了雍正,以至于最终落得被抄家的下场?

谈八卦沸羊羊 2025-01-07 11:40:53

曹雪芹家族是如何得罪了雍正,以至于最终落得被抄家的下场?

世人皆知曹雪芹的名作《红楼梦》,却鲜有人知这部传世名著背后,竟是一个显赫家族轰然倒塌的真实故事。在康熙年间,曹家可谓是江南一带最炙手可热的显贵之家,江宁织造的职位世袭三代,甚至有幸四次接待康熙帝南巡,风光无两。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后,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却在短短数年间轰然倒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受到康熙帝如此宠信的家族,最终落得被抄家的下场?这其中又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朝廷恩怨?

一、曹家的显赫根源

世人常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曹家的显赫,却是因为一位不起眼的奶妈。康熙四岁那年,孝庄太后为幼帝选择教养嬷嬷,一位名叫孙氏的女子引起了太后的注意。这位便是曹雪芹的曾祖母,也正是她的到来,为曹家日后的显贵埋下伏笔。

"养育之恩重如山",孙氏在宫中照料幼年康熙时,一件小事让她在康熙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日,年幼的康熙突发高烧,太医院群医束手,正当孝庄太后心急如焚之际,孙氏想起了家中祖传的一个退烧方子。这方子虽普通,却在关键时刻救了小皇帝一命。

这一跪一起间,便是曹家显贵的开端。康熙登基后,不忘孙氏养育之恩,破格让孙氏之子曹寅与自己一同读书。这在当时可是天大的恩典,要知道能与储君共读的,大多是皇亲国戚或是高官之子。

随着康熙渐渐长大,他对曹家的恩宠也与日俱增。1674年,康熙特意将江宁织造这个肥差赏给了曹玺——曹雪芹的曾祖父。江宁织造虽是个五品官职,但实际上却是个权势滔天的差事。

"一纸委任,胜过百官",江宁织造不仅掌管着江南丝绸的生产、贸易,更有着监察地方官员的特权。有趣的是,连两江总督见了织造,也得客客气气地称一声"老爷"。

康熙对曹家的器重,从一件小事便可见一斑。1705年春,康熙南巡至江宁,驻跸织造府。当时曹寅备下家宴,席间康熙竟亲自为曹寅斟酒。这一幕传出后,震惊朝野。要知道,在封建等级森严的清朝,皇帝为臣子斟酒,这是何等的荣耀!

更让人称奇的是,康熙六次南巡,竟有四次都选择在曹家的织造府歇息。每次南巡,随行人员少说也有数千之众,光是接待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康熙丝毫不在意这些开支,甚至还经常赏赐曹家金银珠宝。

"皇恩浩荡",在康熙的庇护下,曹家很快就成了江南首屈一指的豪门。不仅在商界呼风唤雨,更在文化圈里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曹寅本人就是一位饱学之士,其家中藏书更是多达数万卷,常常吸引各地文人雅士前来拜访。

这样的显贵,本该延续下去。然而世事难料,随着康熙的驾崩,一场巨变正悄然降临在这个显赫的家族身上。

二、曹寅时期的辉煌巅峰

康熙二十九年,曹玺去世后,朝廷原本打算重新选派织造,但康熙却一口钦定由曹寅接任。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议论,毕竟世袭重任并非清朝常例。但曹寅的表现很快就平息了这些议论声。

"一人治印,万贾咸服",曹寅初任织造时,江南丝绸业正值低谷,不少老字号纷纷关门。面对这种困境,曹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向康熙借银十万两,用作商业周转。这在当时可谓是惊人之举,要知道,十万两白银足够江南一个中等县衙门运转三年。

康熙对这个提议一口应允。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明智的,短短两年内,曹寅就用这十万两白银在江南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从杭州的丝绸,到苏州的绸缎,再到南京的织造,曹家的生意遍布江南各地。

有一件事最能说明曹寅的经商才能。当时苏州来了一批外商,想要大量收购本地丝绸。其他商家都在压价竞争,唯独曹寅不为所动。他看准时机,反而提高了售价,并承诺保证品质。这一招出人意料,却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曹寅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商场上。康熙四十年,他的两个女儿先后嫁入皇室,一个成了郡主,一个成了王妃。这在当时可是天大的殊荣,连江南的一些世家大族都要对曹家另眼相看。

"一门双贵,万众艳羡"。有了这层关系,曹家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不少官员都争相结交,就连两江总督也时常登门拜访。据说有一年除夕,单是前来拜年的官员就有数百人之多,门槛都快被踩破了。

商业上的成功给了曹寅扩张的底气。康熙四十五年,他开始将触角伸向盐业。当时的盐业虽是官营,但实际操作权却在商人手中。曹寅凭借着织造的身份,很快就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

值得一提的是,曹寅并非一味追逐利益。每逢江南遇到灾荒,他都会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康熙四十八年大旱,他更是拿出家财十万两赈灾。这些善举不仅赢得了百姓的好感,也得到了康熙的赞赏。

然而,这样显赫的地位却在曹寅去世后迅速滑落。虽然他的儿子曹颙继承了织造之职,但却未能继承父亲的才能。加上曹颙英年早逝,曹家的势力开始走向衰落。这个转折成了曹家日后命运的重要节点,一个辉煌家族的没落,正悄然拉开序幕。

三、潜藏的危机

风光背后往往暗藏隐患,曹家的显赫中就埋下了几颗定时炸弹。其中最为致命的,莫过于那笔庞大的亏空。

康熙五十年,一份密折送到了康熙手中。折子中提到,江宁织造府账目混乱,亏空高达十余万两。这个数字足以震惊朝廷,但康熙看完后只是轻轻放下,并未追究。原因无他,这笔亏空的由来,康熙再清楚不过。

世人只知康熙六次南巡,四次驻跸织造府是何等荣耀,却不知每次接驾的花销都是天文数字。据织造府留下的账本显示,仅康熙四十八年那次南巡,用度就超过五万两白银。光是宫中妃嫔的零用就花去近万两,更别提那些随行官员的各种要求。

"一次接驾,十年回本",这句织造府的老话道出了无奈。曹寅在世时,还能靠着经商头脑来填补窟窿。但等到曹颙接任后,这个窟窿越来越大。到康熙五十二年,亏空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两。

除了财务问题,曹家在政治上的选择也埋下了祸根。当时康熙的诸子中,废太子胤礽虽然失势,但在江南一带仍有不小影响力。曹家因为地处江南,难免要与其打交道。

有一件事最能说明问题。康熙五十一年,胤礽的心腹来到江宁,曹家不仅热情接待,还送上了大批珍贵礼物。这事很快传到了其他皇子耳中,尤其是四阿哥胤禛,对此极为不满。

更要命的是,曹家还与八阿哥胤禩走得太近。一份当时的密折记载,曹家每年都要送八阿哥大量丝绸和金银,有时甚至还要帮他筹措资金。这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无异于自找麻烦。

但真正让曹家元气大伤的,是曹颙的早逝。康熙五十四年,年仅二十五岁的曹颙突然病倒,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这个打击来得太突然,织造府一时陷入混乱。虽然康熙很快就让曹頫继任,但曹頫毕竟是过继来的,对织造府的业务并不熟悉。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在曹家身上应验了。曹颙去世后,康熙对曹家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以前每年都有的赏赐渐渐少了,就连织造府上报的奏折也常常石沉大海。

更糟的是,曹頫接任后,织造府的局面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每况愈下。到康熙六十年,织造府已经是问题缠身,内外交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康熙驾崩了,新皇帝雍正即位。对于早已虚弱不堪的曹家来说,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approaching。

四、曹頫时期的致命失误

雍正即位后,朝廷风向骤变。新皇帝以整顿吏治为己任,开始清查各地亏空。江宁织造府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自然首当其冲。

雍正二年春,一份奏折摆在了雍正案头。折子中详细列举了织造府的问题:库存亏空八万余两,人参税银拖欠九千两,更有大批绸缎质量不合格。这些本是老问题,在康熙年间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在雍正朝,这就成了致命把柄。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雍正三年。一位江南商人上书朝廷,揭发曹頫挪用公款。此人原是织造府的供货商,因为货款被拖欠多年,这才选择告发。他提供的证据显示,曹頫不仅挪用了织造府的银两,还将一部分转借给江南富商牟利。

更让雍正震怒的是,曹頫竟然动起了歪脑筋。雍正三年冬,朝廷派员清查账目时,曹頫命人伪造了一批账册。这事本来可以瞒天过海,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查了出来。原来曹頫手下的一个管事,因为分赃不均,私下告发了这件事。

"欺君之罪,万死难赎"。雍正大怒,立即派遣心腹大臣前往江宁调查。调查结果更是触目惊心:织造府的账目有三套,一套上报朝廷,一套给地方官看,还有一套是真实账目。这种明目张胆的欺瞒行为,在雍正看来简直是在挑战皇权。

就在朝廷调查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令人哗然的事。曹頫的家奴在山东长清县勒索驿站,竟敢打着织造府的旗号横行霸道。这件事很快传到京城,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曹頫似乎还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就在风声鹤唳之际,他不仅没有设法补救,反而开始暗中转移家产。江宁城里很快就传开了,说是每天深夜都有马车从织造府后门出入,都是在往外搬运财物。

雍正得知这一消息后,勃然大怒。雍正五年十二月,一道密旨火速送往江宁:立即查封织造府,将曹頫革职查办。与此同时,朝廷派出的钦差已经在赶往江宁的路上。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曹家的命运已经无法挽回。这个在康熙朝显赫一时的家族,终于在雍正雷厉风行的整顿中轰然倒塌。而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曹頫一系列致命的错误决策所致。

五、抄家之后的命运转折

雍正五年腊月,钦差大臣绥赫德率队抵达江宁织造府。抄家行动持续了整整两个月,结果却令朝廷大失所望。这个号称江南首富的家族,竟然只有一堆当票和欠条。

一份详细的抄家清单揭示了曹家的真实家底:十三处房产,共四百八十三间;八处农田,约十九顷;百余张当票欠条,涉及银两三万二千余两。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一些陈旧的家具和衣物。这份清单很快就传遍了江南,引起一片哗然。

"富贵转眼成云烟"。抄家之后,曹家一百多口人被押解进京。途中闹出一件轶事:年仅十二岁的曹雪芹在路过扬州时,遇到了一位老儒生。这位老者曾是曹寅的座客,见到曹家落魄至此,当场写了一首诗相赠:"昔年歌吹满园春,今日萧条似晚秋。"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雍正对曹家的处置并不算太严厉。经过和硕亲王胤祥的求情,雍正下令在京城崇文门外给曹家留了一处住所。这个决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要知道当时的年羹尧、隆科多等人可是都被处以极刑。

雍正八年,朝廷下了一道特赦令,免除了雍正四年以前的所有亏空案。这道特赦令让曹家看到了转机。虽然家族已经落败,但至少摆脱了罪臣的身份。当年被抄家时丢失的一些书籍字画,也在这时候陆续找了回来。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乾隆初年。乾隆即位后,就下了两道旨意:一是彻底勾销曹家的亏空,二是恢复曹雪芹的满洲八旗子弟身份。这意味着曹家子弟又可以出仕为官了。

但此时的曹家已经物是人非。那个在江宁织造府一掷千金的时代一去不返,剩下的只是一群在京城勉强度日的遗老。曹雪芹虽然获得了一个内务府笔贴式的职位,但很快就辞官不做,转而潜心写作。

历史往往充满戏剧性。就在曹家跌入谷底的时候,一部传世名作却在悄然酝酿。那个在抄家大劫中失去一切的少年,用他的笔重现了一个家族由盛转衰的命运轨迹。这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红楼梦》,一部真实映照清代贵族生活的巨著。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