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商业+文化”,是怎么让《哪吒》变成“百亿创奇”?

迎曼溪学 2025-02-18 10:42:47

嘿,你知道吗?那个曾经割肉还父的哪吒小子,现在可是摇身一变,成了国产IP界的大款爷,咱们就叫他“财富小哪吒”吧!

为何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它创造的奇迹。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一出,票房直接飙到50亿。

2025年,也就是今年,那《哪吒重生》更是牛气冲天,直奔百亿而去,连带着那些周边产品都卖疯了,蒙牛都眼馋,出了哪吒联名款。

你说这是拍电影?

不,这是开动了一台“铁三角财富收割机”啊!

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内容+商业+文化”的铁三角,是怎么把封神宇宙变成“财富神话宇宙”的。

✎封神的内容创新

我先跟大家说铁三角的一角:内容创新,封神宇宙的“深度纠缠”。

别以为《哪吒重生》就是简单续集,人家背后可有大计划!

片尾彩蛋里,姜子牙摸着胡子,神秘地说:“封神榜即将重启。”

这明显是在说:哪吒、杨戬、雷震子这些神仙,要组队打大BOSS了。

这招儿真高,学的是漫威那一套:先出个英雄独立电影攒人气,再通过联动,形成战斗力,票房口碑双丰收。

你看《哪吒重生》里,太乙真人调侃姜子牙头发少,《姜子牙》里申公豹突然黑化,角色间互动,彩蛋设计,让观众看得跟连续剧似的,看完一集就盼着下一集。

更绝的是,哪吒团队把量子力学都整进来了。

混天绫成了量子能量场,风火轮进化成高科技飞轮,四海龙王都量子生命化了。这传统跟现代、神话跟科技的混搭,让外国观众直呼“科幻”,国内观众的文化DNA都动了。

这创新,比给兵马俑戴上VR眼镜还让人震惊!

✎集资打榜的商业变现模式

再来说说第二角:商业变现,从“贴牌小贩”到“深度合伙人”。

以前的电影周边,就是印个LOGO,卖点T恤啥的。

但《哪吒重生》不一样,人家玩的是“精神入骨”。他们从哪些地方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地方。

☯牛奶营销:蒙牛请导演饺子拍广告,敖丙成了“颜值牛”,太乙真人成了“发量牛”。消费者买的不仅是牛奶,还有神仙的逆袭祝福。

☯ 股市效应:电影一上映,出品方股价噌噌涨,股民们在弹幕里刷“恭迎吒儿归来”。现在炒股,不懂点封神榜都不行!

☯盲盒热浪:泡泡玛特联名款一出来,就被抢光了,原价69的小塑料人,都被炒到500了。为啥这么疯?因为盲盒里装的不仅是玩具,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

☯最厉害的是众筹活动。一个手办众筹,目标10万,结果筹了2600万。买手办不仅能看电影、拿导演签名,还能为哪吒票房添砖加瓦。

这哪是众筹?这是粉丝给哪吒集资打榜!

✎文化共鸣情感桥

最后说说第三角:文化共鸣,从“电音三太子”到“两岸情感桥”。

哪吒当一回哈姆雷特,千万个观影者,千万种解读,这就是它让人产生共鸣的魅力。

庙会上,“电音三太子”踩着高跷蹦迪发红包;大陆影院里,00后被魔童哪吒感动得稀里哗啦。

这神仙已经超出神话范畴,成了两岸青年的精神纽带。

福建人早年渡海,包里都带着哪吒像求平安;现在回闽南祭祖,还得跟“电音三太子”蹦养生迪。

电影里那句“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乾坤”,在年轻人眼里,可能是“抗中保台”的激励;在大陆青年看来,就是整顿职场的口号。

海外华人也被迷住了。东南亚华人拜哪吒求出海平安;欧美院线把“我命由我不由天”翻译成“F-k the fate”——这文化输出,还成了脏话教学,哪吒的影响力真大!

✎事实暴击:铁三角共振的深层逻辑,是情怀与资本的较量

朋友们,封神宇宙看似风光,背后是资本的精心算计。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这“内容+商业+文化”的铁三角,是怎么把封神宇宙变成“财富神话宇宙”的。

首先是内容诱导。彩蛋比正片还多,让观众二刷、三刷找细节。

接着是商业绑架。买牛奶送哪吒贴纸,不管你爱不爱喝牛奶,都得为信仰买单。

最后文化操控。一边让你为“国漫崛起”激动,一边悄悄掏你钱包。

相比之下,《封神演义》第二部票房为啥不行?因为它只学到哪吒团队的皮毛。特效有了,联动没了,神仙打架跟PPT动画似的。

结语: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看客们,下次再看到哪吒联名款,记得摸摸钱包再喊“吒儿加油飞”。这届神仙不渡劫,专渡你的花呗额度。但话说回来,谁让我们这么容易被套路呢?一边骂“资本套路深”,一边又乖乖扫码付款。

也许,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封神劫”吧!享受哪吒的精神慰藉,也得面对资本的精明。但哪吒IP的成功,确实给我们上了一课:在内容、商业和文化的交织中,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共赢。

下次看到哪吒,记得给他点个赞,也给自己提个醒:在享受精神慰藉的同时,别忘了资本的精明算计。毕竟,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哪怕是神仙的午餐,也得付出代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