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必须找准“新坐标”,需要以“小”见“大”,从细化培训需求、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效果入手,才能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细化培训需求,以“小主题”服务“大格局”。当前干部培训工作中,干部教育培训存在内容设置笼统的现象,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要求设计较少,对干部理想信念、政治素养的淬炼不足,“眉毛胡子一把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干部培训要坚持需求导向,针对当前干部能力建设的短板和弱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研培训需求,要“投其所好”,找准党员干部喜爱的“小主题”,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打造干部“点单”、部门“配菜”、教师“炒菜”的教学模式,实现干部个人需求、岗位需要和组织要求有效结合。培养一批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社会治理领域的“行家里手”,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格局”。
创新培训方式,以“小课堂”营造“大氛围”。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是决定培训质效的关键步骤。要让干部教育“入脑入心”,就要把准培训方式的“切入点”,要在培训方式的探索丰富上下足功夫,采取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力争培到关键处、训在点子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依托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APP等优质网络培训资源,组织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参与线上学习。以更具吸引力、更接地气的方式激发干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干部听得进课、坐得住板凳、用得上知识,做到课堂氛围的大提升。
优化培训效果,以“小演习”实现“大成效”。“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衡量干部教育是否有效,关键看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否得到提高,避免出现培训结束了,考试过关了,结业证到手了,回到工作岗位还是原地踏步的情况。因此,要加强“实战演练”,进一步用好基层一线“练兵场”,分批次选派干部下到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实干实践,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磨砺中完成知识“解码”,在“学中干、干中学”的发展逻辑中实现自我突破,促使干部教育培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