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他们家祖上,到底是什么来头?司马懿的祖宗曾被项羽封王?

咪加说 2025-01-21 14:33:30

公元前206年,项羽踏入咸阳城,彼时,一场对秦朝天下进行瓜分的大戏拉开了帷幕。项羽于此大封十八路诸侯,自此,这场瓜分秦朝天下的盛宴便正式开启,各方势力也由此开启了新的局势与纷争。

在分封的那段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卬的人,他获封殷王这一爵位。

司马卬这个人,在之前秦末那场起义里面,着实算不上是特别要紧的人物。并且呢,他压根儿就不是当年六国王族的后裔哦。他不过就是在秦末时期,赵王武臣手底下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别部将领罢了。

实际上,甭说司马卬了,就连武臣也并非十分关键的人物。武臣起初出身平平,不过他有个很不错的朋友叫陈胜。在陈胜发起起义带领众人之后,曾派遣诸多路人马去助力六国复国呢。而武臣便是被陈胜派到赵国那片区域,去协助赵国完成复国之事的。

此后,那武臣在打下邯郸后,便自行封王,称起了赵王。自封王后,武臣就变得飘飘然起来,全然不再听从陈胜的指挥调遣了。可没过多久,他手下的一名将领竟被秦军成功策反,进而发动了兵变。最终,武臣便丧命于这场兵变之中。

武臣身为主君,可他本身并非什么要紧人物。既然主君都如此,那司马卬不过是其麾下一名普通将军,自然就越发显得不重要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重要的人,却偏偏被封王了,这究竟是为何呢?

理由相当简单明了,不就是因为他的运气特别棒嘛!

司马卬身为别部将军,先前在武臣帐下效力时,是独自率领一支军队的。待武臣覆灭后,他便带着那支军队,一时没了明确的归属。没过多久,项羽挥师而来,随后便展开了那场著名的巨鹿之战。

于是,司马卬迷迷糊糊便归入了项羽的阵营当中。待项羽打完巨鹿一役后,司马卬又追随项羽一同攻入了关中之地。如此看来,他在这一系列战事进程里,也算是建立了些许功绩。

当项羽进行大封十八路诸侯之时,其计划的关键所在,便是要将曾经的战国七雄彻底肢解开来。毕竟唯有如此操作,才能够对他后续称霸天下的大业有所助益。在这一计划里,秦国被分割成了四块,楚国同样被分成四份,齐国也被拆为三份,其余各国也都未能幸免,全被肢解了。

在当年那个时期,魏国被项羽进行了拆分处理,由此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依旧保留了魏国这个名称,而另外一个国家则被命名为殷国。

至于殷国这一方,到底该由谁来出任国君一职,着实让项羽为此大伤脑筋。

鉴于已拆分出的魏国是由魏国王族后裔在管理,那么对于殷国而言,决然不能再与原先的魏国王族存在关联。不然的话,魏国极有可能迅速实现统一,而这显然背离了项羽的初衷。

彼时的项羽,在联军里环视一圈后,目光瞬间就锁定了司马卬。此前殷国那片区域,正是司马卬率军攻占下来的,并且当下他在这一带或许还留存着部分军队呢。最为要紧的是,司马卬和往昔的魏国王族压根就不存在任何关联。

最终,起初毫不起眼的司马卬竟直接瓜走了当年魏国一半的疆土,由此建立起殷国。其大致范围处于如今的河南北部,还把都城设在了朝歌。依照之前秦朝郡县制的划分来看,这块地方在那时是被称作河内郡的。

不得不承认,这司马卬的运气着实是好得很呐。

然而,靠运气获取的事物,往往难以稳固。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没多久,各地诸侯便再度燃起战火,楚汉战争也随之再次爆发。刘邦采用暗度陈仓之计奇袭关中后,迅速掌控了整个关中地区。接着,刘邦又领兵东进,对三晋地区展开了迅猛的闪击行动。

如此一来,刘邦集团便将司马卬所建立的殷国列为了重点打击的目标。

刘邦发起进攻之时,司马卬压根没经得住一轮冲击,就被彻底打败了。所幸当时刘邦的整体战略是联合其他诸侯,一同去攻打项羽。因而在拿下殷国后,刘邦并未为难司马卬,只是让其继续统领军队,协助自己去对抗项羽。

可关键在于,一旦卷入楚汉双方的战事之中,又怎能轻易全身而退呢?没过多久,司马卬便跟随刘邦投身到了彭城之战。此役结局是项羽把刘邦打得大败,刘邦险些就被直接灭掉。而身为刘邦附属势力的司马卬,这一回连投降的机会都未得,就直接殒命于战场之上了。

于是乎,在秦朝末年曾短暂现身的殷国,存续时长仅仅只有十四个月,随后便彻底消失不见,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昙花一现,匆匆而过,没留下多少痕迹便消逝了。

于秦朝末年的整个历史大背景而言,司马卬这一历史支线剧情所产生的影响实在是微乎其微。不少后人在研读那段历史之际,干脆就将与之相关的这段故事给略过了。说到底,那段历史的核心主角终究还是刘邦、项羽、韩信等这些人物。

然而,彼时众人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的是,在楚汉战争结束了四百多年以后,这段往昔的历史竟然会被再度翻起,并且重新成为了某一段历史的主要情节发展开端!

而所有的这一切情况出现,其根源不过是司马卬在后来有一位后人存在,这位后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懿。就是由于这样的亲属传承关系,才引发了后续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状况呢。

这讲述的是一个家族的传奇经历,那便是司马家。其传承历经数百年之久,期间香火一直绵延未断。直至传承到司马懿这一代后,司马家迎来了彻底的崛起,开启了一段辉煌历程,由此展开的故事便是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了。

司马家的故事可追溯的源头,并非仅到司马卬为止,实际上还能继续往前推,一直能推到西周后期的程伯休父身上。程伯休父在当时可是西周的大将军呢,因其立下战功,而后获封大司马这一要职。

而后,正值周宣王在位期间,那位大将军立下了赫赫功劳。周宣王为对其功劳予以表彰,便径直将“司马”这两个字赏赐给了这位大将军。

于是在那之后,程伯休父的长子便承袭了司马这一官称。而其长子的后代子孙们,自此也都以司马作为姓氏延续了下来。

与此同时,鉴于他名为程伯休父,于是他的二儿子便继承了程这一姓氏。而二儿子的后代们,在往后的日子里也都以程为姓了。

在后世的历史记载当中,只要是姓司马以及姓程的人,倘若去追本溯源的话,便会发现,大家实际上有着同一个祖宗,而这个祖宗正是程伯休父。

此后,大儿子所传的司马家这一支系不断繁衍,延续至战国后期。彼时的司马家已分出好些分支。其中在秦国的司马家后裔里,出了个极为厉害的人物,他便是司马错,曾助力秦国成功拿下四川之地。而历经多年,司马错的一位后人,正是著写《史记》的司马迁。

与此同时,在赵国那一支脉里的司马家族,诞生了一位极为有名的剑客,此人便是司马蒯聩。

或许是由于剑术极为精湛的缘故,那司马蒯聩往后的日子过得挺不错,子孙后代也是绵延不断。就这样,历经了四五代人的传承之后,司马蒯聩这一支脉,便传到了司马卬的身上啦。

之后,便轮到司马卬的故事了。

在秦末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之中,司马卬的故事就好似一朵极为渺小的浪花,毫不起眼。然而,即便只是历史长河里如此微小的一朵浪花,可当它拍打在一个家族身上时,对于这个家族而言,那无疑便成了天大的事儿。

司马卬曾获项羽分封,得以在殷国也就是河内郡立足。正因如此,此后众多司马家的后人便纷纷在河内郡生活起来。虽说司马卬在彭城之战中很快就离世了,但从根本上讲,他也算是为刘邦而战死的。

因此,在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对司马家的那些后人实在是难以去刻意为难,非但如此,还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关照呢。

就这样,靠着司马卬所留下的那点情谊,司马家族的后人在河内郡的温县扎下了根,并在此处迅速地发展壮大,不断繁衍开来。如此一来,温县司马氏便逐渐在当地崭露头角,慢慢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西汉一朝,司马家始终平平无奇,不过是个寻常小家族罢了。家中虽拥有些许土地,可在出仕为官方面却表现平平,家族里从未涌现过特别厉害的人物,所出官员的最高级别,顶多也就是太守而已,再无更高的官职了。

太守这一官职的级别其实不算低啦。要知道,出了一位太守的话,差不多能庇护司马家好几十年呢,这是没什么疑问的。但要是放在历史的主要脉络、宏大剧情当中去看,那太守这个角色可就没多少存在感啦,史书上也不会对其多费笔墨去记载一笔。

一直到东汉中期的时候,司马家总算是又出现了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

有这么一个人,其名为司马钧。倘若论及亲戚关系的话,那么司马懿爷爷的爷爷便是此人,也就是说司马钧和司马懿之间隔着好几代的亲属关联呢。

司马钧在史书上的记载寥寥无几。只晓得他选择的是从军之路,凭借所立下的战功,一步步攀升,最终坐到了“从事中郎”这一职位上。说起来,这个官职的职责大致就相当于给皇帝担当保镖呢。

在古代,要是能成为给皇帝当保镖的人,可绝对是件相当了不起的事儿呢。毕竟是负责皇帝的安保工作,如此一来,就很有机会获得皇帝或者其他重要人物的赏识与垂青。要是能适时抓住这难得的机遇,那可就一下子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啦。

彼时,司马钧恰恰就获得了这样一个契机。

在东汉那个时期,是小皇帝坐在皇位之上,真正掌握朝中大权的其实是太后邓绥。邓绥有个大哥名叫邓骘,后来啊,邓骘留意到了司马钧这个人,觉得他挺不错的,于是便着手对司马钧予以提拔任用呢。

之后,在邓骘的举荐与擢升下,司马钧随其一同对西羌发起了战事。可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汉朝一方并未收获多少益处,甚至随后还被西羌反攻,丢失了一段战线。在邓绥当政时期,这一段历史,无疑属于当时的主要发展脉络之一。

然而就在这场战争期间,司马钧的表现着实可圈可点。当其余众人皆被打得狼狈不堪、大败而归的时候,唯有司马钧脱颖而出,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成果,在这场战争的局势中显得颇为突出。

当仗打到这般情形时,按常理而言,司马钧此后的仕途理当一片光明,就此开启平步青云之路。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或许是刚打完胜仗的缘故,司马钧随后便有些飘飘然了。在后续的战争里,他的下属未遵从其命令,擅自深入作战,最终被羌人给围困住了。

在那万分危急的关键时刻,其实只要司马钧能果断地带兵前去营救他们,说不定就还存在着救下他们的一线生机。可彼时的司马钧呢,正因为之前他们没有听从命令的事儿而恼羞成怒,居然就这么直接当作没看见,径直躲在城里,压根就没有出去!

这下可不得了啦,事情变得十分棘手了。

司马钧起初认为,即便自己不出手去营救那些人,他们也能够自行返回,顶多也就是会折损一部分人手罢了。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此次包围他们的羌人,竟然是西羌的主力部队。结果便是,足足三千余名东汉的精锐之士,全部被西羌给围歼了,无一人得以归来。

这样的失败无疑并非小事一桩。彼时前线的整体状况欠佳,在这种情形下,高层急需找出一个能承担责任的替罪羊,而司马钧恰恰在此时就变成了最为恰当的人选。

最终,司马钧为了守护家族,不想因自身之事让全家人遭受牵连,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杀这条路,以此来庇护整个家族,使其免受自己所涉之事的影响。

与此同时,司马钧一自杀,诸多事情便都变得模糊不清了。拿现代的说法来讲,司马钧俨然成了“平账大圣”。他凭借一己之死,使得许多烂账彻底没了对证的可能,就这样替不少人把事情都给扛了下来。

在司马钧离世之后,那些曾经承过他人情的人,按常理自然就会对司马家多几分照应了。况且司马家的人本身也着实是颇有能耐的。他们借着这样一个极为难得的契机,很快便开启了在仕途等方面向上攀升的进程。

就这样,到了最后,司马钧之子司马量,即司马懿的太爷爷,在仕途上可谓是顺风顺水,一路畅行无阻,最终得以官至“豫章太守”之位,开启了其家族在官场上继续发展的新进程。

随后呢,家中出了一位太守后,子孙在仕途发展方面,自然就便利许多了。等到了司马量儿子那一代,司马家族的人,获取官职愈发容易起来。最后,司马量的儿子司马儁,也就是司马懿的祖父,同样官至太守这一级别了。

不过,得留意一下,司马儁在出任太守一职之时,其开展工作的地点情况较为特殊。

颍川郡是他担任太守一职所在的地方。

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晓得,曹操最初发迹之际,除了仰仗自家本家的亲戚外,最为关键的支持力量当属颍川士族了。并且在之后的曹魏集团当中,颍川士族集团所占的分量极重,差不多占据了半壁江山,其影响力可谓是相当之大。

司马家是在司马懿爷爷那一辈时,由于出任官职的缘由,从而归入到了颍川士族的阵营当中。

此外,司马懿的祖父极为长寿,享年八十四岁,一直活到了公元197年。这就意味着,在司马儁离世之际,曹操已然挟持了汉献帝,并且曹昂与典韦都已在宛城之战中不幸战死了。

彼时在曹魏集团内部,颍川派正处于权势鼎盛之际!即便司马儁已然退休,可那以荀彧为首的一众颍川派官员,见到司马儁时,依旧得恭恭敬敬唤上一声“老领导”呢。况且,不少颍川派官员,说不定早年就是由司马儁亲手提携步入仕途的。

此外,自司马儁起,司马家便仿佛被赋予了长寿基因一般。在其后的几代人中,家族成员的寿命个个都远超常人,这一现象着实令人瞩目,也让司马家在这方面显得颇为特别。

然而相较而言,能够真正对司马懿的起点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实则是司马懿的父亲,也就是司马防。

确切来讲,司马家的故事,其起始点得从司马防这儿说起。严格意义上,司马氏这一系列的故事脉络,源头正是司马防呢,司马防可以说是开启了司马家后续诸多故事发展的开端。

司马防的爹是“颍川太守”,就这一点而言,他的起点已然不低了。并且呢,在年轻的时候,司马防可是个极为上进的人,完全就是那种很典型的“有志青年”呢。

因此,在父亲助力下,年轻的司马防早早便在郡里开启了仕途生涯。当司马防年满二十岁之际,正值汉灵帝登基之时,且汉灵帝发动了第二次“党锢之祸”。经此一番动荡,东汉官场腾出诸多空缺,这反倒使得年轻的司马防在仕途上更易晋升了。

在那之后,司马防先后出任了洛阳令以及京兆尹这两个职位。

这里还得额外提一句,大致是在司马防出任洛阳令之时,有个比他小六岁的年轻人,也是凭借察举制考核得以进入仕途为官。而这位年轻人因家世背景更为雄厚,所以他初入官场获得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洛阳城内担任公安局局长这一要职。

有一位公安局长,他的名字是曹操。

要知道,在汉灵帝当政时期,司马懿的父亲可是和曹操有过一段共事的经历呢!他们俩可不仅仅在同一个领导班子当中,彼此间的关系更是相当不错哟。当时在这个班子里,司马防担任着一把手的角色,而曹操呢,则出任公安局长一职。

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曹操年轻之时,深得司马防的赏识与喜爱。司马防对曹操颇为看好,所以曾多次向上级大力举荐曹操,期望他能在仕途之上有更好的发展,一展自身的才华与抱负。

如此一来,当我们回过头去审视的时候,大致也就能够搞清楚,曹操在后来为何会对司马懿加以重用了。

说到底,这些全是当年父辈所留下的那份深厚情谊,也就是所谓的香火情。像荀彧等颍川派的官员,要是碰到司马懿的爷爷,那可是得恭恭敬敬地尊称为“老领导”呢。就连曹操见到司马懿的父亲,也得客客气气地喊上一声“大哥”,还会顺带回味一下往昔的那些“峥嵘岁月”。

而在此之后,司马家族便传到了司马懿这一代了。

司马防膝下共有八个儿子,在这一众儿子当中,司马懿位居第二。有意思的是,这八个儿子所取的字里面,皆包含有一个“达”字。也正因如此,在后来的时候,人们便将他们家称作是“司马八达”了。

按理说,司马防早年与曹操曾是同事,照常理,待曹操割据一方后,他理应投靠过去,引领司马家顺势而起。可令人遗憾的是,司马防这人做事颇为执拗。眼见天下大乱,他却不愿卷入其中,一心只想回到家中,闭门静守,不参与那些纷扰之事。

并且不少人觉得,司马防在后来卷入到了“衣带诏”这一事件当中。尽管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实此事,可即便如此,他还是遭到了曹操的猜疑。也正因如此,在那之后,司马防便早早地选择了退休,不再过问诸多事宜。

从很早的时候起,司马家的重任就落在了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身上了。就这样,司马家诸多事务、担子等等,都由司马朗挑起,在家族发展等方面,司马朗早早地便承担起了这份属于司马家的重要责任。

史书记载,董卓进京之时,司马防任职治书御史,恰好在京城做事。当亲眼见到董卓那残暴的所作所为后,司马防心里明白,天下接下来必然会大乱。于是,他便打算让自家的大儿子,带着全家人赶忙逃离此地。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们打算逃离之际,恰好董卓下达了迁都长安的命令。如此一来,整个洛阳周边全部进入戒严状态。于是乎,当司马朗携家人企图逃回温县老家时,一下子就被逮住了。

就在那至关重要的时刻,董卓已然下达了命令,要将所有逃跑之人处以死刑。而司马朗不幸被抓后,竟对着董卓一番夸赞吹捧,直把董卓哄得满心欢喜,也正因如此,司马朗全家才得以逃过一劫,免遭杀身之祸。

后来,经司马朗一番安排,司马家起初佯装向董卓屈服。待董卓对他家放松留意之际,他们赶忙给周边看守送上礼物,借此寻得机会逃脱,最终成功返回了温县老家。

待回到温县老家后才发现,此地也并非太平之所。彼时关东联军内部已然乱作一团,混战如同开锅之粥,温县这边同样战火纷飞。身处这般乱世,司马朗只得竭尽自身智慧,费了诸多心思,方才护得一家老小周全,使其免受战乱之祸。

就这般,安稳过了几年后,曹操率军打了过来,也知晓了司马家的相关情况。念及以往曾是老同事的情分,曹操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征召了司马朗。

在司马朗这位大哥踏入仕途之后,司马家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总算不再像以往那般艰难了。如此这般,又历经了数年的光阴,待到司马懿逐渐长大成人,曹操下达了征召司马懿的命令。

而在此之后,便轮到司马懿的故事登场了。

当我们去回顾司马家的家族过往时就会察觉到:早在司马懿出现之前,司马家所拥有的地位就已然不低了。要是东汉始终能维持和平的状态,那么在司马懿他爹所处的那一代时,司马家便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一郡之中的名门望族,这可绝非那些小家族能够与之相比的。

当然啦,在天下陷入大乱的局面之后呢,司马家原本所拥有的那些爵位以及官职,就都变得没什么实际意义了。真正让司马家能够在这种局势下站稳脚跟的,其实是司马防和曹操曾经作为同事所结下的那份交情呢。不过最为关键的,还得是司马懿后来凭借自身努力所进行的个人奋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