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邀参加中关村论坛“科技与法治”平行论坛

京法网事 2025-03-30 18:50:43

近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举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应邀出席3月30日举办的中关村论坛第二届“科技与法治”平行论坛,并发表题为《以优质专业化审判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旨演讲。

本届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五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自国内外的演讲嘉宾齐聚一堂,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其中,“科技与法治”平行论坛旨在展示科技法治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精准对接创新主体的法治诉求和期待。此次论坛汇聚了立法、司法等领域的科技法治实务工作者、知名专家学者和科技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科技与法治的协同进步,为构建更加公平、高效、普惠的科技发展环境贡献法治力量。

宋鱼水在本次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激励自主创新、提升司法质效、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始终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己任,通过优质专业化审判和创新机制建设,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清晰、稳定、可预期的司法指引。

宋鱼水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工作:

发挥专业化审判职能回应科技变革,通过审理全国首例“图形用户界面(GUI)”外观设计权无效行政案、全国首例药品专利链接诉讼案、全国首例获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数据集合不正当竞争案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积极探索新技术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良好土壤;平等保护中外创新主体权益,推动全球科技开放合作,在全球十大抗肿瘤药物“恩杂鲁胺”化合物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案中,判决充分解释了对补交实验数据予以审查的原因以及不予采信的理由,得到各方当事人一致信服。

优化专业化审判机制护航科技发展,建立“专班”办案模式和技术调查官制度,吸收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民陪审员组成技术类案件合议庭,破解技术事实查明难题。先后聘任4批次、297名技术调查官参与了4000余件案件的审理,其中参与勘验、保全、鉴定168次,参与庭审2654次,提交技术调查意见2400余份。

提升专业化审判能力拥抱科技未来,培养审判业务专家、办案标兵等领军人才,积极探索青年法官和高级助理培养机制,以高水平司法能力应对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新兴领域法律挑战。在该院不到70位法官当中,包括1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10名“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2名“首都青年法学家”,一批优秀青年法官们也正在迅速成长。

宋鱼水还提到,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知识产权审判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审判理念的更新、审判规则的完善以及专业审判能力的加强。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持续深化审判改革,加快机制创新,履行好专门法院的职责与使命,推进科技进步、技术向善。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院已满十年,新一个十年已经开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立足司法职能作用,继续以更开放的司法姿态、更高效的法治供给,护航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球科技合作贡献司法智慧。

供稿: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摄影:沈亮

编辑:张雨禾 肖飞

审核:李泽

0 阅读:0

京法网事

简介:权威发布北京法院审判信息、司法动态,普及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