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埋近5000名红军,却逃到国外安享晚年,如今竟然还有人歌颂他

以冬说历史 2024-12-17 03:40:11

活埋5000名红军,这事搁谁身上都洗不白。

马步芳,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总能掀起争议。

他是民国时期的西北军阀,出生在甘肃临夏的一个军阀世家,靠着祖辈的地盘硬生生在青海当上了“土皇帝”。

可惜的是,他的名声并不是因为治国理政,而是因为他手段的残酷,这其中最令人发指的就是活埋5000名红军的血腥历史。

1936年,红军西路军肩负着党中央的重要任务,试图打通河西走廊。

没想到,他们不但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马步芳军队的疯狂围剿,最终陷入绝境。

那么问题来了,马步芳为什么会这么干?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对权力的偏执:地盘比命还重要

如果说马步芳有哪句话能一语概括他的统治哲学,那就是“地盘就是命根子”。

在他看来,西北这块地儿是他的私有财产,红军的到来无异于“侵占”他的领地。

1936年,红军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展开行动,这条走廊不仅是战略要地,更是马步芳的“势力范围”。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他对红军采取了极端手段,甚至不惜活埋俘虏。

问题在于,红军的目标是打通通往新疆的道路,未必对他的地盘构成直接威胁,但马步芳显然不这么认为。

他偏执地把红军视为“眼中钉”,在他的逻辑里,只有用最残酷的方式才能震慑任何“胆敢挑战”的人。

2. 军阀文化:暴力就是“治理”

马步芳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的行事风格。

1903年出生的他,赶上了清末民初的乱世,耳濡目染的全是“谁的刀快、谁的枪响,谁就是老大”的道理。

他靠武力起家,对暴力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本能。

无论是用滚烫的酥油烫死反抗者,还是枪杀麻风病患者,他的手段让人不寒而栗。

活埋5000名红军俘虏这件事,只是这种“军阀治理模式”的极端体现。

在他的观念里,宽容是软弱的代名词,而残酷才是统治的保障。

可以说,马步芳的暴行不仅仅是个人品质的问题,更是那个时代军阀文化的缩影。

3. 自私本性:抗日是假象,保命才是真相

马步芳的另一大争议点在于他的“抗日表现”。

表面上,他喊着“死在什么地方都行”的口号,实际上却尽量避免与日军正面对抗。

他的部队中最精锐的第2军一直按兵不动,把抗日的担子甩给其他省份的军队。

这种精致的“自私”表现并不只限于对日军,在对待红军的问题上同样如此。

1936年的红军西路军,已经被困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人数从两万多锐减到数百人,几乎失去了战斗力。

即便如此,马步芳依然痛下杀手,或许并不是因为红军对他的地盘威胁有多大,而是为了向蒋介石表忠心,以换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他的每一步行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己的私

马步芳就是一个极端矛盾的人物。

他的确参与过抗日战争,但他抗日的力度远不如他的宣传口号;他统治了西北数十年,却把青海治理得民不聊生;他在历史上留下过功劳,但更多的是血债。

有人说他是个“民族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冷血屠夫”。

其实,马步芳的本质很简单:一个彻头彻尾的军阀。

他的行事逻辑只有一个核心——自保。

他的所有决策,无论是对红军的残酷屠杀,还是对日军的消极抗战,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盘和权力。

我们可以理解他的处境,但绝不能为他的暴行辩护。

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基于事实,而不是被某种情绪所左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