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跟上初一的女儿吵了一架。原因就是约定好的周末回来,上午、下午各看ipa20分钟。
结果,白天的碎片化时间,她是该看的时间看了,还抓住一切休息的时间摸一下ipa,瞄一下也是好的。
讲了几次还是这样。晚上要去洗澡了,还拿着个ipa准备再摸一下。
看到后,我嗓门一大,才说了一句。她脾气上来了:“我就周末才能碰ipa,不能多摸会儿吗?”
“我们不是约定好了吗?而且你的好朋友周末都不可以摸。”
“你就喜欢把我跟别人比……”“我有把你跟别人比吗?”“就有……”
瞬间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蛮不讲理,约定好的事情,现在是翻脸都不认,真是气得要炸。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这样的场景,不知道你们的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上演?我家是经常有这样的矛盾冲突时间。发生次数多了,也就总结出规律来了,大体两个人的冲突流程是:
你看到娃的哪一点管不住嘴说了,你说的n点里的一个点让青春期的娃很不开心,开始起情绪,然后把你的情绪也给勾起来。
你开始火大,然后两个人都陷入情绪无法自拔,开始吵架,甚至指责。
讲理是没有的,就是彼此愤怒,互相伤害,甚至是新账旧账一起算,后面是开始冷战。
直到双方情绪都完全退下之后。
慢慢才会发现刚刚其实问题没那么严重,刚刚自己好像对孩子冲突了,脾气暴躁了。
于是开始跟孩子示好,慢慢两个人又和好了。
这些冲突场景中,俩人的沟通其实无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害的。因为两个人都“着魔”了,疯狂攻击彼此,交流能有效吗?
人一旦被情绪击中,所有的逻辑和知识都显得苍白无力、毫无意义。所以,这里就打了个比喻就是:人起情绪的时候,是“魔”上身,根本无需理会。这个比喻,可以运用在任何关系里面,特别是运用在与青春期的亲子关系中。
那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如何避免类似于刚刚发生的亲子之间的冲突呢?三个步骤。第一步,觉知对方的情绪来了。他(她)已经魔上身了,已经不是真正的他了。第二步,觉知你的情绪,可以不被他(她)勾起。
这里当你有生气或者不舒服的感觉出来时,去排解你此时的情绪。这里推荐“格物致知”实操法。
“格物致知”实操法是一种情绪疗愈方法。即情绪来时,不抱怨外境,只需要内观(格物)。
去感受那股不舒服的感觉堵在了哪里,一般会是堵在胸口或者腹部。
此刻尽可能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或躺下或静坐,用心去感受那个不舒服的部位。
不要想是哪件事哪个人给你带来了不快,用鼻子深深地呼气,吸到堵涨部位,然后半闭嘴唇,缓缓地吐出……
不断重复,慢慢地你就能感受到,有一种气泡状的东西 (恶),在你体内蠕动向外散出,当你不断吐出时,你会慢慢变得清净平和。
“格物致知”的方法可以释放所有不舒服的觉受。
第三步,等对方情绪完全退下后在与他(她)沟通。
所以,后来我冷静下来后,发现她是因为那天上午的学习时间太满了。
下午午睡了一会儿就开始完成数学和英语的作业。本来说好的,晚上吃完饭出去转转。
结果因为台风,所以只能作罢。孩子当时心里是很不开心的。
然后因为第二天要回老家,我和孩子爸爸就急切地希望她在当天把作业全部完成。
然后时不时去她房间,名义上是看她需要我们能帮着做什么,但是她感受到的就是催她。
结果让她越来越烦躁,再加上到了晚上又累了。
所以,她就选择了拿起ipa让自己即时放松,短暂忘记现要完成的作业,回避一下作业问题。
当我静下心来分析了孩子当时所处的状态时,就没有了责备,有的就是觉得自己太急了。
在孩子觉得很累的时候,没有能及时缓解孩子的疲劳。
在孩子觉得作业可能完成不了有压力的时候,没有能去排解孩子的烦躁。反而一味指责讲道理。
慢下来,去觉察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冷静下来,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
此时,你就会发现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你也会发现自己的反应过于激烈了。
写在最后: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理解。
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去觉察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面对青春期孩子的一切挑战,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愿我们都能在觉知中获得安宁,能够从容面对青春期娃一切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