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娘家照顾父母,蹭暖4年的邻居说:你们不交暖气,我们咋办

秋雅聊情感 2025-02-03 21:00:43

我叫李慧,今年42岁,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我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高中毕业后,我没能继续读书,因为家里供不起三个孩子同时上学。

我很早就出来打工,后来经人介绍,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张强。

我们在市里开了一家小店,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也算安稳。

结婚后,我很少回娘家。

父母年纪大了,家里的事大多由弟弟和弟媳操持。

我偶尔会寄点钱回去,算是尽点心意。

可这几年,母亲身体越来越差,去年冬天甚至一度住院,家里的情况越来越让我担心。

腊月初的时候,弟弟打电话说母亲的高血压又犯了,父亲年纪也大了,弟媳一个人实在照顾不过来。

我跟丈夫商量后,决定提前回娘家,一边帮忙照顾父母,一边准备过年的事情。

回娘家后,我才发现,父母的生活比我想象中还要艰难。

老家的房子虽然有暖气,但年久失修,温度总是不太够。

邻居老刘家跟我们家共用一个暖气管道,可他们家暖气年年热得烫手,而我们家却总是冷冰冰的。

这几年,邻居老刘一家还大大方方地“蹭”着我们家的暖气费,嘴上却从来不提要分担一点费用。

事情的矛盾,正是在这寒冷的冬天彻底爆发了。

今年腊月,我回到娘家,第一次亲身体会到父母的日子有多难。母亲因为高血压常年吃药,脸色苍白,行动迟缓。父亲年纪虽然大,但还在田地里忙活,家里零零碎碎的事全落在弟媳身上。弟弟在县城打工,平时很少回家。

我刚到家那天,母亲坐在炕头,穿着厚厚的棉袄,手脚还是冰凉的。

我问:“妈,家里的暖气怎么这么凉?是不是暖气管道坏了?”

母亲摇摇头,说:“不是管道坏了,是家里没交全年的暖气费,只交了半年的,供暖公司就给我们限温了。”

我心里一阵酸楚。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冬天屋里不暖和,怎么熬得下去?我赶紧叮嘱弟弟把剩下的暖气费交上去。

可就在我回家的第三天,邻居老刘竟然找上门来,语气不善地说:“你们家暖气费没交全,温度这么低,我们家也跟着受罪。你们不交,我们咋办?”

听了这话,我气得不行。

邻居老刘家的暖气管道和我们家是连在一起的,这几年,他们家一直蹭着我们家交的暖气费,却从来不主动提分摊费用的事。

去年母亲住院,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交暖气费,老刘一家却还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温暖的屋子。

这次暖气费没交全,导致供暖公司限温,他们居然还跑来埋怨我们。

我冷冷地回了句:“老刘叔,这几年暖气费都是我们家交的,你们家连一分钱都没出过。现在温度低了,你倒怪起我们来了?”

老刘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在,但很快就反驳道:“什么叫没出过钱?我们家不是每年都给你们送点柴火和蔬菜吗?再说了,这管道是连着的,暖气温度低,我们家也受影响啊!”

母亲在一旁轻声劝我:“慧啊,别跟邻居计较,大家都不容易。”可我实在忍不下这口气。

从那天起,我发现老刘一家对我们家越发不客气了。

母亲身体不好,经常咳嗽,我每天都要烧热水给她泡脚。

有一次我去厨房烧水,发现灶台上的柴火少得可怜,就问父亲是不是快没柴了。

父亲叹了口气,说:“这几年,老刘家烧柴也靠咱家。咱家的柴一到冬天就不够用。”

我听了更加生气,心想这邻居也太不讲道理了吧?不仅蹭暖气,连烧柴都占我们的便宜。为了这事,我又去找了老刘。这次老刘的态度比上次更恶劣,他直接甩下一句话:“你们家既然不想出钱,那就别怪我去供暖公司告状!”

我气得浑身发抖,回到家里越想越难受。

这些年,父母因为性格老实,总是吃亏。

弟弟也没什么主见,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靠父母支撑。

邻居老刘一家仗着人多势众,占尽了便宜,父母却从来不计较。

可现在,连我这个做女儿的都看不下去了。

当天晚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弟弟,弟弟也很生气。他说:“姐,要不咱们去找村委会评评理,看老刘家到底该不该分担这暖气费。”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第二天就带着弟弟去了村委会。

村委会的李主任听了我们的情况后,皱着眉头说:“按理说,老刘家确实应该分担一部分暖气费。不过这几年你们家一直没提这事,现在突然要分摊,怕是不好办。”

我知道这事不容易解决,但心里还是不甘心。李主任见我坚持,答应召集邻里开个会,把这件事讲清楚。

几天后,村里的邻居都被召集到村委会开会。会上,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老刘却一口咬定:“我们家每年都给他们家送东西,暖气费早该抵消了。”

听了这话,我气得站起来,冷笑道:“老刘叔,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们家送的柴火和蔬菜,顶多也就值个几百块钱。可我们每年交的暖气费是多少?你心里没点数吗?”

围观的邻居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小声嘀咕:“这老刘家确实占了不少便宜。”也有人劝我:“慧啊,过年了,别为了这点事伤了邻里和气。”

最终,李主任拍板决定:“老刘家确实应该分担费用。这几年欠下的费用,按照每年一半的比例计算,今年开始,暖气费两家平摊。如果谁不交,村委会会出面协调。”

听到这个结果,我终于松了口气。老刘虽然脸色难看,但也没再反驳。

事情解决后,我回到家里,心里五味杂陈。这几年,我因为忙着自己的小家庭,很少过问父母的事。直到这次回娘家,我才意识到,父母的善良有时候会让他们吃亏,邻里之间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信任。

母亲看我心情不好,轻声对我说:“慧啊,做人不能太计较,也不能什么都不计较。咱们平时能帮人就帮帮,但也要给自己留条路。”我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多回娘家看看,多为父母分担一些。

腊月二十二的晚上,屋外寒风刺骨,屋里却暖洋洋的。母亲坐在炕头,笑着对我说:“慧啊,今年有你在,家里热闹多了。”我握住母亲的手,心里涌起一阵酸涩又温暖的感觉。

过年的脚步近了,虽然还有许多琐事要操心,但只要一家人能团团圆圆,什么困难都能熬过去。

0 阅读:13

秋雅聊情感

简介: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是因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