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绪有些低落,因为家人有阳性,没有办法去工作,要在家里照顾家人。
工作没有办法做,心情就有点焦虑,加上小朋友们在家里很热闹,而我又是一个比较喜静的人,所以情绪比较低沉。
情绪低落的时候,看看蔡志忠老师的文章,就可以治愈自己了,这己经成了我的惯例了,还真的挺好用的。
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最喜欢,这是第一件事情。
他从小喜欢画画,就把这件事情做到最拿手,前半生都在做这件事情。
所以这把刷子被他磨得很厉害,就凭着这个武艺,行走江湖。
我不知道他在画画之前有没有尝试过别的事情,他总是说要尽早的找到人生的那把刷子,然后把它练到最强,即便不是全世界最强,也要全国数一数二的那种水平。
我相信这是真的,如果一个人从3岁就开始执着于一件事情,制心一处,全然不沾染其它的事物,绝对可以做到顶流。
但是我觉得大多数人可能都像我一样,从小就被教导要好好读书,然后上一个好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买房子、结婚生子。
然后呢,似乎这样人生就得圆满了。
但是,我好好读书,也努力读书了,读了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
我的人生圆满了吗?我并没有感到圆满。
我似乎活在别人给我画定的框框中,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但唯独没有听我自己的声音:“我应该怎么样?”
我的工作规定我每天要到一个地方坐上8个小时,完成一定的工作,如此谋衣糊口。
假如有一天公司倒闭,那我又换到下一站,开启一段新的工作。
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小时候就要听自己的声音,按自己的意愿,全力以赴的去活。
这当然是后话,最终的原因还是要归结到自己身上,我为没尽早的想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
我想,套用乔布斯的话,如果今天是最后一天,我会怎么过?
这说的是立志的事情,立一个什么志。
有的人,一下子就找到,有的人,兜兜转转,一辈子可能都找不到,只能随波逐流,泯然众人矣。
02 立定志向之后,不断探究自己的极限。蔡老师善于探自己的底,他平常就爱做探底实验,就是自己有多少筹码、多少斤两。
一天能完成多少天的连载四格幽默漫画──45天;
完成一张23平方厘米水墨画最快有多快──两分半钟;
坐下来一次能画几张23平方厘米水墨画──34张;
一年可以画多少张尺寸不同的水墨画──2450张;
一年可以写多少本书──29本。
我相信这个也不是他最初的实力,肯定也是在刻意练习当中,在不断的磨练当中提升上来的。
如果他一出生就有这种能力,那真是天才了。
但是,一出生没有,后天能磨练出这种能力,也是天才。
一旦知道自己的底线,就会非常自信,为什么?
因为你知道这个底线比普通人高出多少,也许是超出一大截,别人跑马也追不上。
有这种底气,人生能不自信吗?
自信都是比较出来的,知道他人的位置,知道自己的位置。
从这一点,就可以好好的学习。
一方面,我也要不断的探自己的底线。
比如:每天要写一篇日更,一篇1个小时,我能不能半个小时写出来。
20分钟呢,10分钟呢?
有没有写出来的底气,要去修炼。
写一篇投稿文章,正常我得花掉12个小时以上,我能不能更快一点,比如6个小时写出来。当然,质量不能比原来的差,还要越来越好。
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这种思维,就是探底的思维,如果没有这个思维,就是呆在自己的舒适区,永远是这个效率,永远是这个质量,那就没有进步了。
所以,总结来说就是,了解自己,选择自己最拿手,最喜欢的事情;
再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这样就可以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竞争,非常自信。
并且勇于探底,不断提高做事的标准和效率,久而久之就能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
目光所至,没有任何敌手。
今天是日更第196/365天,早起阅读写作第90天,都看到这里了,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_^
每天更新文章,相信日更是一种态度。
人人都想“厉害”,实力不允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