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在原地回忆惊天动地,不如出发再次经历。”
这句在互联网上流传了很多年的“名言”,放在当下的合资车企中再适用不过了。
二十多年前,合资车企也是阔过的。时至今日,可能很多人还对当年合资品牌排队购车的场景记忆犹新,大众、丰田、本田们的火热程度相较于今天的“小米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对于合资车企而言,这些已成为过去式的情景大可不必再追忆。向前看,因为前方还有更好的风景。正如一汽大众在推出全系燃油SUV整车“双终身”质保政策后,它已经再次出发,准备迎接下一场“惊天动地”。

不会过期的老牌强者
电影《重庆森林》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期,秋刀鱼要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在汽车行业中,“过期”与“过气”是永恒的话题。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品牌在上一个月还受到千万人追捧,但在下一个月就成为众矢之的。流量时代可以造神,也能让神从神坛坠入凡间。
一汽大众不希望自己成为“掌控汽车的神”,它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消费者买到“不过期”的车,让自己在行业的洪流中“不过气”。

为此,一汽大众也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进行了战术调整——推出全系燃油SUV“双终身”质保政策。这一新政策的主题,就是整车终身质保加原装备件终身质保。

包括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在内的十大核心系统,都可终身质保且不受年限、里程的限制。在车型覆盖方面,一汽大众也是为揽境、揽巡、探岳家族和探歌等燃油SUV提供了全面的覆盖。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双终身”质保政策的推出,势必会带来一个很大的体验优势,那便是整个用车周期以内的安心。大家不用再去担心发动机、变速箱等车辆零部件的质量问题,可以一直“爽开”。
如果更进一步的话,我们同样可以理解成一汽大众的燃油SUV,从此也不再有“保质期”。在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它们仍然能以壮年之躯服务于用户,让大家看看真正的耐用品是什么样子的。
从一次到终身,我看到了一汽大众的体系自信
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二十年以来,我们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体系已经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在“人找车”的时代,汽车几乎就是一次性消费品,彼时大家的共识就是车企“管卖不管修”。但随着行业市场化的深入,逐渐进入到“车找人”的时代。
这样的转变,让消费者的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很多车企甚至不惜一切成本来讨好用户,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品牌口碑。所以像一汽大众一样提供“核心零部件终身质保”乃至于“整车终身质保”的车企并不在少数。

但大家需要知道,口嗨谁都会,但想要真正落实终身质保,需要的是整个体系力的保障。
这样来说吧,一汽大众全系燃油SUV政策终身质保、原装备件终身质保的背后,是严苛质量保准、强大制造体系乃至于高效全链路服务体系的协同,缺一不可。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整车终身质保最重要的一个支撑点就是可靠的产品品质。可靠产品品质背后,需要从开发环节到组装环节乃至于检测环节的全流程协作。

每款一汽大众车型投产前的开发阶段,都要经历魔鬼测试。高温高寒高原、泥浆盐水高湿的环境折磨,远超国标所要求的范畴。而且就连塑料件这些不起眼的零配件,一汽大众也会进行到位的疲劳试验。仅仅是内开手柄,就要经历十万次疲劳模拟;至于像底盘这样的大型部件,一汽大众更是要求在全程激烈驾驶的环境下经历15年或30万公里的折磨。

在开发环节中,每一款上市的一汽大众新车,首先就要经历“毁车”。而在制造环节中,空腔注蜡工艺、激光焊接工艺、可保存数据15年的螺栓自动拧紧工艺这些高标准的生产流程,也无不确保一汽大众产品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当然,在新车交付到消费者手中之后,一汽大众也不会懈怠下来。这样来说吧,一汽大众自成立以来,就在不断建设自己的服务体系。时至今日,一汽大众服务网络已如“毛细血管”般遍布全国,890家授权经销商从拉萨高原到繁华都市触达每个角落。全球统一维修标准、德国大众体系认证的专业人才,无疑也为“双终身”质保政策提供了可靠的软实力保障。

所以,并非是主流合资车企们不如新势力那么会讲故事。只是某些新势力所讲述的故事,对于消费者而言是缥缈的;而一汽大众,会用每一款产品来讲好自己的品质故事,让每个人都能听懂、都有感触。
一汽大众其实已经开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在买食品的时候喜欢看营养成分表、在买电脑的时候喜欢看显卡和CPU跑分、在买车的时候也专注于智驾和动力的各种参数。
说实话,这种购物方式不仅会让消费者很累,也会让各种行业内的厂商进入到“唯参数论”的竞争模式之中。汽车是数万零部件的叠加态,卷参数配置固然重要,但是卷各种零部件组合在一起所带来的体验更加重要。

一汽大众战术打法的改变,就是希望从燃油车的服务革新进行切入,让汽车在数据之外的焦虑更小、安全感更足。
所以归根结底,一汽大众此次推出的“双终身”质保政策,其实是对自家产品可靠性的拍案总结。一汽大众对消费者的潜台词是“我家的燃油SUV可以闭眼买、放心用,即便是出了问题也有我来兜底。”
当然,这样的安心感是难以用数据来衡量的。即便你可以算出在十五二十年的用车周期内,一汽大众可以帮消费者节省多少用车成本,也难以量化消费者在这个用车周期以内所获得的情绪价值。

在我看来,一汽大众对汽车可靠性的尊重、对消费者的尊重,不仅仅体现出了大众品牌的一贯严谨作风,更折射出了真正的长期主义姿态。
结语:
对于一汽大众而言,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销量并不是特权,而是天赋。如果没有对个体消费者的尊重,一家车企又何谈赢得市场的尊重?所以在这个时代,一汽大众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并不是引入“机皇”、打造高阶智能在技术层面站稳了脚跟,而是可以把技术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优势体验,让每一名消费者的感受都能为品牌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