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制裁美不在意,没想到如此激烈,降70%、80%到完全不进口

以山爱科学 2025-03-25 04:19:19
导读:

美国已然将关税作为一种挑衅的手段,动不动就以加征关税作为筹码威胁他国。

其他国家不说,美国针对中国的这种手段,如今已经能看出结果如何了。

那么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先捋一捋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事

美国新政府上台以后大有一副,有没有先来三板斧的劲头。

面对利益的时候,就算是盟友美国也会毫不客气,过去是,现在是,至于未来会不会是,就应该看看吃的教训多不多了。

以美国针对盟友为例。

上一届美国政府,在2021年三月二十六号发表声明要对英国、印度、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以及奥地利六个盟友,计划加征关税。

这个税率虽然没有完全公开过,但根据一部分的案例,有猜测很可能高达25%。

至于美国为什么会这样做,原因是这些国家在2018年的时候推动了一项税收,叫数字服务税,征收对象直指跨国科技公司。

而美国的谷歌、亚马逊、脸书就荣登榜首。

于是美国就有了这么个提案。

最终出现的结果是,英国强烈反对,当时的英国首相公开批评不可接受;印度态度谨慎,没有直接回应,但做出了让步,比如降低美国一部分商品关税,但继续推进数字税;欧盟内部出现分歧,一部分认为应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等等。

那么美国这么肆意妄为的加征关税,对美国就没有是后遗症吗?

有,当然有了。

根据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委员会的资料,如果美国加征这次关税,很有可能导致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的损失,并且对全球的供应链有损。

那么最后的结果如何呢?

加征的关税涉及到的商品是二十一亿美元,后来加征关税的时间进行了延期,延后一百八十天。

之所以延后,是为了谈判做预留时间。

该项计划最终没有落地。

一部分国家撤销了数字服务税,比如法国,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了法国的一项优良传统;另一部分国家仍然坚持这项数字服务税,比如英国。

这是上一届美国政府针对盟友的事。

那么现在这届美国政府呢?

延续了这个传统,并加以扩展。

比如新政府一上台,在2025年二月一号的时候,就要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

当然加拿大也没有坐以待毙,也进行了反制作为威胁手段。

墨西哥同时也位列其中。

这算是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后首次出手。

接着是对中国加征关税10%,理由是根本不存在的芬太尼问题,而且这次加征是对所有中国输入美国的商品加征的,生效时间是二月四号。

当然美国新政府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比如对全球所有钢铁和铝加征25%的关税,还加上了无豁免国的解释。

这个时间是三月十二号。

这件事标志这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开始升级了。

这一下子欧盟就受不了了。

首先美国是欧盟首个钢铁出口市场,接着铝的销售美国还是欧盟的第二大买家。

这直接就威胁到了欧盟近三百亿欧元的出口,欧盟相关组织预计欧盟几乎将美国这个市场给丢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为致命的,美国的这个钢铁和铝的加征关税,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出口,然后他们的会找欧洲来消化这些产品。

那么欧盟的钢铁和铝的相关企业就受到打击,相关企业倒闭也就成为了一个预期的结果了。

要说上一届美国政府虽然也对盟友下手,但多少还是留有余地的,而现在新的美国政府看来是不给盟友留有余地了?

其实还有一个国家被美国针对了,很多人都忽略了,这就是哥伦比亚,它在2025年的一月二十六号就已经被加征了25%的关税。

反制。

其实从上边这些论述中,不难发现一个问题。

美国是以利益优先的,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美国政府,这一点是没有变的。

但也从中看出一点,对待美国示弱是得不到什么好的结果,示强的话,美国才有可能退缩。

比如美国针对六个盟友国的数字服务税,英国表现强硬,美国妥协了。印度虽然示弱,进行了交换,但就是不退,美国同样妥协了。

那么面对美国新政府的这一系列的加征关税,其他国家不说,就说中国。

中国进行了反制。

二月四号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加征10%,中国在二月十号对美国原油、天然气,以及部分工业品加征10%到15%的关税。

进入到三月四号,中国进一步扩大反制范围,这一次聚焦美国的农产品以及民生类产品。

比如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大豆、牛肉、猪肉、高粱等等加征10%。

而且还将十五家美国实体列入到出口管制清单。

一般人一听农产品,感觉针对的不是很好。

其实手段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致命。

别看美国的高科技非常的先进,但美国却是一个农业出口大国,而且还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其中小麦、玉米、大豆的产量更是占到了全球的20%到42%。

以2024年为例,美国农业年出口额就已经超过了两千亿美元,占到全球农产品销售的15%以上。

美国还以粮食作为武器对其他国家进行过要挟,比如上个世纪对苏联的粮食禁运,以及对叙利亚哪种种子的投放等等。

农业及其相关产品占据了美国GDP的20%,直接创造出来的工作岗位就有两千三百万个。

那么中国进口美国的粮食又是什么情况呢?

美国是中国的首个谷物来源国。

比如在2023年的时候,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谷物,玉米、高粱、小麦总量是七百九十八万吨。

如果在正常贸易的情况下,中国需要谷物,美国出售谷物,是一种互补的国家关系。

但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可不是很友好,中国就对进口的美国农作物加征关税。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进行反制,会不会让自身受到影响呢?

当然会了,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不可能只有有利的一面,有害的一面也有。

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用来应对,比如说换一个来源国。

以玉米为例,在2024年的时候,中国进口美国玉米是五亿六千一百万美元,听着很多,但同比已经下降了78.4%。

这一项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已经被巴西和乌克兰所取代,美国跌到了第三位。

美国大豆在中国的市场,已经从2016年的40%,降到了2024的21%,2024年对中国出口的大豆金额降到了一百二十八亿美元,同比下降14%,巴西已经成为了中国进口大豆的来源国,比重超过了70%。

所以中国做了准备。

说道这里,问题来了,既然美国销往中国的农产品下降了,那么美国也可以找其他国家消化这些农产品。

说的容易,能够进口农产品的国家就那么多,而且中国的体量是什么国家可以替代的?

但农产品却是很多国家都可以生产的,所以作为进口方,却有着替换的能力。

总之一句话,美国误判了中国对它农产品的需求性,它的地位不是不可撼动,不可替代的。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美国的农业州是美国现总统的票仓。

美国农业面对收入锐减的情况,美国政府要头疼了,现在美国的农业协会已经公开要求美国政府调整政策了。

当然了不仅仅是农业,根据彭博社在三月二十一号的消息,中国对美国的棉花进口减少80%,大排量汽车减少70%。

甚至中国在二月十号起对美国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之后,已经连续四十天没有从美国进口天然气了。

要知道之前原本每个月都要存美国进口四十万吨天然气的,如今已经归零。

这是2023年六月以来,中断时间最长的一次了。

所以美国挑起的这场贸易战,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重塑全球的工业链。

而美国如今的三板斧,最终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落下来,砍到自己的身上。

82 阅读:52326
评论列表
  • 2025-03-25 17:51

    2025真来了,挪威那个牛人的预言会应验吗?

    欢乐到家 回复: 四不像
    难道你为他担心了?
    四不像 回复:
    你激动吗?
  • 2025-03-26 18:50

    中国进口谷物主要是为了饲养动物吃肉,主粮的安全程度是非常高的。

  • 2025-03-25 17:12

  • 2025-03-26 07:08

    动不动就加税,WTO哪里去了?当初成立WTO就是消除关税的啊

  • 2025-03-26 11:25

    客观的说关税对等是贸易公平的基础

  • 2025-03-25 23:07

    中国人咽糠吃野菜都熬过去了,还怕美国那帮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爷。

  • 2025-03-26 01:44

    我们中国现在就是把美国佬压在五指山下,

  • 2025-03-27 15:58

    这个世界很奇怪,五亿多人口的欧洲竟然害怕一亿多人口的俄罗斯,需要三亿多人口的美国提供保护伞,十四亿人口的中国,却要依靠向三亿多人口的美国出口大量商品才能维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美国本身并不生产多少产品却依旧过得逍遥自在,别人仿佛都要求着他赏口饭吃才有好日子过,为啥全世界的人都会被美国绑架呢?

    飞鱼 回复:
    那是以前,人家掌握着全世界最厉害的海军,除非你不要外贸和进口,要不只能人家说了算。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海军强大了
    轻云 回复:
    因为美国拳头硬,绿纸多,因为拳头硕全球又认这绿纸
  • KITE 1
    2025-03-28 18:21

    英国称霸世界三百年,霉离间不会那么久,到不了二百年!!!

以山爱科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