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方面,多数国内厂商采用的都是高通、英特尔等厂商的芯片,仅有华为等厂商可以自主研发设计多种类型的芯片,但华为不制造芯片,基本上都是交给台积电代工。
芯片等规则被修改后,高通、台积电等企业先后不能自由出货,这导致麒麟9000等芯片暂时无法生产制造。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厂商纷纷加速自研自产芯片,并更多地采用国产芯片替代高通等美芯。
数据显示,华为大范围采用海思芯片,海思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50%;小米OV等不仅加速自研芯片,还更多采用联发科芯片,降低对高通芯片的依赖。
结果导致高通芯片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高通不得不向国内厂商多次示好。
另外,国内芯片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全球每新增20家企业,就有19家来自国内,这些企业主要都是进行芯片研发、设计以及生产制造等。
最主要的是,国内厂商不断降低对高通等美芯产品的依赖,这促使国内进口芯片快速下滑。
超290亿颗,芯片新消息传来!外媒:苦果接连而至
如今,芯片新消息传来,今年上半年,国内芯片进口总量为2796亿颗,同比下滑10.4%,这意味着进口芯片同比减少了超290亿颗。
要知道,今年前四个月时,国内芯片进口总量减少240亿颗,这意味着2个月内,国内芯片进口芯片再度下滑超50亿,总体处于持续减少状态。
当然,进口芯片数量减少,就意味着国产芯片数量增加,之前就有数据显示,国内集成电路的月均产能超过300亿片。
随着国内厂商产能的不断提升,国产芯片的产能自然也是在上升阶段。
对此,就有外媒表示苦果接连而至,修改规则、限制出货,这也给美芯以及采用美技术的芯片产品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国内厂商持续降低芯片进口数量,这是修改芯片规则带来的苦果之一,之前有,未来还会有。
例如,由于高通、台积电等企业不能自由出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加速发展芯片制造技术,实现芯片自给自足。
其中,欧盟方面已经计划投资超430亿欧元,计划在2030年量产2nm芯片,并实现全球20%的芯片在欧生产制造。
俄方面也计划投资超3亿卢布进入芯片制造领域,争取到2030年实现28nm等芯片自主研发制造。
国内厂商就更不用说,自研芯片的厂商不断增加,自研芯片更是涉及各行各业,即便是5G射频芯片等产品,国内又有两家厂商量产,并宣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其次,华为等国内厂商已经全面进入芯片半导体领域内,甚至将每年20%的营收作为研发资金,并通过哈勃不断投资国内相关芯片产业链。
用华为的话说就是,未来3、5年内,将会有非美技术的芯片生产线,届时,华为芯片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另外,国内芯片产业链发展也很快迅速,曝光技术、浸润技术等光刻机核心技术均实现了突破,先进光刻机指日可待,以至于ASML都不得不加速出货。
再加上,国产蚀刻机等技术已经发展到5nm,台积电等厂商都采用国产设备,目的之一也是降低美技术占比。
最主要的是,华为已经明确表示要堆叠技术的芯片,让华为有高性能芯片可用。
华为一直都推进光电芯片发展,并带动了潮流,荷兰等厂商也开始加入光电芯片行业。
总结一下就是,越来越多的厂商正在降低美技术,芯片制造将会百花齐放,届时,美芯企业将会尝到更大的苦果,所以外媒才说苦果接连而至。
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