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挑战:美MQ-4C无人机完成北极圈5小时飞行

前沿深度解码 2024-10-06 16:40:16

极圈地区不仅气候环境严酷,在磁场上也是较为混乱、不稳定的区域,这对无人机来说,长航时飞行是一大考验。近期,美国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的一架MQ-4C“人鱼海神”(Triton)无人机,日前在一项系统测试中,成功完成了在北极区域进行5个小时不间断的飞行任务,展现了其低温操作能力与GPS导航稳定性,拓展了其运用领域。通过一系列的测试,美国海军不断提升MQ-4C的运用和作战能力,企图尽快实现MQ-4C全球部署的目标,达成更为强大、全面的海域态势感知能力。

一、MQ-4C北极圈测试相关情况

据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9月19日的新闻稿指出,该公司成功展示了MQ-4C的导航系统在北极圈深处高纬度地区运作的能力,兑现了其提供关键情报、监视、寒带地区的侦察和瞄准能力;这次试飞证明了该系统能够在北冰洋上空严酷的恶劣环境下运作。

(图为MQ-4C于2023年6月参与高纬度的监侦测试任务概况。)

MQ-4C安装了格鲁曼公司研发的导航系统、任务计算机和更新后的飞控软件,自美国阿拉斯加州戴德霍斯(Dead horse)起飞,在距离北极100英里(约160公里)以内的半径内,使用升级过的导航系统进行控制飞行,期间在美国及加拿大位于北冰洋的领空盘旋,完成了约5小时的飞行测试,同时搜集其导航系统运作的数据。

本次测试也验证了MQ-4C运用地面定位系统的能力,以及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信号较不稳定的极圈区域,维持导航功能,确保MQ-4C的情监侦任务效能。格鲁曼公司指出,新的GPS导航能让MQ-4C在北纬70度以上之范围进行操作。

美国海军MQ-4C无人机项目经理盖尔(Josh Guerre)上校鼓吹,北极地区是一个日益重要的战区,具有独特的威胁和环境,我们已准备好支援国内和国际客户,使用MQ-4C来执行这些任务。

二、MQ-4C在我周边的主要活动情况

MQ-4C无人机是由格鲁曼公司为美国海军开发的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是基于全球鹰(Global Hawk)无人机平台开发的。该无人机长度为14.5米,翼展达39.9米,高度为4.7米,最大起飞重量为14,628公斤,最大速度为357英里/小时(575公里/小时,320节),航程为9,950海里(18,378公里),续航时间可达30小时,实用升限为60,000英尺(18,288米),装配了推力8,500磅(38.15千牛)的罗尔斯·罗伊斯AE3007H涡轮风扇发动机,以及能够360度扫描的主动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用于探测和跟踪海上目标,号称能在一次任务中扫描高达400万平方海里的区域。

MQ-4C自2008年开始研发,2013年进行了首次飞行测试,2017年美国海军接收了第一架MQ-4C。自2020年起,美国海军的MQ-4C开始频繁在我周边活动。

一是2020年初,美国海军首次在关岛部署了2架MQ-4C,所属第19无人巡逻中队(VUP-19),用于支持美国海军第7舰队在西太地区的情监侦任务。其中,MQ-4C(AE5C76)多次在我东海、台海和南海地区活动。

二是2021年,美国海军的MQ-4C在我东海、南海上空开展了多次侦察飞行活动。例如,在2021年5月11日,一架自关岛起飞的MQ-4C 抵近我广东外海的领海基线,持续侦察至少7小时。

三是2023年9月,VUP-19中队的MQ-4C第二次部署在关岛。从10月开始,3架MQ-4C(AE625B、AE625D、AE6257)频繁在我台海和南海地区活动,活动时间多为深夜及凌晨。12月,MQ-4C在我台海及南海地区至少出动了14架次,其中在12月11日至14日连续四天出动侦察。

四是2024年,MQ-4C继续保持高频出动,在我东海、台海和南海区域的活动已取代了EP-3E电子侦察机。5月20日,美国海军透露将原本部署在关岛的MQ-4C暂时转移到日本某地,从5月至10月,这两架MQ-4C无人机将在嘉手纳空军基地执行任务,以支持美军印太司令部的情监侦行动。

美国海军MQ-4C无人机在我周边持续保持高频活动,旨在加强美军在印太地区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强化对我的威慑和遏压,相关动向值得警惕。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