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刚开始,列宁因为中风倒下了,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社会主义事业。他这一病,苏联共产党内部立刻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权力争斗。在列宁之后,谁有资格坐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置?这个继任者会是谁?
面对权力的巨大吸引力,许多人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他们之间的胜负,将直接影响到苏联的命运走向。很多人可能会感到不解,托洛茨基看起来并不出名,他凭什么能和斯大林竞争最高权力?托洛茨基之所以不太为人所知,主要是因为他在与斯大林的权力斗争中败下阵来。但他在苏联的贡献并不比斯大林少,就连列宁也对他十分重视。
由于他创建了苏联红军并为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尊称他为“苏联红军的创始人”。托洛茨基为什么会在与斯大林的较量中失利,他最后的下场又是怎样的?1879年10月26日,托洛茨基在乌克兰赫尔松县扬努夫卡村出生,他来自一个犹太农民家庭。与其他革命者相比,托洛茨基的家境相当优越。托洛茨基因此获得了追寻个人信念的自由,在广泛学识的熏陶下,他对沙皇独裁统治产生了强烈的反感,革命的理念已在他心底悄然生根。
1896年,托洛茨基到尼古拉耶夫继续读书,就在那儿,他加入了一个秘密的社会主义组织,并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后来,他在敖德萨大学待了不长时间,便返回了尼古拉耶夫,投身于秘密组建南俄工人联盟的工作中。变革的道路充满危险,托洛茨基也因此遭到沙俄当局的逮捕,被发配到遥远的西伯利亚地区。1902年,托洛茨基利用假身份顺利脱身,几经周折抵达英国伦敦,在那里加入了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组织。1905年,俄国掀起了首次革命浪潮。托洛茨基返回圣彼得堡,投身于工人运动的指挥与组织工作。他还亲自创立了《俄罗斯公报》,利用这份报纸大胆揭露沙皇政府的专制暴政。
不出所料,事情的发展完全在意料之中。托洛茨基又一次被抓,又一次被放逐,又一次成功脱身,又一次跑到伦敦,革命工作又一次遇到挫折。一战打响后,托洛茨基跑遍了巴黎和西班牙,到处宣讲他的革命理念。等他回到祖国,却再次被捕,这回直接被发配到了美国。俄国爆发二月革命的消息一传来,托洛茨基马上站在了列宁这边,公开号召大家推翻沙皇政权。
1917年,他重返俄国,随即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很快在党内崭露头角。就在十月革命爆发前,他被选为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的委员。革命要想成功,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因此,托洛茨基被选为军事负责人,承担起组建和指挥苏维埃军队的重要使命。起步阶段是最困难的,一旦突破,后续发展就会顺理成章。
托洛茨基在组织红军的同时,也积极策划武装起义。在他的出色指挥下,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在战火中诞生,他的军事天赋因此广受赞誉。托洛茨基并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名军事将领,他内心有着更远大的抱负,渴望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也能大展拳脚。在列宁意识到计划经济存在问题,准备推行新经济政策的时候,托洛茨基坚决不同意。他不仅自己反对,还拉拢了一批人一起抵制列宁。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他后来在与斯大林争夺权力时处于下风,最终没能成功。
列宁逝世后,苏联的领导权落入了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和斯大林三人手中。与此同时,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之间的分歧逐渐显露,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明显。1923年4月,斯大林担心托洛茨基会抢走他的权力,于是加紧了对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的掌控,开始公开对付托洛茨基。不甘心束手就擒的托洛茨基屡次向斯大林发起挑战,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两人之间的权力之争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末,最终斯大林成功胜出,成为苏联说一不二的最高统治者。
托洛茨基很快被踢出了党组织,但斯大林觉得还不够保险,于是又给他安排了两份“大礼”:先是被发配到偏远地区,接着干脆直接赶出了国门。1929年,托洛茨基被迫离开苏联,但他并未因此停止追求自己的政治目标。即便身处异国他乡,他依然坚定地领导着反对斯大林主义的阵营。斯大林发火了,这下可惹了大麻烦。1940年5月,一群持有机枪的武装分子突袭了托洛茨基在墨西哥的住处,幸好他当时不在家,才幸运地躲过了这次袭击。
三个月后,苏联情报机构安排西班牙特工拉蒙·麦卡德尔重新监视托洛茨基,最终拉蒙用冰镐将其杀害。斯大林从此可以安心稳坐江山,开始全面掌控苏联,实施个人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