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继昨日玉米回调,均价超1.4元/斤之后,16日玉米再跌,全国均价以2774元/吨收官,跌幅为59元/吨。
从全国31个省市行情的走势来看,具体表现为17跌7平7涨,其中涨幅为19~74元/吨,涨幅最高的省份为湖南,均价为3072元/吨,继续领跑全国;跌幅为2~93元/吨,跌幅最大的省份为江苏,均价为2677元/吨。
较上周相比,跌幅超200元/吨的省份有浙江、江苏、河南、天津,其中江苏跌幅最大,高达307元/吨;涨幅最高的省份为广西,均价为2769元/吨。
主产区玉米走势及粮企报价
东北:不足一月,东北区域整体售粮进度已由七成变为八成。其中,黑龙江、辽宁均已接近9成,吉林与内蒙已超8成。受到疫情及暴雪天气影响,局部玉米运输受阻,企业到货车辆锐减,收购报价小幅度上涨。但从整体来看,东北玉米行情以维稳为主,涨跌幅度均不大。
较昨日相比,龙江地区中粮生化上调10元/吨,水分15%新玉米收购价为2560元/吨;
较昨日相比,青冈龙凤干粮同样上调10元/吨,挂牌收购价格为2560元/吨;
公主岭地区贸易商报价2630-2670元/吨(水分15%玉米),较昨日上调20元/吨。
山东:从售粮进度上来看,山东玉米已超7成,基层余粮见底。近期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区域因交通受阻而导致玉米贸易受阻、上量不足,加工企业报价局部小幅度走高。
较昨日相比,上调幅度为10元/吨的粮企分别是临清金玉米与沂水大地,收购价为2790元/吨(水分14%玉米)与2910元/吨(水分14%新玉米);
较昨日相比,寿光金玉米、昌乐盛泰药业上调20元/吨,收购报价分别为2854元/吨与2890元/吨;
较昨日相比,天力药业与潍坊英轩酒精的上调幅度为40元/吨,收购报价为2860元/吨与3040元/吨(水分14%玉米)。
导致本轮玉米下跌的因素
①贸易商建库与加工企业补库均已步入尾声,抢粮大战日渐消停。企业大玩“心理战”,不断试探持粮主体的“底线”;
②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型贸易商,受到疫情及天气变化影响,出货意愿加快,粮价自然回落。
4月份,玉米真的涨不起来了?
从趋势上来看,玉米再想破1.5元/斤可谓困难重重,但不少分析人士“唱衰”玉米的做法,小编并不能认同。虽然现阶段部分企业的收购报价有所下调,但整体依然处于趋稳态势。并且,国家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即要保障粮价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以保障农户的基础收益及调动基层种植户的积极性。
①山东、东北玉米主产区余粮见底速度加快,中后期玉米的供应势必会保持偏紧状态,依照供需决定价格的基本市场原则,怎么可能涨不起来?
②中储粮不断提价收购,似乎有明显的“托底”含义,再加上前期贸易商“挺价”收来的粮食,一定会追求自身的最大利润。
③进口玉米价格高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似乎变得更小。在市场缺乏替代,持粮主体惜售的背景下,玉米肯定会涨,但预估会以高位震荡为主。
综合上述分析,对于眼下玉米价格的回落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下跌的幅度会十分有限。在步入4月份之后,将继续保持高位震荡运行的格局!所以,只要基层种植户能够看透粮商的一些小把戏,就不会被他们恶意压价,也不愁玉米后市卖不到一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