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南海怀仁堂授衔仪式上,56岁的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而李克农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将军。在这一段艰苦岁月中,每一位将军都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李克农没有带过一兵一卒,为什么会成为开国上将?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中国情报第一人李克农,他是“卧底”,他是“特务”,他是谍战中的开山鼻祖,董必武曾赋诗称:他是秦汉时期的李左车,他是唐太宗时期的房玄龄!
李克农加入情报工作李克农,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因为出生在书香世家,李克农从小就接触到许多民主革命思想,这成为了他投身革命的第一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年仅十几岁的李克农毅然投身革命工作,在《通俗周报》担任记者。早在之前,李克农就作为当地学生领袖参加了五四运动,但是十多年的“文人”生涯,让他深深感受到,只有革命才可以救国。1926年,年仅27岁的李克农投笔从戎,决心加入共产党,还组织了“打倒绑匪陈调元”的重大活动。
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复杂,李克农精心策划打入青帮内部,给共产党提供源源不断的情报,后来被蒋介石怀疑,被迫转移到上海。这数十年的“流浪”生涯让李克农感受到,必须做到完全保密,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把情报工作做好。1929年,国民党组织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招人,李克农参加应试,顺利被录取,这才真正开始了他艰辛的谍战生活。此时李克农已经30岁,因为工作需要,李克农和家里联系极少,甚至,连一封信都不敢写。如此危险的工作性质,仿佛置身龙潭虎穴,在当时他和钱壮飞胡底三人还被称为“龙潭三杰”。
周恩来男扮女装逃走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共产党以井冈山为中心开辟了众多根据地,星星之火就要燎原,这对国民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继而在整个上海武汉地区,国民党大肆抓捕共产党,全国“谍战”爆发,李克农成为了我党重要人员。193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顾顺章因贪生怕死,叛变后把我党众多情报人员和绝密情报全部抖了出来,为了让蒋介石免自己一死,顾顺章甚至把我党重要领导人的住处也说了出来,如此一来,中共在上海的众多核心领导人陷入了危险境地,周恩来便是其一。
得知顾顺章叛变的消息,李克农连夜破解情报,成功掌握了上海的情况。随后想方设法把消息上报中央组织,上级马上作出断然措施,把当时联络的所有暗号全部废除,把顾顺章知道的所有线索全部中断,马上把上海的领导人和情报人员全部转移。4月27日早上,国民党陈立夫带着顾顺章直奔周恩来住处,身后紧跟大队人马,个个手握长枪,可是所到之处早已经人去楼空,从房间内部来看,地上有刚刚烧完的信件余灰,桌子上还有来不及带走的电台,这让顾顺章目瞪口呆,本以为手到擒来的一出好戏居然打了自己的脸。
此时,陈立夫收到报告,刚才进来的时候看见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妇人匆匆离去。陈立夫这才缓过神来,那人就是要抓捕的人,可现在人早已经逃走。原来,那正是周恩来和陈赓,一个装扮成老人一个装扮成妇人,前后如果迟走5分钟,便难逃一劫。从毛主席房间找出炸弹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致毛泽东邀请和谈。毛泽东知道这是龙潭虎穴,仍然独自前往。陈立农当时候奉命确保毛主席安危,在毛主席登机前,李克农不禁落泪,握着毛主席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重庆谈判之后,国共双方达成一致,签订了《双十协定》,可蒋介石言而无信,撕毁协议,还口出狂言写道:甚叹共党之不可与同群。1946年6月,内战爆发,为了掌握我党的情况,国民党安排上千名特务隐藏在北平,这让李克农丝毫不敢松懈,此时正值我党关键时期,这些特务又活动隐秘,如果他们伺机行动,后果非常严重。北平解放后,解放军入城庆祝,李克农仍然暗中守城一刻不停,每天都在搜寻国民党特务。为了彻底消灭这些人,李克农打算先礼后兵,公开放出消息:如今国民党已崩溃,识时务者为俊杰,希望你们可以主动自首。不到两个月,就有2000多名特务出来自首。
1949年6月,中央领导人暂住香山,李克农负责安保工作,尽管当时候国民党特务基本已清除,但李克农不敢松懈亲自上阵,把领导们的房间逐一检查。知道毛主席来到香山入住,李克农在毛主席入住之前,每隔几分钟就要去检查一遍,却不想,这一次检查居然发现了一枚炸弹。当天,所有人严密排查,重新部署,确保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后来李克农才查清楚,原来真是国民党的特务所为,把炸弹带在毛主席房间的是一个特务尼姑。
带病工作含泪去世1955年,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周总理曾夸赞李克农:古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今有李克农,成为我国的谍战奇迹。毛主席称:没有李克农,党和历史可能要重写。1957年,李克农因为长年进行谍战工作,自己的哮喘病已将越来越严重,走路也变得踉踉跄跄,有一日在门口不慎摔倒在台阶上,造成了脑溢血。
1961年1月,赵瑛逝世,62岁的李克农将军看着妻子先走他一步悲痛不已,李克农的一生中,他为革命所奉献的不仅仅是他的工作时间,还有他和家人的感情。据说李克农将军的四个孩子结婚,他没有一次到场,甚至在撤离周恩来事件中,都没有来得及通知妻子,要不是赵瑛感到情况不妙提前转移,后果不堪设想。
一年以来,李克农将军病情愈发严重,但他仍然坚持工作,家人曾劝他去医院静养,他果断拒绝,誓要战斗到最后一秒。赵瑛逝世一年后,63岁的李克农将军含泪病逝。周总理知道了李克农去世的消息,伤心欲绝,在追悼会上一度失控:克农将军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我和毛主席不会忘记你,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啊。
有人把李克农将军比作是“毛驴子”,其实一点不为过,毛驴甘于奉献,有担当,作为情报科的专业人员,李克农将军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人生最后一秒都在想着工作二字,有这样为革命无私奉献的人,作为后辈我们深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