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胜:清明缅怀

张哥文化 2025-04-03 10:42:17

清明缅怀

作者:王福胜

清明时节,人们走出家门,缅怀故去的亲人。古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回想三年来,亲爱的姐姐,大哥,朝夕相处的老伴相继去世。再想想,多年前病故的父亲,母亲,二哥,弟弟。这些年有七位亲人从我身边走了,一次次何之断魂,受到的打击一次比一次厉害。 每当我翻开陈旧的相册,瞅着故人那熟悉的面孔,欲言无语,百感交集。尤其生長在象我们这样的家庭里,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带着一群孩子,在生死线上挣扎。有人说:唐僧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母亲比唐僧取经还难。九跌十八滚,八八六十四道坎,道道如同过火焰山。

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没饭吃,全靠上山挖野菜充饥。我曾到 20多华里外的大泽山上采野葡萄叶子,回家母亲把它刴碎,上锅蒸着吃,其味苦涩,叶子背面有毛毛,吃到嘴里嗓子疼痒难咽。那时饿得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最难的日子,母亲出门要过饭。后来随着国家政策调整,才慢慢走出困境。可是,15岁的弟弟却因病夭折,给家庭又一次沉重打击。能活着逃过一劫,是母亲把我们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吃水不忘掘井人,国恩母情,永记在心。

为了保家卫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人家送儿子去当兵,还有顾虑,我母亲却送出了三个儿子,当兵服役。我们忠诚卫国,一心戍边,把青春献给国防建设。“光荣人家的牌子,挂了三十多年,于国于民,都是光荣家庭。 当年有人曾把我们说成“屎克螂”,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现今成了金凤凰。个个事业有成,生儿育女,人丁兴旺,四代同堂,发展到 30多口。让那些狗眼看人的,不得不刮目相看。

母亲为家庭立了大功,哥哥,姐姐都有担当,人人也很争气,这种精神将代代相传,辈辈赓续。

今年我已 81岁了,期间尝尽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少年亡父,青年亡弟,老年亡妻,人生悲剧,都摊上了。人能活到 80岁,实属不易,据统计百分三的人,才能活到这个岁数。能在其中,十分庆幸。

我把自己的八十年简单分为四个阶段。20年农村生活,20年军旅生活,20年企业生活,20年(至今)退休生活。八十苍桑,蓑雨一生,还能活几年?全靠天意了。 去年九月,侄女同对象坐飞机从北京专程来威海看望。我告诉她们,老年是人生最后驿站,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自立,生活靠别人侍侯。久病床前无孝子,养儿防老是妄言。

人老了靠谁?人说,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跑,只有靠自己,才能靠得住。在自己还能自立时,保持平和心态,生活调节好,储蓄点“银子”,经济生活有保障,平安度过晚年,这才是王道,硬道理。

人生苦短,没有来生,本人不求高寿,只求无恙。小病自我调理,大病听天由命。大限临头,青烟升天。去天堂父母处报道,与家人相会。天生我人,最后都要走这一步。黄泉路就在脚下,一步之遥。

呜乎,愿九泉之下亲人安息!在天之灵保佑全家平安! 清明节有感,随成祭文,发家人共缅。

2025年清明 王福胜[流泪][流泪][流泪]

0 阅读:0

张哥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