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哪儿来的核武器?这是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

小毛说军事 2023-06-22 10:33:01

以色列哪儿来的核武器?我想这是个经常令人看到但不愿深思的问题。

我常常在与人交流时得到这样一种认知——“犹太人是美国人的爹,以色列在美国庇护下得到核技术”。

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也许以色列的核弹来得比你想象的复杂而艰辛,有时候美国也会站在以色列国的反对面。

“公开的秘密”,以色列从来不承认自己有核武

实际上,以色列的核武项目在美国看来是非常令人头痛的,他们不需要以色列拥有核武,但又不愿意与以色列人为板上钉钉的事儿彻底撕裂。

所以,以色列的核技术其实来自法国,而且迄今为止以色列并未实际公开承认“拥有核弹”。

或者应该这么理解:外界普遍认为以色列拥有核弹技术以及成型的、颇具规模的核武库,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证据证实,以色列对此也不置可否。

毕竟以色列没有实行过一次哪怕擦边球式的核爆炸实验,也没有进行任何相关的核攻击打靶测试,“以色列的核弹”某种意义上更像个被封在玻璃纸里的东西。

所以美国情报机构称其为“公共秘密”——都明摆着的事儿了,你们以色列不认账而已。

1981年,以色列国防部长摩西·达杨才在采访追问时不清不楚地哼哼了几声,称“我们能在短时间完成……”

美国《纽约时报》将其解释为——以色列方面声称拥有制造核弹的能力。

摩西·达杨赶紧在事后表示:“记者们不要瞎编排,我什么都没说,我的意思是……嗯,以色列很强大……”

其实以色列一直都认为核武是民族的希望,摩西达杨并不如其他以色列领导人那么深谋远虑,他只是个在中东战争中一度希望实现核威慑的军人罢了。

以色列首任总理戴维·本·古里安坚信,科学技术可以为抵御强大的外部敌人提供终极防御,也只有技术才能为以色列提供必要的质量优势,以克服其劣势的人口、资源和体量规模带来 劣势。

西蒙·佩雷斯总理(当年是核工程的管理人)也曾表示:“本·古里安相信科学可以补偿我们被大自然剥夺的东西。”

所以本·古里安对发展以色列的核技术拥有强烈的狂热情绪,以色列人很快将自己变成了一个隐形的核技术强国。

瓦努努之书,爆开了以色列核武的大瓜

1986年,疑似被情报机构策反,摩洛哥犹太移民核技术专家莫迪凯·瓦努努(Mordechai Vanunu)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刊登了爆炸性新闻——《揭秘以色列核武库》,彻底为世人翻开了犹太人的核武牌子。

报社的编辑也没想到会迎来一位以色列前核专家的投稿,瓦努努竟然拿出了两个偷拍的资料胶卷,洗出了58张照片,显示了以色列的钚239加工设施、全尺寸氢弹模型、被压制的钚239圆盘等等。

在经过报社请来的核专家辨认后,人们得出结论:

“以色列毫无疑问具有核武器的制造能力,但它们的技术停留在原子弹上,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他们研发和装备了氢弹。”

于是报社刊登了文章,并附上了评论称:“以色列手中的钚239足够制造100-200枚核弹”。这个数字后来成为人们估测以色列核武的惯例引用数据。

瓦努努的下场非常不好,人们评判整个登报故事其实是英国情报机构在起导演,目的是拉出以色列人“犯禁”的事实并扯出后面的法国人。但摩萨德迅速进行了反应,在一番暗战后成功通过色诱将瓦努努骗到罗马,然后打上镇静剂偷运回了以色列。

不过西方并不愿意就此放过以色列人,很快就有成堆的舆论压力滚滚而来,拿瓦努努的人权问题大做文章,将一个叛国者仿佛抬成了对抗强权的圣人,强烈要求释放瓦努努并让其在新闻媒体上讲话。

瓦努努到2004年才被释放,但马上就因为给英国媒体提供资料被捕。

以色列最终顶住了压力,但80年代以色列的核风波并没有随着国际局势的改变而烟消云散,瓦努努此后遭到过几次外国情报机构的接触,然后又数次被捕,西方甚至想为其打造个诺贝尔和平奖,但为其本人所拒绝。

理由是,以色列的“建国之父”和“原子弹之父”之父,前总统佩雷斯获得了和平奖,他不愿与这个人得到同样的奖。

按照瓦努努偷出来的情报,以色列人在1966年就已经拥有了年产40公斤钚239的能力。

小小的以色列,为何能在1966年就已经这么厉害了呢?

你可能想象不到,以色列犹太人研究核技术的时代可追溯到以色列远未建国的1934年,当时他们已经在特拉维夫附近的雷霍沃特市组建了魏茨曼科学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研发起了重水。

这个机构的背后是“锡安主义委员会”和“世界犹太人大会”,说白了就是犹太人的复国串联组织。

有趣的是,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前身其实是丹尼尔·谢夫研究所(Daniel Sieff Institute),丹尼尔·谢夫研究所的老板谢夫夫妇长期从事犹太复国运动,他们在1949年将研究所整体交给了魏茨曼,实际上等于献给了以色列国家。

总的来说,犹太人不缺核物理学者,比如当年那些开启核时代的顶级大牛:爱因斯坦、玻尔、费曼、西拉德……他们全是犹太人。

如果不是爱因斯坦自己坚决没兴趣,以色列建国的时候都差点把爱因斯坦选成国家领导人。

爱因斯坦的朋友,“以色列国父”魏茨曼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科学家,他的工业酵素研究改变了世界。

魏茨曼一度曾经与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在民间搞犹太人筹款活动,积累了大量声望,也早就获得了一些“原子炸弹”的风声。

后来的以色列领导人本古里安也是一样,他东奔西走,朋友满天下,当二战末期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不久,就差不多搞清了“原子武器”的概念。

因此,在以色列国1948年建立前,犹太人其实就已经明白了并对原子弹产生了觊觎之心。

等以色列建国并撑过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领导人马上开始了核技术研究,在魏茨曼的谋划下建立了“同位素研究部”。

与此同时,以色列发动关系,将许多年轻学者有目的地外派学习,专门往核能和核化学等学科领域里送,为以色列自己研究核武器打前站。

中东战争刚刚结束的1950年,以色列已经创建了专门的地质勘察军队“海默德·吉梅尔”(Hemed Gimmel),这支部队的领头人是乌克兰核物理学家多斯特罗夫斯基。

后来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与“海默德·吉梅尔”后来共处于多斯特罗夫斯基的领导下。

1949年,海默德·吉梅尔部队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内格夫沙漠地质调查,他们在内格夫沙漠的磷酸盐矿床上发现了还算凑合的铀矿,这成为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的天赐之物。

大卫·伯格曼

1952年,以色列原子能委员会 (IAEC) 的成立,主席是国防部研究和基础设施部门的负责人大卫·伯格曼,在他的领导下,原子能委员会与“海默德·吉梅尔”等涉核研究部门的界限逐渐模糊,实际融为了一体。

“海默德·吉梅尔”被更名为“Machon 4”,以色列人在53年成功进行了提取铀的实验和生产重水的方法。

来自法国的援助,让以色列飞速进步

刚开始的时候,以色列人根本对磷酸盐中的铀无能为力,他们工业底子太薄了,而且尽管不缺高端理论,工艺和经验技术却相当匮乏。

直到法国人与以色列人牵上线。

法国曾经有居里夫人这样的先驱,有迫切的原子弹研发心切,连钚239的制取方法都是法国人戈德施密特发明的。

如果不是德国人的入侵打断了相关的研究,法国人很有可能比德国人、美国人更早摸到核武的门栏,曼哈顿工程中的法国人可不少。

1945年,望着美国人蘑菇云照片的戴高乐启动了核计划,他希望欧洲人摆脱美国的核武阴云重新强大起来。但法国人是孤独的,他们没有得到欧洲老乡太多的响应,还受到了美国人的保密和限制。

期间戴高乐还曾经下野过,让法国的相关研究彻底陷入低潮。但1958年他重新上台后,法国的原子弹计划再次成为“把面包截短也要挤出钱进行”的优先项目。

正巧,此时以色列人发现了铀矿,又满世界地愁技术。所以法国人很快就与以色列走在了一起,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核技术分享发展。

法国的援以核项目非常慷慨,不仅为其提供了磷酸盐中铀的分离技术,还手把手与其开发了PUREX钚浓缩技术,让以色列真正拥有了可造核武器的钚239。

以色列人掌握的许多技术也成为法国的养分,不仅帮助法国开发出自己的核反应堆,也顺利推进了法国导弹技术的进步(最后法国终于在1960年2月13日引爆了自己的原子弹)。

1956年秋,法国同意向以色列提供一座18兆瓦的研究性质的核反应堆,不久后因为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爆发(苏伊士运河危机,以色列当了英法的马前卒),法以关系再进一步,1957年为其提供了一个24兆瓦的核反应堆和一个相关化工厂。

以色列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再次品尝到被大国核讹诈的滋味,正当以色列兴致勃勃,被英法两个大佬带着刷埃及副本的时候,苏联表达出严厉的警告,说:“以色列不负责任地拿自己人民的命运开玩笑……这危及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

苏联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英、法、以三国立即撤军,否则将面临核报复的风险。美国本着给英法穿小鞋以及避免苏联真的甩核弹的心思,也谴责了三国的军事行动。

这个结果让以色列人特别憋屈,老铁苏联不铁了,老大哥美国不亲了,英国就跟哈士奇没两样,还得靠自己。

法以秘密进强化了核技术交流,直接在内格夫沙漠中大兴土木,而刚刚成立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此一无所知,连美国情报人员都瞒过了。

(注:国际原子能机构1954年12月联大表决,1957年成立)

就这样,以法交易就从“科研小反应堆”技术的合作,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军用核武器研发,建造了著名的迪莫纳核反应炉,“瓦努努之书”中展现的钚239核设施就是这时候搭建起来的。

1958 年初,内格夫核研究中心在迪莫纳附近破土动工。

1959年,以色列从挪威购买了20吨重水。

美国不允许挪威为以色列提供重水,但在一番骚操作下,挪威居然把已经卖给英国的20吨重水“回购”,然后再从英国转道以色列。

美国政策10年三变,从压制变成打掩护

1960年2月13日,法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许多人没意识到,对于深度参与其中的以色列而言,他们也成功了。

美国人在这时候已经察觉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的欲望,但美国人并没有想到小小以色列已经达到的高度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推测。

以色列方面很巧妙的对美国进行了多重“遮蔽”,他们一方面朝美国要核技术,让美国错误推断了以色列的核技术进度。一方面进行各种“和平发展核技术”的宣传,让人觉得他们只是想要核电站。

然后以色列情报机构还成功让美国的官员们觉得“内格夫在建设的是一个纺织厂”。

美国人并未掉以轻心,他们干脆派了架U-2侦察机过去拍照,然后再综合之前的蛛丝马迹,开始怀疑“色列人可能早在 1958 年就在沙漠里建造核反应堆”。

1960年,认为掌握“确凿证据”的美方要求以色列做出解释,于是本古里安不得不在压力下公布了以色列的核反应堆计划,但本古里安咬定这是“和平为目的的建设”。

这年正巧艾森豪威尔放弃连任,于是艾森豪威尔提出的“与苏联抢夺中东真空”的战略受到了肯尼迪“全面防止核扩散”的影响,美国政府开始认真对待“以色列人的阴谋问题”,要求派人核查以色列核设施。

以色列方面同意了,因为聪明的犹太人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

他们在迪莫纳建造了一层专用于欺骗的假设施,这些设备的数据显示在测量一个 24 兆瓦反应堆在全面运行时的各种数值。

控制室里还搞了许多鱼目混珠的名堂,以色列技术人员都被分配了演员的席位和表演内容,好让美国人检查时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努力让美国人明白这里是“核研究设施”而非生产钚239的乏燃料后处理厂。

当然,做戏做全套,抗议也不能少,以色列官方脸红脖子粗地对美方的“敏感做法”表示强烈抗议和抵制,于是美国人只能核查机构的1楼。

美国干脆也就坡下驴了,他们的核查从“调查”变成了“对科研机构的访问”。而且某些来自腐败政治的手腕也在干预核查,等到美国调查员抵达以色列时,他们连个具体的检查框架都没有归纳出来。

所以注定了美国人的核查是一场把戏,调查员们在骂声一片中被彬彬有礼的接待人员请到研究机构走马观花,他们东敲敲西看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啥——上头明确告知,你们的任务“不是挑战已经被告知的内容,而是验证这些已告知内容的真假”。

美国检查员不允许携带自己的技术仪器、进行测量或参观控制室,以色列给他们展示的都是模型,检查需要被严密的监视。

当这场核查闹剧正在走过场的时候,美国情报机构并未了解到,以色列人真正的研究所就在地板下面。后来才知道,以色列人为了逃避被发现,竟然用墙给电梯做了机关,就跟某些科幻片里一样。

根据后来的解密内容,美国人根本没搞清楚以色列在与法国深度合作。尽管核查搞到了1969年,美国人虽“高度怀疑”却拿不出任何线索。他们只能推动1968年的《核不扩散条约》并要求以色列加入。

当时美国陷入了焦头烂额的越南战争和美苏争霸,他们也没有太多心思去太多处理以色列问题,只是不断警告以色列,安全的保障应来自美国而非以色列自己的各种武装算盘。

其实1965年时法国援助的乏燃料后处理厂正式建造完成,并于次年开始了钚239的生产,大大提高了以色列的核材料累积速度。

但法国人这段时间也终于与以色列人分道扬镳,他们已经达成了自己突破核研究的目的,也无法再去为与以色列的合作再去触动美国和苏联的神经。

按照后世美国人的结论,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匆忙组装了3个核爆炸装置,但这些粗糙的原子弹并没有被应用在战争中,一来以色列打赢了,二来以色列人也明白自己的斤两,他们没法让自己加入一场大国间的核武器博弈。

所以以色列人采用了“核模糊”的态度来展示自己的核武器,他们既让你觉得有核武器,又不停的说自己没有。

不过美国人也弄清楚了:“以色列已经研制出核武器,或者至少已经获得了在短时间内建造核武器所需的所有必要部件。”

所幸肯尼迪死的早,约翰逊政府也很快被尼克松取代,新的美国政府几乎完全结束了对以色列的施压,1969年尼克松与以色列女总理果尔达·梅厄签署了《尼克松-梅厄秘密谅解协议》,双方就核武器问题终于达成了协议共识。

这份协议的大致内容是:以色列发誓不进行核试验,也不对外宣布其核武器能力。美国则停止对以色列的核查,并不再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条款要求以国签字或限制其核计划。

很显然,这是个打掩护的协议,尼克松政府等于将以色列彻底纳入保护伞,然后允许其在美国控制的范围内发展核武器,而不是真的要禁止以色列发展核武器。

所以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摩西达杨要求展示以色列的核武能力威慑敌国的时候,果尔达·梅厄直接拍板否决,她表示如果以色列真的有核武器,那么也应该在生存迫在眉睫的时候使用,而非像摩西达杨宣称的那样搞核武的“战略戒备”。

很简单的道理,弹丸之国的以色列只需要确保阿拉伯国家整不出核武器就行了,根本没必要贴进大国核威慑的坑里去。

外界相传,1973年时以色列已经拥有真正的核武器和能投送这些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后来美国情报机构在1975年推测明确了这个消息,且认为以色列已经发展出了10枚原子弹。

接着美国人又探查到了另一根以色列早已埋下的暗线——他们在同南非合作开发核武器。

1965年时,以色列就已经与南非有了核原料相关的往来。以国长期从南非获取大量铀黄饼,贸易额达到数百吨,整个70年代相互之间的核技术交流频繁。

1979年9月22日,美国卫星探测到南非东海岸的两次能量巨大的闪光,美方迅速判断出这是核爆炸的特性。

经过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卫星数据的严格调查分析,他们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低当量的大气层核爆炸。

然后这件事变戛然而止了,世人普遍认为是南非做了次核试验,因此南非也成为“核武国家”,但后世一些美国官员则私下承认“这事儿是以色列人的锅”,他们与南非合作,终于找到地方进行了一场实际的核实验。

其实事情很明显,南非的RSA-3弹道导弹,与以色列的“杰里科”有啥区别?如果不是美苏的强压以及南非70年代中期开始的反种族隔离革命,南非肯定是要进入核俱乐部的。

今天的南非留下了许多当年的核弹壳子,它们某种程度上就是以色列技术的国外翻版。

南非核爆炸事件在美国内部掀起的风波比以色列大得多,时任参议院能源与核扩散小组委员会主任的数学家伦纳德·韦斯被人警告“保持沉默”,他后来表示:“有人告诉我,这会给美国带来严重的外交问题。”

而且他还表示:“有人泄露了美国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的事情”,显然他们在给这场突如其来的核试验兜底。

以色列永远不会承认这一切,他们始终维持着核模糊方针,拉宾就曾经说过:“我不认为未经测试的武器是一件‘武器’。”

尼克松曾经的说法也挺直接:“当以色列说它不会拥有核武器时,就意味着它不会拥有这种武器。”

肯尼迪当年的表态是:“以色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获得核武器”,有人说这是他被杀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尼克松的解密录音带里对有些问题说得更加直白,这里就不赘述了。

据信,今天的以色列拥有至少 80 枚核弹头的武库和足够制造 100 多枚炸弹的材料。它保持经典的核三位一体以确保威慑:战斗机、潜射巡航导弹 (SLCM) 和杰里科弹道导弹 。

0 阅读:2

小毛说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