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晴”,立秋天晴有啥预兆?

小水在乡村 2024-07-23 19:56:44

导语:8月7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晴”,立秋天晴有啥预兆?

“一落叶而知天下秋”,时间过得真快,如今已经进入大暑节气,大暑后就是立秋节气,今年8月7日立秋。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同时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的到来标志着秋季正式开启。

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转折点,立秋后降水、湿度趋于下降,《说文解字》记载“秋,河谷熟也”,进入立秋节气万物受阴气所迫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结果,立秋后粮食作物成熟得特别快。

那么立秋后天气就凉爽了吗?答案当然不是。

从节气来看二十四节气中有“三暑”,分别是小暑、大暑、处暑,暑表示“炎热”,立秋节气正处于大暑节气和处暑节气之间,立秋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因此立秋后暑热天气还没有结束。

从三伏天的时间看来,正所谓“秋后必有一伏”,三伏天中的末伏还在立秋节气之后,即到了秋天但是伏天并没有结束,像今年8月7日立秋,而末伏的时间为8月14日至8月23日,立秋后还有17天的伏天,因此立秋节气正当暑。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才算进入凉爽的秋天,我们老祖宗把立秋之后的炎热天气称之为“秋老虎”。每年秋老虎持续的时间在半个月至两个月不等,如果秋老虎天气持续的时间长,那么预示着秋天会相对热;如果秋老虎持续的时间短,那么预示着秋天会相对凉爽。秋老虎持续的时间是长是短,这完全由副热带高压来决定,如果立秋后副热带高压在南移的过程中又突然北抬,那么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就会出现长时间晴朗少云的天气,我们会感到非常的酷热。

今年立秋的农历时间在七月初四,属于七月秋,网上很多人说六月秋是“早立秋”,七月秋是“晚立秋”,这是非常不严谨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秋,七月节。立,建始也。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说的就是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同时立秋是属于七月份的节气,到了立秋后万物开始收敛。

正常来说立秋交节的时间在农历七月的上旬,但是受农历闰月的影响,在有的年份立秋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六月下旬,但是立秋交节的时间最迟不会超过七月十五。道理很简单,立秋后是处暑,处暑为农历七月份的“中气”,为了防止四季脱节,处暑交节的时间必然在农历七月份,一个节气有15天,这就意味着立秋最迟不超过七月十五,否则会导致农历七月没有“中气”处暑,这样一来就需要闰一个月。

科学来说,立秋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六月下旬属于“早立秋”,而只有立秋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七月中旬才算“晚立秋”。今年立秋交节的时间在七月初四,立秋交节的时间在七月上旬,可以说今年立秋不早也不晚。

今年是“七月秋”,对农民来说是个好消息。农谚说“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七月立秋,五谷尽收”,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立秋到来的农历时间越早,那么预示着冷天会来得比较早,暑热时间缩短了,农作物容易因生长积温不够而减产;而如果立秋的时间相对晚,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立秋后还要炎热很长时间,暑热时间长有利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农作物更加容易大丰收。

立秋是非常重要的节气,在农耕社会人们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农民靠天吃饭,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立秋当天的天气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在我国民间就有最怕“立秋一日晴”的说法,那么立秋当天是晴天有啥预兆?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咋说的。

一、立秋太阳大,旱到七月底

“太阳大”说明是大晴天,即这天阳光明媚,晴朗少云。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立秋当天天气晴朗,太阳辐射量强,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降雨都会比较少,在农历七月底前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干旱。

立秋“太阳大”表明晴朗无云,这说明此时正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往后一段时间都会以晴天为主,这很容易引发干旱。

立秋时节像粮食作物正处于灌浆期,像大豆正在结荚,像棉花正在结铃,在此期间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非常大,降雨非常有利于农作物丰收,而如果土壤干旱,那么农作物就很容易减产。

二、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这句农谚的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当天不下雨,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雨水都会比较少,农作物很容易因干旱而减产,像粮食作物的籽粒会出现不饱满的现象,农作物的产量会大打折扣,产量可能只有往年的一半。

这里的“空秋”指的就是农作物收成不好的秋天,如果粮食得收成好,那么我们可以把粮仓装得满满的,而遇到粮食收成差的年份,那么粮仓可能就空空的,这就有了“空秋”的说法。

三、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立秋当天下雨,那么预示着往后一小段时间雨水都比较多,这非常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等到了秋收的时候大地一片金灿灿的,就犹如遍地是黄金一样。

正如农谚说“立秋三场雨,秕谷变成米”,这里的秕谷指的就是不饱满的粮食籽粒,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立秋节气期间多下几场雨,那么水稻的籽粒就会变得饱满;立秋时节水稻正处于灌浆期,植株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下雨非常有利于水稻丰收。

四、立秋有雨人欢喜,处暑有雨万人愁

立秋后就是处暑节气,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立秋节气下雨,那么粮食就容易大丰收,而如果到了处暑节气下雨,那么农民就会比较忧愁。

为啥处暑下雨农民比较忧愁?到了处暑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果和农作物开始陆续进入成熟期,这个时候如果下雨,那么就会影响农作物的成熟、收获、运输以及晾晒;此外,处暑节气农作物处于蜡熟期,如果以阴雨天为主,那么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就会降低,农作物就容易出现贪青晚熟的现象,因此处暑节气下雨农民会比较忧愁。

总结,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同时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立秋节气当天下雨,那么预示着农作物容易大丰收;而如果立秋节气当天是晴天,那么预示着农作物可能会因干旱而减产。

农谚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你认为还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0 阅读:1

小水在乡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