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冷,就看大暑”,今日大暑,今年冬天冷到哭吗?看农谚咋说

小水在乡村 2024-07-23 19:56:55

导语:“冷不冷,就看大暑”,今日大暑,今年冬天冷到哭吗?看农谚咋说。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正式迎来大暑节气,大暑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同时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过完就到秋天了。大暑和小暑都是反映夏季冷热程度的节气,小暑表示“小热”,对比小暑,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到了大暑节气天气将更加的热,35℃以上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

今年大暑不一般,属于“暑包伏”。每年入伏的时间必然在小暑节气,一个节气有15天,而头伏是固定的10天,由于每年入伏的时间早晚不一样,因此每年入中伏的时间早晚都不一样,但是总体上来说入中伏的时间会在大暑交节前后;在有的年份,大暑交节的时间在中伏前,而在有的年份大暑交节的时间在中伏之后,入伏大暑交节的时间在中伏的前面,那么就称为“暑包伏”。

历法规定“夏至四庚入中伏”,说的就是每年夏至后的第4个庚日就是进入中伏的时间,今年中伏的时间为7月25日至8月13日,总共40天,而大暑交节的时间为7月22日,大暑的时间在中伏的前面,很明显属于“暑包伏”。

老话说“大暑中伏前,必定是灾年;大暑中伏后,五谷皆丰收”,说的就是如果大暑的时间在中伏前面,那么预示着年景不好,农作物可能会遭遇自然灾害而减产;而如果大暑的时间在中伏的后面,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年景相对比较好。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这期间的天气变化人们尤为关注,老话说“大暑现三象,坟头遍地起”,说的就是在大暑节气期间出现3种天气特征,那么预示着当年是个灾年,即粮食的收成可能不好。在古代物质不发达,粮食作物的产量受种植技术、品种的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本身不高,一旦遇到天灾,那么粮食作物的产量就会严重降低,这就可能引发饥荒,就可能出现坟头遍地起的现象。那么指的是哪三象?

第一象:冰雹。《管子》记载“大暑至,万物”,到了大暑节气万物繁茂,此时农作物正处于扬花灌浆期,果树上挂满了果实,此时人们非常害怕出现冰雹天气,冰雹会果实大量脱落,果实上会出现很多疤痕,其次冰雹会损坏农作物的叶片,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组织,一旦农作物的叶片受损,那么植物就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足够的有机物,农作物减产就成了定局。

第二象:伏旱。老话说“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大暑节气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间段,此时农作物正处于抽穗、扬花、灌浆期,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非常大,一旦发生干旱,那么就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进入大暑节气,农作物的生长不仅离不开充足的阳光,同时也离不开充足的雨水,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农作物丰收。

第三象:冷飕飕。大暑节气本该酷热,如果处暑节气冷飕飕说明气候异常,这不是好的兆头,正如农谚说“大暑不暑,五谷不鼓”,说的就是如果大暑节气期间比较冷凉,那么农作物就容易因生长积温不够而减产,粮食作物的籽粒会不饱满。以上3种天气都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可以说老话很有道理。

此外,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大暑当天的天气还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在我国民间就有“冷不冷,就看大暑”的说法,说的就是冬天冷不冷,我们可以通过大暑交节的天气来大概判断,那么今年冬天会冷到哭吗?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咋说。

一、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百日”说的就是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即到了10月底,而“霜”是空气冷凝形成的结晶,形成“霜”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夜晚的气温要降到0℃以下。在我国气象学上,人们把秋天的第一霜称为“初霜”,而把春天的最后一次霜称为“终霜”,终霜的时间一般在春天的谷雨节气,从终霜到初霜就是一年中的“无霜期”,人们一般在这个时间段安排农业生产。

农谚说“大暑大雨,百日见霜”,说的意思就是,如果在大暑节气当天下大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10月下旬就下霜了,这也间接的表明冷天来得相对早,这样冬天会相对冷。

“霜”来得过早可不是好事,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喜温、喜热,像红薯遇霜地上的植株就会枯萎死亡,红薯的产量会大大降低;如果到了霜降天气农作物还未成熟,那么农作物的籽粒就会因受冻而出现不饱满的现象,千粒重会降低。

二、大暑不热,大寒不冷

大暑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热的一个节气,大寒是我国一年中最冷的一个节气。大暑节气的时间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而大寒节气的时间在每年的1月20日至21日,大暑表示炎热达到极致,大寒表示寒冷达到极致。

冬天冷不冷我们可以看大寒节气的气温,如果在大寒节气期间暖烘烘的,说明冬天相对暖和。农谚说“大暑不热,大寒不冷”,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大暑节气期间比较凉爽,那么预示着到了冬天的大寒节气会相对暖和,这表明是“暖冬”。

老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夏天过于凉爽或者冬天过于暖和都不是好事,夏天过于凉爽会降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农作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足够多的有机物,粮食作物的籽粒就会出现不饱满的现象;而如果冬天过于暖和,一方面会导致农作物徒长,农作物的抗寒能力会降低,往后一旦遇到倒春寒天气,那么农作物就容易遭受冻害;另一方面冬天过于暖和还有利于病菌和害虫越冬,农作物患病虫害的风险会加大;此外,冬天过于暖和还会导致水分蒸发加剧,这会导致干旱的发生,着非常不利于麦子的生长。

总结,大暑节气本该炎热,如果过于凉爽那么说明气候异常,这非常不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同时大暑节气凉爽,也预示着冬天会相对暖和,以上农谚都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所得,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

你认为农谚还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0 阅读:8

小水在乡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