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屑如雪花,换洗发水没有用?一般逃不出这3个原因

膳食一度 2021-04-15 08:46:22

你的头皮屑是不是反反复复,越洗越多,试了各种方法,换了各种洗发水,仍是不见好转,别怪洗发水了,真正的原因在这里。

烦人的头皮屑

头皮屑是头皮的角质层不断剥落而产生的,属于新陈代谢的一种结果。正常情况下,头皮的角质细胞更新周期为28天。正常情况下,表皮细胞脱落与细胞再生处于动态平衡,完全角化成熟的角化细胞聚集组成直径小于0.2mm肉眼不可见的团块脱落,肉眼可见的角化细胞团块则被视为头皮屑。

头皮屑一般开始于青春期,在20岁左右达到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的高峰,到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变得不那么普遍。

在美国和中国的一项研究中,非裔美国人的头皮屑患病率为81%~95%,白种人为66%~82%,中国人为30%~42%。

头皮屑的原因

微生态失衡

人体头皮上分布着多种微生物,主要由葡萄球菌、丙酸杆菌和马拉色氏菌组成。大量研究表明马拉色菌对头皮屑有致病作用。健康人群中微生物菌群之间具有更稳定的相互联系。头皮屑的产生除了和马拉色菌有关,更重要的与其他真菌、细菌的多样性有关。

皮脂分泌

当皮脂分泌过于旺盛时,则会为微生物的定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而且如果不及时清洁头部,外来的污染物(PM2.5等)以及细小灰尘会粘附在头皮和头发上,另外头皮上的油脂很容易被紫外线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这些都会进一步刺激头皮,从而导致头皮脂质进一步分泌增多。

头皮屏障功能受损

头皮渗透屏障不仅能够保护头皮免受微生物或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伤害,还能防止头皮的水分流失,从而保证角质层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当头皮屏障功能受损后,一方面外来刺激物(PM2.5,UV等)更容易渗透并刺激头皮,从而引发一系列头皮炎症反应及不正常的脱屑;另一方面屏障受损会导致头皮pH以及抗菌肽分泌等发生改变,这会引起头皮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

微生态,皮脂分泌与头皮屏障功能是相互影响的。人体的生理状态如精神压力、饮食习惯、青春期的激素变化等,也会影响皮脂的分泌,而头皮油脂的分泌为头皮微生物,尤其是马拉色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它们通过改变头皮的微环境(如pH)影响微生物种群的定殖。头皮微生物的失衡会导致屏障功能紊乱,引发炎症反应。而头皮屏障改变又会直接影响微生物的定植,导致局部微生物多样性发生改变。

头皮屑的治疗方法

使用抗真菌成分

目前主流的抗真菌类成分包括吡硫翁锌(ZPT)、甘宝素、吡罗克酮乙醇胺盐(OCT)为主,除此之外还有新型温和去屑剂,比如甘草酸二钾、茶树油等。

修复头皮屏障

保证头皮屏障的完整性才能抵御外来不良因素的刺激,减少头皮屑的发生。防止头皮水分散失并保湿,同时保护头皮不受外界损伤如马拉色菌在内的微生物或有毒物质。目前可用于修复头皮屏障的常用物质有神经酰胺和烟酰胺。

神经酰胺在修复皮肤屏障有着非常重要的功效,烟酰胺又称维生素B3,可减少水分经皮丢失,有效增加皮肤屏障功能。

使用温和的表面活性剂

对头皮有强刺激的表面活性剂不仅会破坏脂质,还会破坏头皮相关蛋白(角蛋白、蛋白酶),温和表面活性剂主流的是通过联合使用阴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从而降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头皮脂质和蛋白质的损伤,以及对皮肤的刺激。

使用不易积聚的调理剂

为了使洗后头发不干燥,同时顺滑容易梳理,市场上的去屑产品一般会添加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等头发调理剂,但阳离子调理剂容易聚集,这会产生一个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并诱发炎症的微环境,加重头屑的产生。

市场上的去屑产品一代接一代更新,但是70%的人群认为去屑效果并不满意,原因可能是目前对于头皮屑的处理方法主要集中于马拉色菌上,但是头皮屑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头皮微生态、角质层脂质、头皮屏障等多重因素,并不仅仅马拉色菌单独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抗真菌治疗后,又很快复发,说明反复使用去屑剂会产生耐药性,因此针对单纯抗真菌治疗头皮屑可能不是唯一有效的对策,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来恢复头皮微生物之间的稳态。

关注膳食一度,共享健康美好人生。

膳食一度,您的饮食指导专家。

0 阅读: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