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中记载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
【性状特征】鲜石斛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钗石斛
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用于治疗热病津伤,胃阴不足,病后虚热不退者;还可用于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者。
【用法用量】煎汁内服:6~12g;
鲜品:15~30g。
【炮制】干石斛可助消化,清肝利胆,祛风除湿。将原药材除去须根及杂志,洗净、润透、切断、干燥。气微、味淡或微苦,嚼之有粘性。
【效用分析】现代研究表明,石斛可助消化,调节胃肠功能,增强免疫力。
【配伍应用】1.石斛配黄芪
石斛可益胃生津,黄芪可益气升阳,两者配伍可增强益气养阴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不足导致的低热不退、心烦口渴、身体疲倦乏力等。
2. 石斛配枸杞子
两药配伍可增补肝肾、益精血、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致使眼睛滋养不足,从而导致的两眼昏花等。
3. 石斛配生地黄
两药配伍可增强滋养胃阴、生津解渴、清除热烦的功效,适用于热病损伤津液导致的口干咽燥、长时间过度口渴、舌色深红舌苔黑等。
【成药例证】1.养阴清胃颗粒
药物组成:石斛、知母、黄芪、茯苓、白术、黄连、苦参、白及、地榆、枳壳、威灵仙、射干、连翘、马齿苋。
功能与主治:养阴清胃,健脾和中。用于郁热蕴胃、伤及气阴导致的胃痛,胃中灼热、恶心呕吐、口中泛酸呕苦、口臭口黏、大便干燥。
2.石斛夜光颗粒(丸)
药物组成:石斛、天冬、麦冬、地黄、熟地黄、枸杞子、肉苁蓉、菟丝子、五味子、牛膝、人参、山药、茯苓、甘草、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黄连、决明子、青葙子、菊花、盐蒺藜、川芎、防风、苦杏仁、麸炒枳壳。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症见眼有内障、眼目昏暗、视物昏花。
【经典方剂】白术石斛汤(出自《圣济总录》)
药物组成:白术、石斛(去根,锉,酒炒)各半两,荆芥穗三钱,桔梗(锉,炒),秦艽(去苗土)各一分,白芷、白芍药各三钱,黄芪(锉,炒),当归(切、焙)。
功能与主治:补虚益血。临床上主要用于手足疼痛,肢体倦怠
【本草论述】1. 《神农本草经》 :
“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2. 《名医别录》 :
“主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久服定志,除惊。”
3. 《本草分经》 :
“甘、淡、微咸,微寒。清胃中虚热,逐皮肤邪热。虚而有火者宜之。”
【禁忌】脾胃虚寒者禁服。
作者:武汉市中心医院 主管药师 张星晨
审稿专家:武汉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药师 周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