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以前给荣家很高的评价,说他们是咱国家独一无二的财团。荣毅仁呢,就出生在这个了不起的家族里。不过,他虽然生在商人世家,但在大家都抢着出国经商那会儿,他却没跟着走,而是选择留在了国内。
荣毅仁在国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广了公私合作的企业新路子,为国家建设出了把力。而且,当国家经济碰到难关时,他又挺身而出,带着大家一起努力,让中国经济稳稳当当走过了那段不容易的日子。
荣毅仁是新中国成立那会儿,年纪最小的民族企业家。但搞工商业改造时,他啥事儿都抢着干,冲在最前头。这股子带头劲儿,让他成了那时候企业家们心里的标杆。
荣毅仁,历史系出身,他一直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全身心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在教育子女方面,他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那么,荣毅仁的孩子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荣毅仁的成长经历】
1916年5月1日,荣毅仁在江苏无锡呱呱坠地。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衣食无忧,不用为钱发愁。但荣毅仁并没有因为家境好就停滞不前,反而决定在商业上闯出一番新天地,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
那时候,咱们国家正经历着大变革,一切都等着重新建设。1916年,袁世凯一死,国内就乱套了。等到荣毅仁背起书包上小学那会儿,国民党出面收拾了烂摊子,总算是让国内局势安定了些。
国民党的管理没能让国内经济看到新曙光,反倒是带来了另一个大难题。
国民党的“经济管控”搞得市场老是晃晃悠悠的,稳定不下来。他们还老用国家的权力去插手经济,硬是把钱都往军火工业上拽。
中国刚从军阀混战的局面中缓过来,国民党那套做法,简直就是给国内已经摇摇欲坠的经济再添一把大火,直接让那些传统企业家的热情给浇灭了。
荣毅仁11岁那年,国民党无缘无故把荣家的家产给封了,还把他家里人给抓走了。荣家费了好大劲,花了不少钱,才从国民党手里把人给赎回来。可没想到,生意上的对头宋子文又蹦出来,想抢荣家的财产。
还好荣家人之前做的努力没白费,多亏了国民党里的吴稚晖出手相助,荣家这才躲过了这一劫。但经过这次风波,荣毅仁的老爸对他的期望更高了。
1937年,荣毅仁完成了圣约翰大学的学业。在大学那会儿,他的寒暑假可没闲着,全被他老爸荣德生给安排上了。荣德生对自己的儿子要求特别高,不准他有一点儿少爷脾气。所以,荣毅仁寒暑假的时候,吃穿住都跟厂里的工人没啥两样。
然而,荣毅仁并没有因此发牢骚,他心里反而对父亲那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充满了敬意。从小培养起来的那些习惯,最终让荣毅仁也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搞实业的人。
毕业后,荣毅仁原本打算先到厂里实习锻炼一阵,但卢沟桥事变突然发生,给荣家企业带来了巨大打击。荣毅仁为了维持企业运转,整天忙得团团转,压根儿没空去积累什么实践经验。
抗战那会儿,荣毅仁真真切切看到了老百姓受的罪,连他老爹都被坏人绑走了。这些事儿让荣毅仁对打仗恨得牙痒痒。等到抗日打赢了的那天,荣毅仁拿起一面国旗,二话不说就往街上跑。
国共两党后来打了起来,国内又乱了起来,好多企业家觉得没盼头,都跑了。但荣毅仁却是个例外,他一直留在国内没动。
上海一解放,荣毅仁就又一次出门逛了逛街。
他瞧见解放军在街头贴出的不扰民告示,心里头立马升起一股敬意。打那以后,他铁了心要支持共产党的事业,接二连三地组织企业家小组,一块儿学习最新的思想理念,成了共产党忠实的追随者。
在那个时候,下海经商的风潮正热,但许多人对共产党持怀疑态度,觉得共产党和国民党没什么两样,都觉得它不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荣氏家族中也开始出现分歧,有人开始动摇,最终选择了离开。
这时候,荣毅仁扯住了老爸荣德生的衣袖,跟他说,他看到上海大街上有士兵直接席地而睡,这让他感觉到共产党和国民党真的不是一码事。他觉得,要是留下来,对荣家未来的路子会更好走些。
【实业救国,加入政坛】
荣毅仁接到通知,参加了上海那边的一个座谈会。到了会上,他碰见了新上任的上海市市长陈毅,是共产党派来的。陈毅看起来,跟以前他见过的那些士兵没啥两样。
这时候,荣毅仁对共产党办事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陈毅瞧见荣毅仁来了,心里头那个乐呵,赶紧上前握住他的手说:“你老爸把荣家的生意交到你手上,政府这边肯定是全力帮忙,不会插手你们的事情,让你们自由发展。”
荣毅仁在获得肯定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开始着手壮大自家的企业。这一举动不仅推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还让上海的工商业界吃了颗定心丸,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搞经济建设了。
1950年的时候,中央政府见了荣毅仁,很关心荣氏企业的成长,说荣毅仁是上海企业界的领头羊,得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荣毅仁听了心里头热乎乎的,干劲儿更足了,一门心思扑在企业发展上。
1956年1月份,荣氏企业在上海那可是大名鼎鼎,算是领头的大企业。很多人都没想到,这家企业的老板居然会做出个大动作,直接把家里的生意送给了国家。这事儿一出,可把那些企业家们都给惊着了。荣氏企业的这个举动,也给当时的公私合营计划添了把火,让它进行得更加顺利了。
国家看到荣家做出的贡献,特别批准荣氏家族的企业为“守法模范”,在社会变革期间给予他们保护。这样一来,荣毅仁也得到了一个新的头衔,大家都叫他“红色企业家”。
近代时候,上海成了中国经济的领头羊,荣氏企业这些大商家在里面占了大头。上海每年的生产总值,在全国来看,占了快四成的比例,也就是39.15%。荣毅仁愿意站出来,带着大家搞工商业改革,这事儿真的挺好的。
在上海,荣毅仁带着全市十万户私营企业的老板们,一起搞起了公私合营。说起这事儿,荣毅仁很坦然:“我自己牺牲了一点小利益,但大伙儿迎来了一个越来越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值得。”
政府给了荣毅仁认可后,“红色资本家”这个称号他就越叫越响了。中央看中了他,让他去当纺织部副部长。这样一来,荣毅仁算是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用实业来振兴国家的愿望。
荣毅仁在政坛上闯荡,却始终记得老爸的叮嘱,他从不装腔作势。别看他是出身名门的副部长,但在单位里,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特别简朴的人。荣毅仁心里装着老百姓,看重商业发展,是个实打实的实干企业家。
以前管纺织的那位陈景华同志,聊起荣毅仁来,满脸都是敬意,夸他是“思想文化的领头人”。上头有啥新思想、新精神,荣毅仁总是第一个领会,然后就去实际行动。
1979年1月份,荣毅仁和其他四位中国工商业界的佼佼者一块儿到了北京,荣毅仁当时提出,咱们得引进点先进技术,还得好好发展金融和贸易。这话中央听了挺满意,就采纳了他的想法。同时,中央也给荣毅仁吃了颗定心丸,给了他新的保证。
要是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上去,那就别纠结。荣毅仁在得到肯定后,满心热忱地扎进了改革开放的大潮里,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使上了大劲儿。
1993年的时候,荣毅仁被选为了副主席,这事儿足以说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到了1998年,他退了休,但心里还是惦记着中国经济的走向。
荣毅仁和他的团队,包括三代核心领导人物以及新一代领导班子,结下了牢固的交情。他们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未来紧紧绑在一起,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付出了巨大努力,贡献显著。
荣毅仁晚年时,和老婆一起住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他们俩从年轻时就一直相互扶持,走到现在,感情特别好。
荣毅仁住的那个四合院里,挂着块牌匾,是中央领导亲手写的,上面写着“戒欺室”。这块牌匾就是希望荣毅仁,还有所有的生意人,都能把诚信放在第一位。荣毅仁呢,也真没白担这虚名,他一直都照着做了。
2005年,荣毅仁老先生在北京安详离世,当时89岁。到了2014年,他的妻子杨鉴清也在香港平静去世,享年96岁高龄。这对携手走过无数岁月的夫妻,一共养育了五个孩子。
可能因为他们爸妈的原因,他们在做人做事上都很低调,不怎么爱出风头,所以提到他们的时候也不多。
【“红色资本家”的后代】
荣毅仁和他太太一共有五个孩子,四个闺女和一个儿子。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直接,就是公平对待,给每个孩子一样的机会和资源。再加上荣家传承了好几代人的家庭教育,这几个孩子都特别优秀。
大闺女荣智和,从小就聪明,学习上有两把刷子。毕业后,她没犹豫,直接进了教育这行,最后还在上海一家幼儿园当上了董事长。现在啊,她已经退休了,就在上海住着,安心享受晚年生活。
荣智平是他们家的二丫头,平时不怎么在媒体上露面。但她跟大姐关系特别好,所以当大姐荣智决定在上海安家后,荣智平也跟着来了上海住。
荣智元这个三丫头,命运有点坎坷。小时候,她总是爱学着两个姐姐的样子做事。可到了上中学的年纪,她突然得了脑炎,只好回家休养。更糟糕的是,还碰上个庸医给误诊了。
最后,因为治疗被耽误了,荣智元不幸得上了痴呆。到了1993年,她又被查出了肺癌。荣毅仁那时候可真是急坏了,四处求医问药,找遍了全国的医生,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女儿的生命。
荣毅仁家里的小女儿荣智婉,他特别疼爱。特别是大女儿荣智元走后,荣毅仁心里总觉得对荣智婉有点弥补不完,所以对她就更好了。
荣智婉并没有因此变得傲慢无礼,反倒在学业和事业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长大后,她嫁给了澳门商人马万祺的儿子马有恒。
马万祺跟荣毅仁一样,都是对祖国充满感情的商人。而且,马万祺跟叶剑英元帅关系也挺好,因此叶剑英把马有恒当成了自己的侄子辈来看待。后来,在叶剑英的牵线搭桥下,马有恒和另一位朋友相识了,最终两人喜结连理。
那时候,两家都是爱国的生意人结亲,可是传为美谈呢。中央政府也给他们送上了美好的祝愿。来自上海、澳门、北京等地的商界大佬和政府人员,都亲自到场参加了这对新人的婚礼。
荣智健身为家里独子,他的人生路自然不会平坦。1942年一出生,老爸荣毅仁就特别在意他的成长。再加上他上面有四个姐姐,所以从小到大,他都是被满满的爱包围着。
跟荣毅仁那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比起来,荣智健更爱赛马和跑车,他就喜欢找刺激。因为荣毅仁在公私合营时带头改革,荣智健也跟着沾了光,社会地位提高了不少。
1959年,荣智健从南洋模范中学完成了学业,那时候他在上海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富家子弟。他经常开着炫酷的跑车出去溜达,对朋友们也特别慷慨,经常主动邀请他们一起出去吃大餐。
荣智健跟那些一般的富家子弟可不一样,他学习成绩特别好,体育方面也挺拿手,还曾代表上海和天津去参加过职业棒球赛。
七十年代末,荣智健跑到香港闯荡,他通过改造一家电子公司,成功拿到了投资,还拿下了这家公司三分之一的股权。到了1989年,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嗖嗖往上涨,他靠着这些股份狠狠赚了一笔。
之后,他进了中信香港工作,当上了董事经理。后来,公司名字变成了中信泰富,主要是做电力和贸易的。现在,这公司在香港那可是响当当的大集团了。
这家公司在大陆和香港之间搭建了一条全面的产品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荣毅仁对荣智健的影响显而易见,自从构建起这条产品线后,荣智健就开始热心于做慈善。
2008年那场大地震,荣智健慷慨解囊,捐了7000万港元给灾区,这事儿能看出荣家一直以来的社会责任感,没变过。但到了2009年,荣智健在投资上栽了个跟头。
公司因为这事儿亏了不少钱,荣智健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就主动辞职不干了,把公司交给了他的三个孩子。他自己呢,就安心过起了退休日子。还好,他的孩子们都挺争气,把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
荣家人不仅在学业上出众,在商业领域也是天赋异禀。荣智健的孩子们里,大儿子因为一直由北京的荣毅仁带着,所以性格、习惯都跟荣毅仁挺像,生活过得很简朴,不张扬。
从北京的大学毕业后,我又跑到国外继续读书,回来后就开始帮荣智健管理公司。二丫头呢,从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后,也回国进了中信泰富。至于小儿子荣明棣,他挺低调的,基本不怎么在公众场合露面。
荣家好几辈人都怀揣着满腔的爱国热情,要说最让人佩服的,不是他们家的产业有多大,而是这种精神上的东西,竟然能代代相传,三代人下来都没丢。
荣毅仁,人称“红色资本家”,89岁时在北京离世。他的五个孩子现在过得咋样呢?
红色背景的企业家荣毅仁,享年89岁,在北京离世。他育有五个孩子,如今唯一在世的儿子,身价已经飙升至超过百亿。
2005年,那位被称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离世了。那么,他留下的五个孩子,现在过得咋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