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卫大夫人生就是悲剧,二度犯晋成罪人,晋卫两国却都认他作忠臣

欲云谈史论今 2021-10-17 15:07:54

公元前628年,江湖霸主晋文公去世。各国诸侯纷纷前往哀悼晋国国丧,同时觐见即将继位的晋国新任国君晋襄公。

然而,卫成公却没有去晋国。不但如此,因为长久以来的积怨,卫成公还命大夫孔达讨伐郑国,想夺回卫国旧地绵、訾和匡(河南长垣西南)。孔达,姞姓孔氏,祖上可能来自于卫国附庸南燕国。后来,孔氏之祖到卫国发展,成为卫国异姓大夫。虽然孔达这次是受命前往伐郑,但他却没想到,这会给他的一生带来什么。

卫成公此举,深深惹恼了继位不久的晋襄公。

七年前,卫成公被晋文公逼出卫国。后来,在大夫元咺与其弟叔武与晋国多番交涉之下,才得以重归卫国。可不曾想,卫成公疑心病太重,不但杀死了元咺之子,还误杀了谨守社稷的叔武。为此,元咺逃亡晋国,向霸主晋文公告状。结果,在晋国主持的这场诉讼之中,卫成公被判败诉。陪同卫成公诉讼的几位卫国大夫,大多受刑,而卫成公由于是国君,仅被判监禁。

此后,晋文公一度想毒死卫成公。但在贿赂了医生后,卫成公保住了性命。被囚两年后,卫成公又贿赂周襄王,再度回到卫国为君,却将元咺给灭族了!

对于卫成公这样的国君,谁都鄙夷不已,晋襄公也不例外。卫成公回国之后,不但对晋国不敬,还公然派兵去攻打晋国盟友,这就成了晋襄公的“眼中刺”了。然而,父亲晋文公刚过世,按周礼父母丧后十三月内为小祥,不得征伐。

所以,直到公元前626年4月,晋襄公才终于可以出兵伐卫了。5月,晋国先且居、胥臣围攻卫国戚邑(河南濮阳北);6月,晋军攻占了戚邑,并俘获了卫国大夫孙昭子。

霸主的讨伐,让卫成公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前次没招谁惹谁,还被霸主给赶出了卫国;这次再得罪霸主,卫国社稷能不能保住都成问题了!卫国国内原本就对卫成公颇多非议,现在卫成公自作自受,主动来帮衬卫成公的就更少了。

国内无人帮衬,卫成公只能求助于国外。七年前被赶出时,卫成公在陈国呆了许久。在那时,卫成公意外地与陈共公成了莫逆之交。如今晋国打上门,卫成公急忙向陈共公求救。

陈共公也是位妙人,居然给卫成公出了一个歪主意:“你们再去伐晋,到时我再替你们去讲和!”

以卫国实力,还要强行去攻打江湖霸主,真不知“死”字是怎么写的!然而,卫成公却想都不想,还真照陈共公的办法去做了——命令大夫孔达率军前往伐晋!

卫国居然敢来伐晋,简直就是公然与晋国为敌!

盛怒之下,晋襄公就将卫国戚邑据为己有,还让各诸侯国参与了戚邑疆界的划定仪式。不但如此,公元前625年6月,晋襄公又派出司空士縠在郑国垂陇(河南荥阳北)组织诸侯盟会,准备去讨伐卫国。

这一次,卫国是在劫难逃了!

然而,见晋国即将组织诸侯伐晋,陈共公果然如约出现。他亲自出使晋国,为卫国求情。为了让晋襄公消气,陈共公还特地将去年伐晋的卫国大夫孔达抓了起来,送到了晋国。把孔达作为替罪羊,看来去年陈共公与卫成公就已商量好了——为了让霸主消气,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晋襄公见卫国就主动献上了去年伐晋的卫国将领,气终于消了不少。加上秦国正频繁伐晋,晋国两面开战确实困难,晋襄公顺势就答应了与卫国的和解。

这是孔达首次当“背锅侠”:因为有了孔达的“背锅”,卫成公终于涉险渡过了一劫。

公元前624年,东周形势又发生巨变:秦国第三次入侵晋国,大获全胜;楚国则趁秦、晋相争之际,强行围攻江国,一举吞并,还两次挫败了晋国的救援。

楚国与秦国两大强国同时对抗,让晋襄公深感力不从心。此时的晋国,如果再失去其他诸侯国支持,那晋国霸业就真难以为继了。

多次碰壁之后,晋襄公终于决定改变以往对弱小诸侯国的强硬态度,改为怀柔政策。

公元前624年冬,晋国主动放低姿态,与鲁国重新结盟。

公元前623年春,晋襄公又主动放回了卫国大夫孔达。《左传·文公四年》记载:“以为卫之良也,故免之。”晋国人也知道孔达是甘愿替卫成公“背锅”,是位忠臣良将,所以才主动放回了孔达。

江湖霸主释放出了善意,卫成公再傻,也该知道怎么做了。为感谢晋襄公放回孔达,这年夏卫成公亲自赶赴晋国,向霸主表达谢意。同年秋,卫国大夫宁俞再次前往晋国,向晋国示好。在招待宁俞时,晋襄公一度摆出了天子招待诸侯之礼,让宁俞受宠若惊!可见,晋襄公对卫国是何等重视了!

虽然孔达作为“背锅侠”白白被晋国囚禁了一年多,看来还是值得——以一己之牺牲,最终却换来了卫国与江湖霸主的全面和解。这一和解,对卫国来说,显得尤为珍贵。

公元前619年春,在郤缺劝说之下,晋国正卿赵盾又把晋国侵占的戚邑返还了卫国。

因为卫成公执政失误所造成的外患,至此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卫国与晋国关系能重归于好,陈共公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经历这一事件后,卫国与陈国关系自然就更加紧密了。

然而,不幸也就从此而来。

卫国靠近晋国而远离楚国;可陈国却临近楚国,距离晋国也不是那么远。对卫国,投靠晋国是必然之选;但对陈国而言,到底是该投靠晋国还是楚国,就不是那么容易作出抉择了。

晋襄公死后,晋国内乱频频,其霸业已岌岌可危。楚国自楚庄王上台后,国力蒸蒸日上,频繁向中原发起进攻,对晋国霸业发起了越来越有力的挑战。如此形势之下,处于晋、楚两大国势力交叉范围内的郑国、蔡国和陈国,便遭了殃:晋国前来攻打,就得投靠晋国;楚国前来攻打,又得投靠楚国。朝晋暮楚,对这三国都成了家常便饭。

公元前598年,因为陈国夏征舒之乱,楚庄王伐陈,一度灭陈为县。但在楚国大臣劝说之下,楚庄王又让陈国复国。从此,陈国听命于楚。

公元前597年6月,在邲之战中楚庄王大胜晋国,正式成为新任江湖霸主。12月,楚庄王又亲率大军,消灭了萧国(安徽省萧县)。

吞并萧国后,楚国已经把领土扩张到了宋国家门口!

面对楚国咄咄逼人之势,晋景公急忙派晋卿士縠与宋国、卫国、曹国在卫地清丘(河南濮阳东南)结盟,以安抚盟友。此次盟会,卫国参会代表正是大夫孔达。在盟会上,士縠与各国大夫共同立下了盟誓:“救助有难之国,讨伐背叛之国!”

春秋时期,各种盟会多于牛毛,盟誓当然也是不计其数。但是,却鲜有人将盟誓当真——当面盟誓,背后拆台的大有人在。

不过,这次盟会,宋国人却当真了。

楚国吞并萧国后,对宋国威胁最大。因此,为遏制楚国发展,宋国对于清丘之盟极为重视。清丘之盟后不久,在晋国授意下,宋国就派兵前往攻打陈国,以讨伐陈国投靠楚国。

可就在宋国攻打陈国之时,背后却突然冒出一支军队——卫国大夫孔达居然亲率大军前来解救陈国,让宋军无功而返!

孔达可是清丘之盟的亲历者,盟会中“恤病、讨二”的盟誓,他不可能不知道。盟会一结束,孔达就违背誓词背后拆台,其人格品性令人怀疑!

然而,面对宋国人质问,孔达却是振振有词:“先君与陈国早有盟约,如果大国前来讨伐陈国,我们要誓死保卫他!”自二十八年前陈共公解救卫国危难之后,卫成公就与陈共公结成了盟友。这种同盟,不同于江湖霸主以实力威胁下的要盟,而是真正的生死之交。虽然卫成公与陈共公都已去世,但卫国却依然坚守着这份誓言。

孔达不畏强权,为了曾经的誓言而挽救盟友,颇有古君子之风!

但是,卫国又如何来应对强大的晋国呢?

不出所料,在公元前596年底,晋景公果然派出使者前来声讨。晋国使者到了卫国,就赖着不肯走,声称:“如果卫国找不到承担罪责之人,就带兵来讨伐卫国!”

面对不依不饶的晋使,孔达毅然又担起了“背锅侠”:“如果有利于国家,就让我来承担罪责吧!罪过是因我而起,我又执掌卫国大政,我愿为此而死!”

公元前595年春,孔达就上吊自杀了。

随后,卫穆公就向列国通告:“我有恶臣子孔达,在敝国与大国之间制造不和,现在已经让他服罪了,谨告贵国。”见孔达以死谢罪,晋人终于放过了卫国。

孔达第二次当“背锅侠”,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孔达要带兵出国,不可能不经过卫穆公许可。因此卫国救陈,是卫国国家行为,而不是孔达一人之责。

可当卫国面临晋国责难时,孔达却如二十八前一样,毅然承担起责任,再次当起了“背锅侠”,让卫国免于晋国之祸,实在是卫国的大忠臣!所以,在躲过晋国追讨之后,卫穆公就将公室之女嫁给孔达之子,还让他承袭了孔达的官位。

大夫孔达,其实就是强国称霸江湖的牺牲品。

即便是二度被孔达侵犯的晋国人,也认为孔达是位大忠臣。但是,为了维护晋国作为大国、强国的“面子”,即便孔达是忠臣、良臣,他也不得不死!

所以说,孔达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两次当“背锅侠”替国君解难,最终仍难逃一死。这就是乱世中弱国忠臣良将不得不面对的命运!

1 阅读:247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