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如何消耗我们营养的

晋瑞谈健康 2023-09-20 06:29:10



说到肿瘤患者,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消瘦、贫血貌、软弱无力、目光呆滞等描述,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被称之为恶病质。我们熟知的理解是恶性肿瘤的生长旺盛,会大量消耗机体的营养,可是,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通常情况下,人体在急性饥饿时,骨骼肌会分解提供能量,而慢性饥饿时则是肌肉分解减少,以保证器官功能。当发生肿瘤的时侯,这样的规矩就发生了改变,肿瘤细胞会大量夺取自身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如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使肌肉和组织中的蛋白质合成减少,表现为骨骼肌萎缩及低蛋白血症。肿瘤细胞的生长主要依赖外部的营养与原料供给,机体会通过促进自身消耗和加速代谢来支持肿瘤生长和增殖,这样也导致能量消耗增加。

肿瘤组织、细胞的增殖一般不受机体的正常代谢调节、控制,即使机体已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肿瘤仍然持续地需要利用氨基酸与蛋白质,而并不是利用酮体。肿瘤糖异生、糖酵解增加,葡萄糖却不能被直接利用,这样只能是迫使机体动员大量氨基酸进行糖的转化。此时,患者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在有些应激情况下,如化疗、败血症发生时可出现糖尿病样表现。

如此说来,人体罹患肿瘤的时侯,其能量代谢会发生异常。能量消耗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静息能量消耗(REE),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70%左右。肿瘤患者机体代谢率增高是导致机体进行性能量缺乏和自身组织不断消耗,最终导致恶病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其总体上处于高代谢状态,机体细胞内水减少、细胞外水含量增高、体脂及瘦组织群含量明显下降。不同肿瘤的能量消耗差异较大,能量消耗增高较为明显的肿瘤,患者体重下降发生率和下降程度以及机体组成的改变也较其他肿瘤患者明显,且更容易发生恶病质,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在正常细胞体内,葡萄糖是维持平衡状态的主要因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直接通过氧化过程供能。氧气不足时,葡萄糖会转变为丙酮酸、乳酸。而肿瘤细胞需要摄取更多的葡萄糖,常规途径利用葡萄糖较少,即使在氧充足的条件下,肿瘤细胞仍偏好于采用糖酵解方式进行葡萄糖代谢,导致高代谢耗能增加。这使得机体即使摄取足够的能量,仍无法逆转体重的持续下降。此外,由于分解代谢增强而产生的甘油和生糖氨基酸也是重要的糖异生底物,这也加重了能量的消耗。

在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异常中,突出的问题就是糖代谢的异常。肿瘤患者糖类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葡萄糖储存减少,肿瘤消耗葡萄糖增加,肝糖异生活性增强,组织对胰岛素抵抗。肿瘤主要依靠葡萄糖作为能源,由于其无序而迅速地分裂增殖,而血管生成相对迟缓,导致局部组织经常处于缺氧状态。无氧或者乏氧的环境中,葡萄糖代谢生成以乳酸为主。乳酸在代谢的过程中却是一个消耗能量与葡萄糖低效利用的过程。糖代谢异常的主要表现为乳酸-葡萄糖循环增强,即尽管葡萄糖更新加速,但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却较差。这样的过程却是肿瘤患者代谢的主要过程,可以达到50%以上,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对于中晚期患者,尤其伴体重下降者的葡萄糖生成明显增加的,其原因可能是肿瘤释放的某种物质间接作用于糖异生组织,促进肝内糖异生,或者是其他一些作用。但是,这样的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加剧肿瘤患者高代谢的无效循环。此外,肿瘤的存在是诱导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也包括其他因子,如炎症反应的参与。这些反应的结果都是导致体内的葡萄糖代谢增加,但是在能量反应上却是一个赔本的状态。

肿瘤恶病质时也可以导致脂肪代谢的异常。脂质丢失是肿瘤恶病质一项重要的特征,在肺癌患者脂肪消耗程度可以高达85%。肿瘤恶病质患者体内脂肪组织萎缩与脂质降解的增加密切相关,这样的过程也是增加肿瘤恶病质患者的能量消耗的主要过程。

肿瘤患者的蛋白质代谢也会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机体总蛋白质更新率增加和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为主要特征,从而使全身总蛋白量减少。其结果首先体现在骨骼肌的消耗,其后才是内脏蛋白。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其蛋白质更新率较营养不良的良性疾病者和健康者分别高出32%和35%。肿瘤患者的蛋白质消耗与单纯性饥饿所致的氮丢失不同,机体蛋白的分解可以为肿瘤代谢所利用。在肿瘤患者的蛋白合成中,还会有炎症等代偿反应发生。促炎症因子、胰岛素代谢异常和蛋白质分解等,均可以促使机体产生系统炎症,进一步加重营养代谢异常的病程。此外,丧失活动能力也是抑制恶病质患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1 阅读: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