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校长段崇智,默许港独学生暴行,被英国颁奖,如今下场怎样

梅梅评历史 2025-03-27 17:29:09

2019年,香港被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淹没。街头到处是黑衣人,催泪弹、汽油弹满天飞,香港这座繁华都市俨然变成了一个"战区"。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混乱中,有一位关键人物格外引人注目——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

作为香港顶尖学府的掌门人,他本该站出来维护校园安宁,引导学生守法理性。

可实际上呢?这位从美国回来的生物医学"大牛",在关键时刻不仅没挺身而出制止暴力,反而成了推波助澜的角色,让中大校园变成了暴徒的"避风港"

"段校长,你是站在香港这边,还是站在暴徒那边?"当这个问题被抛出时,段崇智的回答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前途,更牵动着整个香港教育界的神经。

修例风波:一场被煽动的闹剧

先说说这场风波是怎么来的。2019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本来是桩正经事儿,就是要堵住法律漏洞,别让犯了事的人逃到香港就能逍遥法外。

结果呢?这事儿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硬生生扭曲成"送中条例",说什么"在香港说错话就会被送到内地",简直是无稽之谈!

开始一些人还只是和平游行,没过多久就变了味道。示威者开始堵马路、纵火、袭警,闹得香港市民苦不堪言,上班出不了门,孩子上不了学,社会秩序严重受损。

最后事态发展到校园里,香港多所大学成了暴徒的"大本营",其中中大的情况特别严重,而时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段崇智,其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帮暴徒发声的“港中大校长”

别看段崇智在风波中是非不分,但他的学术背景却相当亮眼。出生于香港的他,早年赴美求学,在洛克菲勒大学获得了生命科学博士学位。

随后,他在美国学术界顺风顺水,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杰斐逊大学任教,并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多年。

2009年,段崇智加入匹兹堡大学,成为骨科外科学杰出教授和细胞与分子工程中心主任。凭借在干细胞研究和骨骼肌肉系统生物工程方面的突出贡献,他在国际学术界赢得了声誉,发表了近500篇研究论文。

这是什么概念?普通教授一辈子能发表100篇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而段崇智竟然发表了近500篇!

2018年1月,已年过六旬的段崇智荣归故里,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八任校长。

当时,香港各界普遍认为,这位科学家将为中大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这所高校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更上一层楼。

当时的报道一片赞美之词:"理事会非常高兴有段教授掌舵大学,带领它迈向新的成就领域!"

就连段崇智自己也信心满满:"我期待与大学社区一起培养中大的独特特色,同时促进教学和研究迈向卓越。"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备受赞誉、谈吐优雅的科学家,会在不到两年时间里,陷入一场足以毁掉他职业生涯的政治风暴中?

最开始,段崇智的态度相当谨慎,既不公开支持示威学生,也不明确谴责他们的行为。这种"不表态就是最大的表态"的做法,立刻引来了中大学生的不满。

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10月18日,当天,他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声称学校联系了30多名被捕的中大学生,其中约20人说自己在警方那儿受到了"不合理对待",什么被拒绝联系律师啊,医疗延误啊,甚至还有所谓的"人身攻击"。

最离谱的是,段崇智压根没去核实这些指控是否属实,就把这些单方面说法当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他在信中还大言不惭地称这些是"从人权角度看,非常严重的指控",还说要写信给林郑月娥特首,要求进行"独立调查"。

这什么操作?身为一校之长,不是应该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吗?这简直就是典型的偏听偏信,先入为主!更不要脸的是,段崇智还在信中替这些学生辩解说他们不愿向警方投诉是因为"对警察感到焦虑或不信任"。

段崇智这一出"独角戏"立马引来了各方抨击。前特首梁振英可不惯着他,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炮轰段崇智"缩骨""甩身",意思是这家伙遇事就缩,只会推卸责任。梁振英直言不讳地指出:段校长你只听学生一面之词,对他们打砸抢烧的违法行为却只字不提,这算什么大学校长?

教育界的同行们也看不下去了。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段崇智身为科学家,最基本的科学精神就是求真求实,现在他连最基本的证据都没有,就凭学生的一面之词大放厥词,这跟他平时标榜的科学精神简直是南辕北辙!

警方的反应更是强烈。四个警察协会联合发声,给段崇智写了一封炮轰信,直言对他的偏颇言论"极度遗憾"。 信中还毫不客气地指出,段崇智的公开信没有任何实质证据,纯属污蔑警队。

警方还追问段崇智是否真懂法治,凭什么中大学生被捕就该特殊对待?其他香港市民犯事儿被捕就活该?这不是明摆着搞特殊化、双重标准吗?

然而,就段崇智在香港被骂得狗血淋头的时候,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却颁给了他一项天大的荣誉——这家杂志居然把段崇智评为"2019年高等教育界年度人物"之一,还美其名曰他"不断接触学生,倾听他们的不满,同时呼吁结束暴力"。

呵呵,笑死人了!段崇智什么时候真心实意"呼吁结束暴力"了?他要是真想制止暴力,中大校园怎么会沦为暴徒大本营?

更可笑的是,杂志还吹捧段崇智"冒险进入看起来像战区的地方,试图谈判和平解决方案",说他是"坚定地为校园及学生挺身而出"的英雄。

这不是颠倒黑白是什么?明明是纵容暴力,却被包装成"和平谈判者";明明是包庇违法学生,却被美化为"挺身而出的英雄"。

这出闹剧背后,英国媒体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他们就是想利用段崇智这样的人继续煽风点火,扰乱香港社会秩序,支持乱港势力。

说白了,就是想搞乱香港,牵制中国发展!

这还不算完,段崇智最恶劣的行为发生在这年11月的中大校园冲突中。

当时,中大校内的示威者肆无忌惮地向铁路线和公路上扔东西,借口是支持所谓的"全港罢工"。警方不得不在2号桥设卡拦截,谁知学生拒不配合,警方只能发射催泪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示威者竟扔燃烧弹回击。

关键时刻,段崇智跑去跟警方"谈判"。警方看穿了他的把戏,通过喇叭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校长,请你立即离开。现在不是谈判的时候。"

为什么?因为警方清楚地知道,段崇智根本控制不了那些暴徒,他的"调停"不过是变相拖延时间,让暴徒有更多机会组织对抗。

最骇人听闻的是,在段崇智的放任甚至可能默许下,中大校园竟然变成了制造汽油弹等致命武器的大型"军工厂"!

这些非法活动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起来的,肯定持续了好几天甚至几周,就在他眼皮底下进行,他居然视而不见!这不是渎职是什么?

段崇智和其他大学领导人完全没向警方通报校内这些严重违法活动,这种行为构成严重失职,放在任何一个法治社会都应该被追责!

因为他的不作为,中大校园成了暴徒的"避风港",香港一流学府的声誉因此蒙上阴影,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

最终立场

在经历了2019年风波后,段崇智虽然继续担任中大校长近四年,但争议始终如影随形。最终,在2024年1月9日,中大发表声明称,72岁的段崇智已提交辞呈,会于2025年1月卸任。

在辞职声明中,段崇智表示:"随着中大条例修订后新的治理结构实施,我相信现在是大学寻找新校长的适当时机。"

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就是被迫下台的另一种说法。

这里有个时间点很有意思:就在他辞职前不久的2023年11月,立法会刚刚通过了改革中大理事会的法案,减少了理事会规模,并引入了更多外部成员。

这明显是对段崇智时期管理混乱的纠偏,也是对他无能甚至包庇违法行为的一种制度性回应。

老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段崇智的下台,是他咎由自取的必然结果,也是香港社会拨乱反正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虽然官方声明中客气地对他的任期予以肯定,但在香港市民心中,段崇智这个名字已经与2019年的混乱紧紧绑在了一起,他的离去也被视为迟到的正义来临。

结语

段崇智的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反面教材课。大学校长绝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职位,而是肩负着培养人才、维护校园秩序、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任。

当校长失去立场、忽视责任,甚至暗中纵容违法行为时,不仅会毁掉学校的名声,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伤害。

作为一所大学的"大家长",段崇智本该坚持原则,引导学生尊重法治、理性表达。

然而,他的言行不仅没有缓解危机,反而火上浇油,让中大成了暴力冲突的温床。

如今,随着香港重回稳定发展轨道,段崇智黯然离场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期待在新的领导下,中大能重新聚焦学术,回归教育本质,不再被政治干扰,为香港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段崇智的失败也在提醒所有教育工作者:大学不是政治角力的擂台,而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殿堂。当教育被政治绑架,受害的终将是学生和整个社会。

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1 阅读:81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