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爆发至今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表面上看是俄乌之间的局部冲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美国主导的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一场大国博弈。
美国通过这场战争,不仅打压了俄罗斯,还捞足了好处,欧洲盟友们倒霉了,美国却笑了。
但细想起来,这场战争背后,其实是美元体系最后一次对世界的大收割。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场战争过后,全球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国对美元的依赖将大幅减弱,美元霸权即将终结。
美国也心知肚明,所以才会如此不顾一切地榨干这最后一次收割的机会。
这背后的玄机,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美国历来是"战争贩子",这次乌克兰战争也不例外。美国推动北约东扩,将俄罗斯逼到墙角,引发俄乌冲突爆发。
表面上美国是在"援助"乌克兰,实际上却在大发战争财。
首先,美国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
自战争爆发以来,洛克希德·马丁、雷神、波音等美国军工巨头的股价大幅上涨。
美国政府一边宣称"支持乌克兰",一边不断向军火商输送订单,这些"援助",大部分都流向了美国本土的军火企业。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军火商的利润在2022年同比增长了近30%,这哪是什么援助,分明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借机发国难财!

其次,美元通过战争重新巩固了霸权地位。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俄实施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冻结了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这对全球各国都是一个警醒:只要美国想,它随时可以用美元作为武器,冻结任何国家的外汇资产。
这让许多国家陷入了恐慌,不得不维持与美国的表面"友好",以免自己的美元资产遭到同样的命运。
美元成了美国的"核按钮",谁敢反抗,就冻结谁的资产。

除此之外,欧洲能源危机也让美国笑到了最后。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几乎中断,欧洲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
这时候,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企业趁机进入欧洲市场,以高于俄罗斯近三倍的价格向欧洲出售天然气。
欧洲被迫接受这些昂贵的美国能源,这不仅让美国能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还增加了欧洲对美国的依赖。
别忘了,美国还通过援助乌克兰,实现了对乌克兰资源的掌控。
乌克兰拥有丰富的黑土地和矿产资源,战争期间,美国大型农业和矿业公司已经开始低价收购乌克兰的资产。
据悉,孟山都、嘉吉等美国企业已经控制了乌克兰近30%的耕地,而这些本该是乌克兰人民的财富。

但凡事都有个度,美元对世界的收割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警惕和反抗。
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美元霸权的终结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首先,去美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
受到美国制裁的启示,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减少美元储备,寻求其他结算方式。
俄罗斯已经几乎完全抛弃美元,转而使用人民币、卢布和其他货币进行国际贸易。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美元储备占比已降至58%,创历史新低,这意味着,世界已经开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金砖国家已经开始构建替代美元的金融体系。
早在乌克兰战争之前,金砖国家就已经成立了新开发银行,为成员国提供贷款和金融支持。而随着乌克兰战争的爆发,这一进程明显加速。
2023年,金砖国家扩员,沙特、伊朗等重要国家纷纷加入,这让金砖国家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2024年,金砖国家更是在积极讨论建立替代SWIFT的国际支付系统,一旦这一系统成熟,美元霸权将遭受重创。
与此同时,全球央行掀起了购金热潮,这也是对美元信任下降的重要信号。
2023年,全球央行购金量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纷纷增加黄金储备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持续增加黄金储备,这说明各国正在为后美元时代做准备。
别忘了,美国的财政状况也越来越不乐观。
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4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超过120%,创历史新高。
美国政府为了维持这庞大的债务负担,不得不依靠美联储印钱,但这种做法已经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美元购买力持续下降,美国的实际国力也在不断削弱。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全球经济格局。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贸易国,人民币国际化也在稳步推进。
2023年,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已经超过3%,虽然与美元相比仍有差距,但增长势头明显。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国家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这将进一步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

理解了这是美元最后一次收割后,美国的种种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美国之所以如此拼命地推动乌克兰战争,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欧洲盟友,就是因为它清楚地知道,美元霸权的时代即将结束,必须趁着还有机会,最后再大捞一笔。
首先,美国国内经济问题严重。
美国实体经济萎缩,制造业空心化,贫富差距扩大,中产阶级日益萎缩。
之前的拜登政府虽然提出了"重振美国制造"计划,但成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能依靠美元霸权从全球攫取财富,以维持国内的表面繁荣。
乌克兰战争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美国可以通过军火销售、能源出口等方式获取巨额利润。

其次,美国深知美元信任正在下降,必须采取极端手段稳固霸权。
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就是一种恐吓手段,目的是警告那些考虑减少美元依赖的国家:如果你们敢反抗美元霸权,就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只会加速美元信任的崩塌。
再者,美国正试图通过乌克兰战争,打击潜在挑战者。
俄罗斯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一直在推动去美元化进程。通过引发俄乌冲突,美国试图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阻止其挑战美元霸权。
但实际结果却适得其反,俄罗斯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加速了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去美元化进程。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正在利用乌克兰战争,测试其金融武器的威力。
通过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制裁,美国实际上是在向全世界展示其金融霸权的力量,但这种做法也让各国看清了美元体系的危险性,从而加速了构建替代体系的步伐。

乌克兰战争结束后,世界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美元霸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多极化世界将加速形成。
美国试图通过乌克兰战争维持单极霸权的努力最终将失败,世界将进入由多个大国共同主导的新时代。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大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美国将不得不接受这一新现实。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取代全球化。
美国推动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化,而这种模式正在瓦解。
取而代之的是,各区域形成自己的经济圈,如亚洲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圈,欧洲以欧元为中心的经济圈等。这些区域经济圈之间将通过新的国际金融架构进行合作,而不再依赖美元。
货币体系也将发生根本性变革。
未来可能出现的是多种储备货币并存的局面,人民币、欧元、卢布等货币将与美元共同构成国际货币体系。数字货币可能成为国际结算的重要工具,各国央行已经开始积极研发数字货币,这将进一步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
全球治理模式也将从西方主导转向多元共治。
由美国主导的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将面临改革压力,更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组织的影响力将大幅提升,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最重要的是,国际关系将建立在更加公平合理的基础上。美元霸权下的不平等交换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乌克兰战争表面上是俄乌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美国借机进行的最后一次美元收割。通过这场战争,美国确实获取了短期利益,但也加速了美元霸权的终结。
世界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美元体系支撑的旧秩序正在瓦解,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看清美元霸权的本质,也要理性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变革。
对于我国而言,乌克兰战争带来的启示是,必须加快金融体系改革,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美元对世界的最后一次收割即将结束,新的世界正在到来。
在这个新世界中,没有单一霸权,只有互利合作;没有零和博弈,只有共同发展。这才是人类应该追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