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机会来了!韩国侵占苏岩礁20年,如今又挑衅,中方师出有名

吴湾谈国际 2025-03-30 08:43:35

东海暗礁苏岩礁再次成为国际焦点,中国在该海域部署巨型钢结构设施的消息引发韩国激烈反应。这场看似突发的争端背后,实则是中韩围绕海洋权益长达二十余年的博弈。中国此次以行动昭示主权,既是对韩国长期非法侵占的有力回击,更标志着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决心已进入全新阶段。

苏岩礁作为东海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在地理与法理上均属中国无可争议的领土。自1952年韩国擅自将其划入“李承晚线”起,该国便持续进行所谓“科学考察”,2013年更公然建造海洋平台。

面对中方多次严正交涉,韩方始终未停止试探行为,其海警舰艇常年巡航该海域,形成事实性控制。这种蚕食策略在韩国政坛被视为“低成本扩张”的成功案例,却也埋下今日矛盾的种子。

中国此次选择在苏岩礁展开设施建设,展现精准的战略判断。韩国当前正陷入政治漩涡:尹锡悦政府支持率跌破30%,在野党推动弹劾程序,4月国会选举前急需转移矛盾。

中方抓住这一窗口期,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60条为法律依据,将争议焦点从“历史争端”转向“现实存在”,迫使韩方陷入既要维护既得利益、又难寻法理支撑的被动局面。海警力量的现代化升级,则为中国提供了打破韩方实际控制的底气。

韩国此次高调炒作苏岩礁问题,隐现美国印太战略的影子。随着中美博弈升级,韩方试图通过激化海洋争端强化美韩军事同盟,重获美国战略重视。

其外长近期频繁游说东盟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做法,与菲律宾在仁爱礁的操作如出一辙。这种挟洋自重的策略虽能换取短期外交筹码,却导致中韩经贸关系持续降温,中国已连续13年稳居韩国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半导体、汽车等支柱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当前中韩争议的本质,实为大陆架延伸原则与中间线原则的较量。中国坚持依据自然地理划界,韩国则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随着中国海警2901舰等万吨级执法船常态化巡航,配合海底观测网等科技手段,苏岩礁实际控制权正发生根本性转移。

韩国海洋水产部报告显示,其2023年在苏岩礁海域的执法频次同比下降40%,侧面印证力量对比变化。这场较量终将证明:在海洋权益争夺中,实力与法理的结合才是最有力的主权宣言。

中国此次在苏岩礁的主动作为,既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清算,更是维护海洋权益的里程碑式突破。当韩国仍沉溺于制造“既成事实”的旧梦时,中国已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的海洋秩序,终将由负责任的大国来定义。

0 阅读:8

吴湾谈国际

简介:解读事件背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