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向最高法院递交请愿书,要求终止国际刑事法院对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司法程序。这一行动如同投下政治核弹,总统马科斯支持率24小时内暴跌12%,而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则以54%的民意支持率成为最大赢家。这场司法争端正演变为动摇菲律宾宪政根基的飓风。
杜特尔特3月11日从香港返菲时,警方仅出示ICC逮捕令便将其拘留,未依《菲律宾刑事诉讼法》第125条给予72小时司法审查期。参议院调查发现,羁押期间杜特尔特被禁止会见私人医生,其律师提出的保释申请也遭无视,涉嫌违反宪法第三章第13条“正当程序”原则。
伊梅·马科斯援引最高法院2023年判例指出:菲律宾2019年退出《罗马规约》后,ICC对杜特尔特2016年“禁毒战争”的指控丧失法理基础,司法部依据国际刑警组织“蓝色通告”实施逮捕属越权行为。
马科斯政府试图以“履行国际义务”辩解,但其内部文件遭泄露:总统府1月已密令情报局监控杜特尔特行程,2月更与ICC检察官办公室进行三轮闭门磋商。这种“未审先判”的操作引发司法界反弹,菲律宾律师协会发布白皮书,指出政府行为违反《国家主权豁免法》第3.2条,即“不得协助外国司法机构逮捕前国家元首”。
她在达沃市召集10万支持者集会,宣布启动“主权守护者”法律基金,并公布马科斯家族与美资企业签订的14亿美元军购合同细节。此举直击马科斯政府软肋,菲媒揭露,司法部长雷穆拉之子持有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价值3700万美元的股票。
作为总统堂妹,她联合12名参议员冻结了2025年国防预算中6.2亿美元的对美采购专项,并推动参议院传唤国家安全顾问阿诺,要求其说明“ICC逮捕行动中美军顾问参与度”。这种家族内讧导致执政联盟分裂,众议院议长罗穆亚雷斯公开呼吁“重启权力分享协议”。
随着2025年5月中期选举临近,杜特尔特阵营将选举定位为“主权公投”。莎拉团队在棉兰老岛发放50万份“反殖民手册”,指控马科斯政府“为换取IMF贷款出卖司法主权”。民调显示,63%的选民认为“禁毒战争”需国内司法解决,仅17%支持ICC介入。
其邀请美国防长奥斯汀访菲,宣布在巴拉望岛新建军事基地,却遭中国海警船抵近监控。这种“南海牌”反刺激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前外交部长洛钦在《马尼拉时报》撰文警告:“引入域外势力将重演1898年殖民悲剧”。
若判定ICC程序违宪,马科斯可能面临弹劾;若放行审判,杜特尔特阵营将发动宪政诉讼。正如宪法学者加西亚所言:“这不是对个人的审判,而是检验菲律宾能否守住司法独立的最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