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正加速到美国建设磷酸铁锂工厂。9月下旬,万润新能宣布,将投资开展“万润新能美国新能源正极材料及产业化研发中心项目”。该项目计划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设年产5万吨的磷酸铁锂生产设施,其中一期将建设0.9万吨/年的产能。
根据规划,该项目将于2028年全面投产,总投资金额约为16764万美元(约合11.86亿元人民币)。万润新能表示,随着项目的推进,将根据海外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产能,旨在提高其国际市场份额并拓展新的客户群和业务渠道。
在此之前两个月,亿纬锂能的美国合资公司ACT电池项目今年7月在密西西比州动工,该项目规划年产能约为21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出货,戴姆勒卡车等公司将成为其主要客户。
更早之前,今年3月有报道称,宁德时代正在与通用汽车洽谈技术授权模式的合作,计划在北美共同建设一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规划年产能不低于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合作建设的工厂。去年2月,宁德时代和福特汽车同时宣布,双方将在美国密歇根州新建工厂合作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据了解,宁德时代和福特汽车项目将投资35亿美元(约合246亿元人民币),宁德时代将为该工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该厂预计2026年投产,初始设计年产能约为35GWh,每年可为约40万辆福特电动车提供动力电池包。
01
车企巨头战略选择
行业周知,欧美车企过去一直青睐于以高能量密度著称的三元电池,而如今这种态度已经开始转变,这是中国厂商纷纷到美国建设磷酸铁锂工厂的重要原因。到如今,美国三大车企巨头特斯拉、福特、通用都已经将磷酸铁锂电池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早在几年前,特斯拉Model 3、Model Y等车企就已经开始装配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CEO马斯克非常看好磷酸铁锂的应用前景,他声称,未来三分之二的特斯拉车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三分之一可能采用三元电池。
特斯拉甚至还亲自建设磷酸铁锂电池工厂。今年1月有报道称,特斯拉正在扩建其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电池工厂,从而将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链引入美国。据悉,特斯拉将向其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采购闲置设备来生产电池,工厂的初始产能大约为10GWh/年。
而对磷酸铁锂“后知后觉”的通用汽车,近日则宣布将放弃Ultium电池品牌,以进一步扩大其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类型和化学成分。通用汽车自2020年推出Ultium电池品牌以来,已在包括雪佛兰、凯迪拉克、悍马等在内的多款电动汽车中使用三元电池技术。然而,市场反响并不理想,促使通用汽车决定调整其电池策略。
“通用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以显著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
通用汽车电池副总裁库尔特·凯尔蒂表示,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将使其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高达6000美元(约合4.2万元人民币)。从今年到明年,其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将平均降低到每千瓦时60美元(约合420元人民币),并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降低30美元(约合210元人民币)。
根据福特汽车的规划,未来将会有更多车型装配磷酸铁锂电池。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表示:“(与宁德时代合建)新工厂生产的电池,将降低电动汽车成本从而降低电动汽车的定价,汽车制造商的利润也因此更高。”
02
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相比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除了经济性更优之外,还具有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等诸多优势。在中国市场,磷酸铁锂市场份额已经远超三元。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市场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超过200GWh,占总装车量的70%以上。
从中期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地位也较为稳固。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廉玉波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受制于成本和材料的可控性等因素,在未来15-20年内,磷酸铁锂电池不会被淘汰。
随着价值被美国企业重新认识,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根据Adamas Intelligence的统计,目前在美国已宣布的电池产能中,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例不超过20%,但该咨询公司预计,在下一个十年的中期,美国磷酸铁锂电池的份额将提高至接近30%。
美国本土电池厂商也都在布局磷酸铁锂电池。去年3月,美国初创企业Our Next Energy宣布将开始在密歇根州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在2024年其总投资16亿美元(约合113亿元人民币)的新工厂投产后,该公司将继续进行扩张;到2027年,该公司计划为2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足够的磷酸铁锂电池。
另一家美国电池初创企业Kore Power公司预计,美国对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将不断增长,该公司计划2024年底在其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设置两条装配线,一条用于生产目前美国主流的三元电池,另一条用于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美国对磷酸铁锂电池充满了期待。“一旦我们在美国获得磷酸铁锂制造能力,并掌握了制造方法的专业知识,我们将能够像亚洲公司过去所做的那样,降低磷酸铁锂的成本。”库尔特·凯尔蒂如是声称。
不过,锂电池的降本与生产良率、生产规模都有很大的关系,对于缺乏产业链基础的美国来说,要实现理想的降本可并非易事。欧洲至今都没有量产好电池,美国的优势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