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一组木作,还原南京“谢天生”中药店

灯火阑珊处寻 2024-12-21 10:00:53

★ 老行当

木作·中药店

▓ 陈和生/木作并文 张文/推荐

去年,因使用外搽药严重过敏,医生给开了中草药。我站在取药柜台前等待时,看到眼前的司药人游走在长长的中药柜之间,忽左忽右地伸手从一个个药斗中抓(南京话,意:配)药,不由得想起第一次走进中药店的情景。

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普遍拮据,小孩想吃没吃的,嘴都馋得很。我的一个小学朱同学,家里开的中药店位于珠江路与成贤街交叉西北角。他偶尔会从家里带一点点甘草、桂皮分给我们吃,那甜、辣、香的味道,好像至今还挂在嘴角。

他还告诉我们,家里常见的冬瓜皮、橘子皮、藕节也是中药,晒干可卖给中药店,这样卖得的钱就可以去看小人书或打康乐球了。

得知平常理菜时,被丢在垃圾盆里的东西还能卖钱,放学后我就高兴地告诉了妈妈。从那以后,妈妈也帮我注意收集以上药材,去掉粘在上面的泥,然后摊在木板上晾晒。日积月累,看看这些东西收集不少了,就分门别类包包裹裹装在篮子里,让我拎到离家最近的药店去卖。

在鱼市街与珠江路交叉口偏东一点,座南朝北处,有一家站在门口一看,就感觉是很大的“谢天生”的中药店。

刚跨进药店大门,一股从来没有闻到过,只有中药店里才有的,各种药草混杂散发出的浓浓味道扑面而来。后来知道,这是因为过去不少中药店,店堂后同时也在加工药材。

在我的眼里,店堂真是大,中间过道是中间嵌着“+”铜条的水磨石地面。满眼都是没见过的东西,新鲜感让我顾不上卖篮子里的东西了。

左边是一条很长木柜台,围着靠墙立着一长排比柜台还长,有一人多高药斗柜。那好木头制作的药斗柜,显得沉稳而厚重。最上层摆放着些不知装什么东西,大大小小青花瓷的坛子。人伸手可及的位置则是横成行、竖成列那么多的小抽屉,后来知道这叫药斗。每个药斗的面上,还贴着药名标签。

店堂中间留有宽宽的过道。处于偏右一点的位置上,放了一大桌子,上有纸、墨、笔、砚……一位老医生,正往就诊者手腕下,放一薄枕垫给他搭脉后,接着又让他伸出舌头看舌苔,同时耐心地问了他些什么。长大之后知道,那时中医给人看病,没机器设备做各项辅助检查,全靠:望、闻、问、切。

旁边的长凳上还坐着几位等待看病的人。

我站在老中医身旁,看他用毛笔在砚台上蘸墨汁开处方,一个个字写得十分工整好看,就像字帖一样。我心想自己长大后,也能写出这样的毛笔字就好了。

那时的我也认得一些写字了,店堂右侧的墙上挂着不少从没见过的东西:一对有叉的鹿角叫鹿茸;一只完整漂亮很大的龟壳是玳瑁壳,还有一浑身是“铠甲”的动物,名穿山甲……

靠墙的柜子上,还整整齐齐陈列了一些我从没见过的稀奇古怪的动植物标本:大玻璃罐里有用水(实际是酒)浸泡着的,纠缠在一起的好多种可怕的蛇;有用细竹蔑撑起来,长长且有毒的红头蜈蚣;玻璃盒里用红线系着,淡黄色根须的人参,深咖啡色的雨伞状灵芝,还有鲜红的枸杞子,白色的杭菊花……

我想这些稀奇古怪东西展示在中药店里,那一定都是药材。还有一下子数不过来,药斗里的药材,光这么多药材都看不过来哪能记住哦。

最近寻访了一位做了60多年中药炮制的非遗传承人瞿老,得知小、中、大的中药铺,分别有300~500味中药。店员要熟记毎样药材的形、色、味、药效,和它放药斗位置,那可是要下功夫的。

瞿老告诉我:虽然一个药斗前经常贴着两个以上的标签,但药材是严格按所贴标签上,前左后右的规矩摆放,决不能有误。

我也喜欢看,店员将收下的处方认真看过后,用镇纸压住,接着在柜台上整整齐齐地铺上几张方形的牛皮纸,再提着戥子(音:den,是中药店使用的一种很小的秤),在柜台、药斗柜之间左右来回游走,将手伸进高、低、远、近的药斗里抓药。

所抓出的药,在我眼里大部分都是植物的根、茎、皮、叶。完全不同于我以前在医院里所见到的,医生用角匙从玻璃瓶里舀出的是一片片小药片。

店员的手眼了得,对药量把握几乎一抓一个准,很少再添一点或退回一点,基本是一次到位。每味药称好后,左手握着戥子,右手拇指、食指配合着卡住秤盘,将药材一一平分在牛皮纸上,并一味一味有序的排列着。

遇上有大块不好分的药材,还会放入冲桶,用棒锤咚、咚、咚地将其冲碎。

若是年轻的店员,在药材配齐后,还要请老师傅帮忙核验方子,对照药材,确保万无一失。

用纸包中药也有技术,每剂药一个纸包,店员将包的四角兜方的纸包一个个摞好,上面放一印有本店字号的封签,再压上一用来滤药渣,只有手心大的筛子,然后用纸绳十字交叉,扎得妥妥贴贴,上面还要留一可提着走的扣儿。

一应配药完成后,若购药人不在场,店员会将所配药挂在柜台上方的竹竿上待取。

在我准备做记忆里的中药店时,在网上居然找到了这样的资料:南京市中医院曾复原过,清末年间,前述的南京北门桥一带谢天生药店场景。该院名老中医谢浩如之子谢昌仁自幼在这药店受中医药熏陶,后潜心读书从医,后成为金陵医派内科大家。

往前推溯,古代名医 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给我们留下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本草纲目》等中医、中药极为宝贵的财富和灵魂。

在瞿老的指导下,我做了现在抓药称重时还在用的戥子(那时的秤杆是牛骨甚至是象牙材料所制。)。过去中药炮制过程中必备的碾槽、铡刀,冲桶、乳钵、控制药丸大小分量的模子、匾和筛子,以及熬制药膏的紫铜锅。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上的炮制中药的传统器材已为电动机械所取代,但它们见证了数千年的中医中药的厚重历史。

为让人一眼就看出这组木作反映的是中药店,除寻访了瞿老外,我还去过多家中药堂进行观察,药斗柜就做了三个,每个药斗柜可放双格的药斗32个,即可放192味中药。本以为中药店的柜台就是一排抽屉,和几层放东西的搁板。后来一次不经意的发现,除药斗柜放中药外,人们面对着中药店,通常看不见的柜台里面也有许多药斗并放中药材。于是,我又将柜台下的六个大抽屉,改做成当中带有“+”格的药斗,这样又可增加存放24味中药材。

历经许多时日,这小中可见大的儿时记忆中的“谢天生”中药店总算做好了,由于技术有限,其中还有多处不满意,但这是我目前所做的体量最大、零部件最多的一组木作了。

感慨:中医中药国之瑰宝。

0 阅读:0